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2.1物质的分类 (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 碱
质
化
合
盐
混
分类标准唯一
合
物
合
有
物
物 机 化
合
氧 化 物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问题探第究13 页
实践活动: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写在物质分类的下边:O2、Cu、 He、H2SO4、Ba(OH)2、KNO3、CO2、 MgO 、空气、盐酸
思考:若气体只有氧元素,是否 金属单质 Cu
为纯净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O2 He
X 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二.有下列十种物质:①草木灰 ②纯碱 ③金刚石 ④苛性钠 ⑤生石灰 ⑥硫酸 ⑦碘酒 ⑧氯化钠 ⑨金属钠 ⑩O2和O3的混合气体。请回答: (1)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③⑨⑩ ;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是⑤⑧ 。 (2)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⑦⑩ ;属于纯净物的是 ②③④⑤⑥⑧⑨ 。 (3)属于单质的是③⑨ ;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④⑤⑥⑧ 。 (4)属于酸的是 ⑥ ;属于碱的是 ④ ;属于盐的是 ②⑧ 。
3.盐
正盐 例:Na2SO4、Na2CO3 (酸的H+全被中和) 酸式盐 例:NaHSO4、NaHCO3 (酸的H+部分被中和)
能和碱反应:例 NaHCO3+NaOH=Na2CO3+H2O 碱式盐 Cu2(OH)2CO3
4.氧化物(金属/非金属)
①酸性氧化物 + 碱 ☞ 盐 + H2O 例如:CO2、SO2、SO3、P2O5、SiO2、Mn2O7
实践活动1:
我们已经学过的酸有:HCl、HNO3、H2CO3、CH3COOH、 H3PO4、H2SO4等,尝试对这些酸进行分类。
碱的分类 1.在水中电离出的OH-的个数: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 2.溶解性:可溶性碱、不可溶性碱
实践活动2:
请尝试对我们学过的碱进行分类: NaOH, Ba(OH)2, KOH, Cu(OH)2, Fe(OH)3, Mg(OH)2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混合物 空气、盐酸
酸 H2SO4 碱 Ba(OH)2
盐 KNO3 氧化物 CO2、 MgO
2 请对下列明星进行分类
罗
2.交叉分类法
纳
尔
多
同一种事物可以按不同
标准(角度)进行分类。
标准不同进行分类产生 刘翔
的分类结果就不同。
姚
明
特点:
物质类别间有交叉的部分
田亮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例:CO2+2NaOH==Na2CO3+H2O ②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H2O 例如:Na2O、CaO、MgO、Fe2O3等金属氧化物
③不成盐氧化物 例:CO、NO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X 1.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H2O、CO
X 2.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Al2O3、Mn2O7
AgCl, Mg(OH)2, CaCO3
Fe,H2,I2
组成
NaOH, H2SO4, K2SO4
同一事物以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物质特点分类
金属单质
树状分类法:
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单
特点:同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互独立。 纯
质
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 净 根据组成特点和
物 物 所具有的性质
非金属单质
无 物 机 化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
化学 · 必修1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你是如何通过互联网络寻找到歌曲?
我们能够这么快找到我们要的歌 曲mp3,最主要得益于什么?
日常生活中,分类无所不在,你能举例吗?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分类角度多样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 阳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课堂巩第固16 页
一、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 1.盐酸是化合物。(
)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 2.纯碱是碱。(
)
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
3.CuSO4是铜盐,也是硫酸盐。(
)
从阳离子的组成看是铜盐,从阴离子的组成看是硫酸盐。
4.H2O是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
)
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的范围依次增大,故H2O是氧化物,必然是
化合物、纯净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酸的分类
按照酸根是否含氧:含氧酸,无氧酸 按照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按照酸的结构和性质:有机酸,无机酸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分类法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认识科学方法
对于化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主动探究、积极探索的精神
1 以下三组物质的分类方式,依据是什么?
H2,O2,CO2
状态
Mg,CuO
Na2CO3,Ba(OH)2
溶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