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与文化5.6概要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建省
西方列强对台湾的窥视和赤裸裸的军事挑衅,引起了清朝统治阶层的警觉。
他们在彻底否定了“台湾之乱率由内生”的错误看法的同时,认识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福建巡抚丁日昌等人,把台湾称为“七省之藩篱”、“南洋之枢纽”、“中国第一门户”,一再反复强调台湾地位的重要性。
他们还多次上奏折,认为必须加强台湾吏政,有效管理孤悬海外的台澎地区,巩固海防,刻不容缓。
关于台湾建省一事,早在1874年日本出兵侵占中国台湾琅峤后就提出来了。
琅峤事件是台湾原住民牡丹社为保卫国土浴血奋战的一段悲壮故事。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遇难事件, 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军攻台,在社寮登陆。
牡丹社首领阿禄父子率领30多名勇士在石门天险浴血抗敌,壮烈殉国。
为处理“琅峤事件”,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奉命赴台。
经实地勘查,于当年12月奏请仿江苏巡抚分驻苏州之例,移福建巡抚于台湾,以便就近管理。
此奏折呈报清廷后,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建议分省,以专责成;一是专派重臣,驻台督办,数年后再设省。
后经谕准,实行“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两地兼顾。
丁日昌也提出:台湾可另设一省,以固夷夏之防,以收自然之利。
1876年春新任福建巡抚丁日昌无法按期驻台湾,奏请朝廷另派重臣常驻台湾,但未被批准。
闽台兼顾又困难重重,分驻也名不副实,最后又回到先前督抚轮赴台湾巡查的方法。
这样实行3年的“冬
春驻台”被取消了。
沈葆桢丁日昌
1883年,法国蓄意挑起侵华战争,次年将战火引烧到东南沿海,并确定台湾为侵占目标。
此次战争暴露出清政府海军力量薄弱、台湾防御不强的弱点。
兵力不足、武器陈旧、防务废弛、饷糈匮乏、指挥不灵、交通受阻。
不仅海军力量十分薄弱,而且整个防务系统不堪一击。
清政府从战争中切实认识到台湾一岛关系海防全局,台湾不能过于依赖福建,必须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防御能力。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廷内部进行了一次加强海防的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创建海军,加强海防的问题,台湾问题成为此次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围绕台湾问题,大家都提出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开辟台疆,加强海防,建省分治,是防止外敌入侵,加固藩篱门户最有效的措施。
其中,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上折,分析了台湾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的形势,比较了十年中先后提出的“巡抚分驻”、“兼顾省台”、“简派重臣”、“建省分治”诸方案,建议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所有台澎一切应办事宜,概归该抚一手经理,庶事有专责,于台防善后大有裨益”。
大臣们赞成台湾建省的居多数。
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月十二日,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在下旨创建海军的同时,下旨诏准左宗棠的奏请,福建政务由闽浙总督兼管,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正式下诏在台湾建省。
“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
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事,即着闽浙总督兼管。
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详细筹议,奏明办理”,即以抗法有功的福建巡抚刘铭传充任台湾巡抚。
从下诏建省到闽台实现分治,历时近3年。
这既与分治需要解决诸多问题有关,也与刘铭传的暂缓建省主张有关。
台湾建省“懿旨”传到福建,闽浙总督杨昌浚遵旨奏请颁关防,声明一切改设事宜会商抚臣督同司道,悉心筹议。
但传到台湾后,刘铭传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中法战争结束后,“驻台办防”的刘铭传曾要求巡抚开缺,专办台湾。
后来奉旨不准开缺,而是令闽浙总督杨昌浚兼署福建巡抚,刘铭传则负责整顿台湾善后问题。
建省谕旨颁布后,刘铭传上“台湾暂难改省折”,认为建省的条件尚未成熟,主张先办防务、练兵、清赋等,待财政充裕,条件成熟再行改省。
刘铭传的奏折送至京城后,1886年1月16日(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光绪帝谕曰:“台湾为南洋门户,业经钦奉懿旨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刘铭传所请从缓改设巡抚,着毋庸议。
……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
着杨昌浚、刘铭传详细会商,奏明办理。
”这是清廷关于台湾建省的第二次重要谕旨,不仅坚持台湾必须立即改省,而且采纳了刘铭传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省原则,即“必须与
福建联成一气”。
后来台湾曾被称为“福建台湾省”,就是以此为据的。
同年3月,杨昌浚赴台探望刘铭传,并就分省事宜与刘铭传交换意见。
杨、刘这次会商的最大成果是就内地协济台湾款项达成了一致。
不久,杨昌浚提出台湾经费已有着落,闽、台应于4月1日即行分省,但刘铭传未予同意。
4月27日,清廷见福建督抚迟迟未将分省事宜会商具奏,再次谕之,令将台湾改设之事,妥速议奏,毋稍迟延。
5月25日,刘铭传病愈后赴福建会晤杨昌浚,继续商谈分省事务。
6月7日,刘铭传上折表示将遵旨筹办建省事务。
7月14日,刘、杨会衔上《遵议台湾建省事宜折》,提出商定的台湾建省事宜16条,经谕准施行。
上折后,刘铭传到台湾诸岛屿实地查勘,之后拟定了一份《筹议改设台湾郡县疏》,于10月3日会同杨昌浚上报朝廷。
获准后颁布实行。
新的行政区划方案,“建置之法,恃险与势,分治之道,贵均而平”,且按“防务为治台要领”的原则,将全台湾分为南、中、北及后山四路,由原来的2府8县4厅改为3府1州11县5厅。
期间,刘铭传还奏请吏部颁发新铸关防、印信,以便应用。
并派新任布库大使沈锡荣专程至京领取。
闽、台分省后,台湾省的各项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1888年3月1日(光绪十四年正月十九日),刘铭传接受“福建台湾巡抚关防”。
5月11日,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杨昌浚开始启用新关防。
至此,台湾建省工作宣告结束。
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第20个行省。
台湾建省后,对外主要是为了巩固东南海防,防御外国列强的侵
略,加强军事防务。
对内则开始近代工业化过程,开矿业、通邮政、重交通、劝垦荒、办教育、促商贸,各种事业都相继发展起来。
从此,台湾社会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慈禧太后
刘铭传与近代台湾
丁日昌,(1823年—1882年),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
广东丰顺人。
20岁中秀才。
初任江西万安、庐陵知县。
1861年为曾国藩幕僚,1862年5月被派往广东督办厘务和火器,1864年夏任苏淞太兵备道,次年秋调任两淮盐运使。
1867年春升为江苏布政使。
1868年任江苏巡抚,1875年9月任福州船政大臣,次年署理福建巡抚。
1882年2月27日,逝世于广东丰顺家中。
清朝洋务运动主要人物,军事家,政治家。
丁日昌任福建巡抚期间,仍实行“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体
制,更早认识到台湾的重要性。
他以中医的道理作比方,“中气充则外感不入”。
他将经济和国防联系在一起,认为经济发展了才能捍卫领土主权,极力主张全面开发台湾。
他看到台湾自然资源富饶,必须很好开发利用,以利于国计民生。
他认为:台湾大宗物产有米、糖、煤、茶,还有硫磺、樟脑,可资军需民用。
我们不开发,外国人却在觊觎。
何况要巩固台防就必须练兵,练兵需要经费;经费与其靠内地提供,不如在台湾开辟财源。
资源开发了,人口自然增多;人口多了,海防自然巩固。
他不但议论而已,而且采取实际措施,派人在台经办矿务,筹划开采煤,提炼硫磺、煤油、樟脑。
他力主购置铁甲船,提高海上防御的能力。
他要求练水雷军、增造新式炮台、练枪炮队。
作为开明的洋务派,他对电报、铁路的建设也很热心。
他极力推崇各项近代化事业,修筑铁路、架设电线、采购机器、开矿挖山、垦荒拓殖。
1887年丁日昌决定架设从台南府城到凤山之旗后(今高雄),派军官带领福州船政学堂学生完成这一计划,这是台湾南部有电报线之始。
丁日昌先后在台湾铺设安平至台湾府的电线,设立台南、安平、旗后等三个电报所。
还使基隆煤矿真正运作起来,日产原煤30至40吨。
治台期间,丁日昌关心人民疾苦,免除苛捐杂税,整顿吏治,减轻了民众的负担,肃清了吏治。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
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省首任巡抚,率军击败法国舰队的进犯,且编练新军,从事建设铁路等一系列洋务改革,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深远的基础。
1884年,刘铭传奉命前往台湾督办
台湾事务,刘铭传是洋务运动中比较有政治远光,锐意改革,具有实干精神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变西法、罢科举、火六部例案、速开西校、译西书以厉人才”。
1885年,台湾诏准建省后,他更是以全面推行近代化为中心,以整顿海防和兴筑铁路为具体目标,对台湾的海防、吏治、财政、农业、工业、交通、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以建成自立之省为目标的自强新政,使台湾面貌焕然一新,其改革内容如下:
刘铭传
⒈海防建设
深知清政府置台湾省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东南防务,防务建设成为刘铭传开发建设台湾的核心内容。
台湾军备废弛已久,刘铭传称台湾军队是“将贪兵猾”,战斗力极差。
中法战争暴露了台湾海防的问题也体现出台湾的重要性,联闽防台是刘铭传建设台湾防务的基本战略思想,“全恃闽疆为根本,声气联络,痛痒相关”。
“闽台本为一省,今虽分疆划界,仍需唇齿相依,方可以资臂助。
应遵旨内外相维,不分畛域,乃能相与有成”。
而且福建每年还向台湾提供白银45万两。
正是有了福建的支持和帮助,才为刘铭传在台的防务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在“御外侮”思想的指导下,刘铭传把设防的重点放在澎湖、台北和台南地区。
首先是军队的驻防情况:经过裁汰,兵士被编为三十五营。
当时刘铭传十分重视澎湖防守,他认为澎湖“不独为全台之门户,亦为南北洋之关键”,“欲守台湾,必先守澎湖,欲保南北洋,亦必先保澎湖”。
其次是海口炮台设置情况:澎湖设四座,分别在西屿东西、金龟头、大域北,这样使澎湖防务面貌一新,在基隆、沪尾各设炮台两座,台南地区安平旗后,大坪山各设炮台一座。
同时用铁水泥加固炮台,购置火力大的新式钢炮装备炮台,以沉雷、碰雷分布各海口,使炮台防守力量得到加强。
第三是海上力量的建设:在全台仅有一艘专用的“海镜”号兵船的情况下,刘铭传四处筹款,花费巨资购买了威利、威定、南通、北达、前美等轮船,分置于澎湖、安平、沪尾等海口,使台湾的海上力量得到加强。
经过几年的努力,刘铭传在台基本上建起了陆地、海口、海上相结合的近代化防御体系。
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建设台湾防务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下,刘铭传标本兼治、有的放矢、以人为本,为台湾近代防务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⒉增设府县
沈葆桢治台期间,台湾的建置为2府8县4厅。
刘铭传按建省的规制,上任后重新整饬了台湾的行政建制,在台湾设3府1直隶州,领11县5厅,将台湾分为南、中、北和后山四路。
中路为台湾府,下设台湾、云林、苗粟、彰化4县及埔里社厅。
南路为台南府,下设安平、嘉义、凤山、恒春4县及澎湖厅。
北路设台北府,下设淡水、宜
兰、新竹3县和基隆厅。
后山设台东直隶州,下设卑南、花莲两厅。
他以彰化为省会,定为台湾府。
原来的台湾府为台南府,旧台湾县改为安平县。
另又增设了云林县,苗栗县。
升卑南县为台东直隶州。
全台共有三府一直隶州十二县五厅,这套行政建制覆盖了整个台湾地区,奠定了今天台湾省行政区划的基础。
⒊发展交通
1886年,刘铭传苦于台湾的通讯落后,与内地的联系困难,上奏朝廷,提出:“台湾一岛,孤悬海外,往来文报,屡阻风涛,每至匝月兼旬,不通音信。
水陆电报,实为目前万不可缓之急图。
”在此之前,刘铭传已对台湾的电报通讯建设工程做了大量的考察工作。
1886年,刘铭传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引进外资,由德商泰来洋行承办台北至基隆和台北至台南的电话线路。
又铺设两条海下电缆,由上海英商怡和洋行承办,一条自淡水到福州,一条从安平到澎湖,最终架设水陆电缆计有1400余里,设水线局4所,还在澎湖、台北、彰化、基隆、沪尾等地设电报局。
至此, “台湾以濒海要区,(光绪)十四年,亦水陆线并设焉”。
刘铭传紧接着又开始筹办新邮政。
1888年刘铭传在台北设立邮政总局,这比中国邮政总局的正式开办还早9年。
各地设支局。
总局以候补道张维卿任总办,颁立章程,发行邮票,计程收费。
原驿站的站丁则录用为邮递人员。
又将购置的两艘轮船“南通”和“飞捷”作邮船,往来于上海、福州、厦门、香港等埠,传信递物,平均每月出入的邮件达一万三四千件。
电讯、邮政事业的发展,使台湾内部及与大陆各省之间的通讯面貌大为改观,促进了台湾与大陆的密切联
系。
刘铭传还于1886年设招商局于新加坡,先后购置8艘轮船,开通了台湾至上海、香港、吕宋、西贡、新加坡等地。
在刘铭传的积极扶植下,台湾海上交通日趋发达。
铁路是近代工业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富强的象征。
早在1880年,刘铭传便上《筹造铁路以求自强折》奏请修铁路。
这是清大臣公开向朝廷建言修铁路的第一个专折,但是在顽固派的坚决反对下,刘铭传修铁路的计划没有实现。
刘铭传任台湾巡抚后,1887年4月13日,他又奏请在台湾修铁路,并明确指出铁路对台湾的重要性,此次上奏在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得到允许。
1887年,在台湾修筑铁路的计划正式启动。
铁路分为南北两路,北路由基隆至台北,1887年动工;南路由台北至台南,1888年开始勘测,1893年当铁路修至新竹时,因资金、技术等原因停工,未能直下台南,全长约99.2公里。
尽管如此,台湾铁路成功铺设对台湾近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铁路兴建后,极大地改善了北部地区人民的交通状况,加强了北部地区的防务。
台湾对外贸易额由1886年的800万两上升到1890年的900万两,同时与大陆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
刘铭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倡兴修铁路的第一人。
⒋兴办企业
在刘铭传抚台的短短7年中,工矿企业兴办了十几项,其中最重要的是基隆煤矿。
基隆煤矿最早由沈葆桢主持创办。
中法战争期间,基隆煤矿遭到破坏。
1887年刘铭传仿开平矿务局之例,设立煤务局,
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继续开发基隆煤矿,他还购买了新式机器,使煤矿的生产逐渐恢复,每日可出煤百吨。
樟脑和硫磺都是台湾著名的特产,1886年,在沪尾设立官办的硫磺厂。
自1886年至1890年4年间共生产硫磺122万斤,每年收纯利约4000两白银。
1893年有商人引进日本脑灶,进行樟脑生产。
刘铭传设脑磺总局,用新法熬制,年获利三万余两。
刘铭传还鼓励江浙商人投资,设煤油局,引进外国机器制造煤砖,引进外国造糖铁磨,供糖户使用。
此外,刘铭传还陆续设立蚕桑局、机器锯木厂等。
这一时期兴办的新式工矿企业数量虽然不多,而且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近代企业。
但毕竟给台湾带来崭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
刘铭传还组织商家在台北投资建设商业街,装设电灯,建造公共引水工程,短短几年,把台北建设成近代化城市,俨如一个“小上海”。
⒌清赋理财
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田赋,而台湾田赋问题重重。
问题一:台赋高于内地;问题二:台赋复杂混乱;问题三:台地久未清丈。
“若能将各县赋税一律清查,以台湾之入供台湾之需,尚可有盈无绌,惟清赋一事要在”因此刘铭传决定清理田赋。
这样,三五年就可解决财政问题,“即当奏请停止协款”为了做到“三五年后以台地自有之财,供台地经费之用,庶可自成一省,永保岩疆”。
刘铭传于1886年5月奏请实行清赋。
清赋的步骤是“先行会查保甲,就户问粮;一俟户亩查明,再行逐田清丈”;“至于赋税重轻,应俟丈后再请饬部核议”。
清赋后,整整增加了491502银两。
此外,在税收
方面刘铭传也积极整顿,茶税增加了13万两、盐税增加了12万两、樟脑、硫磺增加了30万两、鸦片进口税增加40万两。
这一整顿,不但大大增加了台湾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为台湾海防、交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
⒍重视教育
兼理学政的台湾巡抚刘铭传注重发展台湾教育,尤其发展新式教育,办西学堂、电报学堂等,聘外籍教师任教。
虽然他的教育措施没有触及体制上的变革,但仍为台湾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刘铭传提倡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请设局译刻西书,引导后进,以广人才”。
随着铁路、电报、煤矿、邮政等各项新事业的实施和推广,刘铭传深感人才之缺乏;“台湾为海疆卫要之区,通商筹防动关交涉”,急需通晓各国语言文字之人,台地缺此人才,而取才内地,“重洋遥隔,要挟多端”,因此刘铭传请求“就地育才”。
光绪十三年(1887 年)三月,设立西学堂,“延订英国人布茂林为教习,生童酌给膏火,厘定课程,并派汉教习二人于西学余间,兼课中国经史文字,既使内外通贯,亦以娴其礼法”。
西学主要学习英法文,还有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之学。
光绪十二年(1886 年),设电报学堂于大稻埕,招台人子弟入学,聘西洋教习,以习其艺,为电报局培养技术人才。
电报学堂的开设,开启了近代台湾培养专业人才之先河。
刘铭传还设立番学,“饬令社长送子入学,与之衣食,教以语言,俾令粗识字义”,最初在大嵙崁抚垦局试办,招收番童二百余人,“乃
父若母时来探望,莫不鼓舞欢欣”。
为“启番童之颛”,刘铭传饬令其余抚垦十余局一律仿行,“力筹教养”。
刘铭传对传统教育也非常重视。
台湾建省分治,增设府县,需要增加文武学
额。
刘铭传认为“学校鼓励人才,不能不亟为筹议”,多次奏请增加学额。
刘铭传的大力倡导下,台湾教育“成效大著”,“为之一新”。
教育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素质乃至社会的发展,新式学堂的兴办,使西方科技知识部分得到传播,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具有新知新识而又视野开阔的新知识分子,有效地推动了台湾近代产业的开发,为台湾近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刘铭传在台湾的改革涉及的面很广,涉及到军事、行政、经济、文化等领域。
他所创办的海防设施、交通设施,诸如:铁路、邮政、电讯、航运等企业都是卓有成效的。
他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台湾一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希望以“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
然而在腐朽透顶的清朝统治格局下,要想坚持改革谈何容易。
在种种压力和重重阻力的干扰下,1891年刘铭传也只能选择告病辞官,他的继任台湾巡抚邵式濂缺乏远见,思想僵化,一上台就对台湾新政采取全面紧缩政策,台湾近代化只能用缓慢的步伐前进。
为了纪念刘铭传在台湾的建设,以其名命名的机关包括位在台北市的“铭传大学”及铭传国小,基隆市的铭传国中,以及基隆市的“刘铭传路”(在仁爱区爱七路、爱九路间)等。
台湾铁路管理局也曾在1950年代初,将纵贯线北上2次对号特快车命名为“铭传号”。
外国势力与近代台湾
1858年,在英法联军的逼迫下,清廷先后与英、法、美、俄签定了《天津条约》,在各国签订的条约中,唯有中法天津条约载明“福建之台湾、淡水”准予通商。
英、美、俄援引最惠国条款使得台湾成为四国之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签定后,福建之台湾成为通商口岸,外国人潮水般地涌入台湾。
他们在台湾的活动主要有三大方面:外交方面,以领事制度的设立与发展为代表;经济发面,以台湾海关被外国人操纵为代表,同时包括采矿、铁路诸方面的经营;文化传播与冲突方面,以外国教会在台湾的活动为代表。
1860年,郇和(Rober Swinboe)出任英国首任驻台领事。
1861年夏,郇和乘舰至厦门抵高雄,转至台湾府。
由于台湾府较为脏乱,安平港的设施和贸易状况不如淡水,因此郇和又将领事馆迁至沪尾。
而郇和却在停泊洋面的怡和洋行“冒险号”的船上办理公务。
同治五年(1866年),郇和又在高雄设立领事馆。
台湾南北两地正式开港后,高雄进出口贸易额是淡水的两倍,而淡水距台湾府较远,故与官方交涉不便,郇和遂将领事馆迁至高雄。
先初其办公地点设在甸德洋行的鸦片船“德奈号”上,北部的淡水领事馆则由其助手负责。
两年后,郇和在高雄港口的哨船头山丘上建成了领事馆,这一建筑是目前台湾仅存的最古老的西式洋楼。
淡水英国领事馆
和英国领事一样,德国、荷兰、西班牙、挪威、丹麦、美国、日本都先后在台湾建立了领事馆。
外国领事制度在台湾的设立和健全,使得台湾和中国其它地区一样,完全沦落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控制之下,从而无法摆脱被外国殖民主义统治的命运。
外国人在台湾的经济活动,集中在海关、洋行、开采煤矿资源、修建铁路等方面。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十八日,淡水正式设关通商。
次年,福州海关英籍税务司美里登(Baron de Meritens)提议任用外人为税务司,并拟以基隆为淡水子口,高雄为台湾府子口。
十月一日,基隆开关,高雄及安平则于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开关。
值此,台湾通商口岸名为2口,实为4口。
淡水为本关,基隆、安平及高雄3港均为分关。
外国人在台湾的经济活动,除了海关外,还设立了洋行垄断台湾的樟脑、茶叶、米、糖等商品的对外贸易。
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外国洋行在台湾的设立,外国人凭借着雄厚的资金以及从清政府手中夺取的种种特权,轻而易举地排挤了华商
的势力,将进出口贸易控制在自己手中。
利用贷款预购、控制货源进而控制整个出口贸易,是他们的一贯伎俩。
这在台糖、茶叶、樟脑贸易方面尤为突出。
当时美国记者戴维逊(J.W.Davidson)就指出:台湾茶叶的贸易几乎由6家英、美洋行在进行,其贸易额多的时候每年超过700万元。
在进口贸易方面也具本上为外商所控制,因为占洋货进口总值2/3以上的鸦片贸易主要在外商之手。
从当时各国商人在台湾对外贸易的统计来看,“英国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为 70%,英国商人在近代台湾对外贸易中的势力由此可见。
”
外国人在从事台湾贸易的同时,并投资改良台湾的贸易产品。
台湾北部种茶之发源甚早。
如嘉庆年间即自福建引入茶的种植。
至道光年间,石碇、文山等地居民多以种茶为业,并运销福州等地。
同治三年(1864年),英人陶德(John Dodd)移居台湾,即向淡农民了解茶叶贸易的可能性。
同治五年(1866年),陶德由福建安溪茶树之插枝入台,并提供贷款给茶农,鼓励其增加茶叶产量。
引进新的茶树后,陶德发现台湾茶叶收成后,运至厦门烘焙,再运销澳门等地利润更高。
因而陶德由厦门、福州等地聘请熟练制茶工人,在艋胛设立烘茶工场,从而使台湾茶叶贸易规模扩大。
咸丰十年(1861年),英国驻台领事郇和曾对台湾茶叶产销从事调查工作,并检测确认台湾茶叶最为优良。
外国人在台湾也十分注重矿产资源的开发。
早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英国人戈登就在英国的皇家地理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了他在台湾基隆勘察煤矿的报告。
戈登在报告中详尽描述了台湾煤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