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四书五经”“五经”“六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分清“五经”“六经”“四书五经”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最早见于《庄子·天运》篇。

由于《乐经》或因秦焚书而不存在了,或因其内容已经包括在《诗》与《礼》中了,因此,到汉武帝的时候,就只有“五经”的说法,即只有《诗》《书》《礼》《易》《春秋》,而不再有“六经”的说法了。

所以,后来流传的都是“五经”。

相传,“六经”是经过孔子编纂而成,战国时期的《庄子》中就是称为“六经”,由于“乐经”事实上的不存在,到汉代的汉武帝时,就只称“五经”了。

到了宋代,朱熹又加上四部儒家经典,就出现了“四书五经”的说法,同时,在宋代还出现了“十三经”的说法。

下面分别介绍各自情况。

一、“五经”“六经”包括哪些经典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诗》是指《诗经》,先秦时期称为《诗》。

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书》是指《尚书》,先秦时期称为《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

《尚书》一直被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

《礼》是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编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
《大戴礼记》,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

《易》是指《周易》。

《周易》原称《易》,相传由西周文王所作,但尚无定论。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大事,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春秋》是鲁国史书,是后世编年史的开端。

记事起于鲁隐公,终于哀公,经过十二君,共二百四十二年。

为《春秋》作传的有左丘明、公羊高、榖梁赤三人。

《左传》记事详细,现在通行“五经”本的《春秋》,只附有《左传》。

六经是指五经之外,再加上“乐经”。

但“乐经”已经失传,今已不存在了,所以现在只有“五经”。

二、什么是“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四书”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进行整理命名的。

《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朱熹非常欣赏这一篇,在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特地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提并论。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的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它也是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此书记
述了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谈论,既是一部研究孔子思想及其儒家学说的重要资料,又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著作。

《孟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全书共七篇。

三、什么是“十三经”
“十三经”是指儒家的十三部经典。

汉代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与《诗》《书》《易》称为“九经”。

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

宋代又将《孟子》列入,于是就有了“十三经”之称。

按照宋刻《十三经注疏》的排列顺序,“十三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三经都有朝廷认定的权威注释,南宋时已经汇编成一部丛书,号称《十三经注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