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政治选修部分练习专题5.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使之发展有根本大法保障的,是在()
A.党的十三大上
B.党的十四大上
C.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答案:C
2.城市的出租车虽然由多家出租汽车公司经营,但价格都一样。

这说明()
A.出租汽车行业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出租车车价依据价值规律统一由物价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C.这些出租汽车公司都是国有经济性质
D.市场机制和企业自主权还未健全和落实
答案:B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
①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随着通货紧缩状况的缓解,经济环境好转,我国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开始高涨,但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几个需求旺盛、高营利行业,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出现过热。

据此回答4~5题。

4.企业投资向高营利行业集中()
A.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
B.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C.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D.说明商品的价格决定着供求关系
解析:价格的涨落引导资源配置的流动,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答案:B
5.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出现过热的后果是()
A.为商品生产者带来更多的额外收益
B.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C.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D.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加
解析:抓住“过热”二字,从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角度来理解,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里的市场是指() A.生活消费品市场
B.生产资料市场
C.技术、信息市场
D.包括各种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市场含义的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各种社会资源都在其内,因此,市场指包括各种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是广义的市场。

A、B、C三项是狭义市场,不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7.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政策的不断调整,在经济运行中通过明晰产权权利,我国造就了一大批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格的市场主体。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已基本形成。

大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各种非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迅速,其中仅个体私营企业创造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就已占到1/3以上。

各种形式的外资企业大量引进,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云集之地。

(1)市场主体主要有哪些?我国为什么要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市场主体?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1)①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企业、家庭和政府。

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

②这是因为,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

(2)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基本形成。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国家制定和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为什么要求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1)这是因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只有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党的十四大以后,在一般商品市场继续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加快。

随着我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增强。

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开始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