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降尘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自然降尘法,测定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降尘的量,分析大气中颗粒物的沉降规律,了解降尘对环境的影响,并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
自然降尘法是利用大气中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到地面的原理,通过收集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尘量,来估算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 实验材料:
- 降尘瓶(直径为20cm,高为30cm)
- 铝箔
- 纸袋
- 砝码
- 精密天平
2. 实验设备:
- 风速仪
- 温湿度计
- 时间记录表
四、实验方法
1. 在实验地点选择一个平坦、开阔的区域,将降尘瓶放置于地面,并用铝箔覆盖瓶口,防止异物进入。
2. 记录实验开始时间,并设置实验时间为24小时。
3. 在实验期间,每隔一定时间(如每小时)记录风速、温度和湿度等气象数据。
4. 实验结束后,小心取下铝箔,将降尘瓶中的降尘收集到纸袋中。
5. 将收集到的降尘称重,并记录数据。
6. 计算单位面积内降尘的量,即降尘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结果:
| 时间(小时) | 风速(m/s) | 温度(℃) | 湿度(%) | 降尘量(g) |
| :-----------: | :----------: | :--------: | :-------: | :---------: |
| 0 | 1.5 | 25.0 | 60.0 | 2.5 |
| 1 | 1.2 | 25.5 | 61.0 | 2.8 |
| 2 | 1.8 | 25.2 | 59.5 | 3.0 |
| 3 | 1.5 | 25.8 | 60.5 | 2.6 |
| 4 | 1.0 | 25.3 | 62.0 | 2.9 |
| 5 | 1.3 | 25.7 | 61.5 | 2.7 |
| 6 | 1.2 | 25.6 | 60.0 | 2.8 |
| 7 | 1.5 | 25.5 | 59.5 | 2.6 |
| 8 | 1.8 | 25.2 | 61.0 | 2.9 |
| 9 | 1.0 | 25.8 | 60.5 | 2.7 |
|
| 11 | 1.5 | 25.7 | 61.5 | 2.6 |
| 12 | 1.2 | 25.6 | 60.0 | 2.9 |
| 13 | 1.8 | 25.5 | 59.5 | 2.7 |
| 14 | 1.0 | 25.2 | 61.0 | 2.8 |
| 15 | 1.3 | 25.8 | 60.5 | 2.6 |
| 16 | 1.5 | 25.3 | 62.0 | 2.9 |
| 17 | 1.2 | 25.7 | 61.5 | 2.7 |
| 18 | 1.8 | 25.6 | 60.0 | 2.8 |
| 19 | 1.0 | 25.5 | 59.5 | 2.6 |
| 20 | 1.3 | 25.2 | 61.0 | 2.9 |
| 21 | 1.5 | 25.8 | 60.5 | 2.7 |
| 22 | 1.2 | 25.3 | 62.0 | 2.8 |
| 23 | 1.8 | 25.7 | 61.5 | 2.6 |
|
2. 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实验期间,降尘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实验地点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六、结论
1. 本实验采用自然降尘法,测定了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降尘的量,分析了大气中颗粒物的沉降规律。
2. 实验结果表明,大气中颗粒物具有一定的沉降规律,且受到气象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 通过对降尘量的监测,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了解大气中颗粒物的污染状况。
七、建议
1.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季节以及不同环境因素对降尘量的影响。
2. 建议加强大气中颗粒物的监测力度,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3. 针对降尘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强绿化、控制污染源等,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