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08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
1.简述虚拟资本积累的特点及其影响
(教材上有虚拟资本的相关内容,但并未专门讲虚拟资本的积累,这道题目其实是以最近中国股市的红火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扬为背景的,还是有一定难度,这反应了命题越来越注重运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象。
)
我的答案:
1):特点:
虚拟资本积累与实体资本积累是对立统一的:
统一性:虚拟资本积累是实体资本积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步产生的,它的产生天然就是为了促进实体资本积累更好地发展。
虚拟资本的积累必然以实体资本的积累为基础。
对立性:虚拟资本积累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发生和实体资本积累脱节的,即虚拟资本积累反映的价值符号可以与实体资本的真实价值无关,其运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影响
虚拟资本积累影响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其正面效应:当虚拟资本积累与实体资本积累相适应时,就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是其负面效用:当虚拟资本所代表的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偏离实体资本积累所代表的资产价格时,就会在其积累过程中产生泡沫,这种泡沫破裂时往往通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传导机制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时还会引起经济危机。
虚拟资本跨越国界的投机活动还会使一国的汇率、利率大幅波动,同时使得金融危机在不同国家间具有传染性。
国外金融垄断势力可以在虚拟资本积累膨胀的过程中加强其影响支配他国和其他产业的力量。
同时虚拟资本积累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监管难度。
2.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这道题目是政治经济学常考知识点上的原题,那本书我曾经向大家推荐过,而且当时也说过它的资本主义部分题目编排很好的。
)
答案要点:
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最重要因素,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1)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不变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加快,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快。
2)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不变时,由于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快于固定资本,所以固定资本比重越大,总资本周转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总周转越快。
2:影响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的第二个因素,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
它分为四部分:1)劳动时间,即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新产品和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
2)停工时间,即由于工人休息或机器检修而造成劳动过程暂时中断的时间。
3)自然力作用时间,即自然力独立
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时间,也就是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独立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理的变化的时间。
4)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即生产资料已进入生产领域但尚未被使用的时间。
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与市场距离的远近,以及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
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就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改进运输工具。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品的销售时间一般是影响流通时间的最重要的部分
3. 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画图并说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这个就不说了,很简单的送分题目,交换的埃奇沃斯盒也是很好画的。
)
4.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解释这种不同的?
(相当经典的流派问题,我认为在回答该问题时需要有效的利用图表工具)
我的答案要点: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则是一条位于潜在产出水平的垂直线。
新凯恩斯主义对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建立在几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的:1.价格和工资黏性;2.不完全性假设3.近似理性预期4.最大化原则。
其中价格和工资粘性是最关键的假定,支持这个假定的理论有效率工资理论、交错合同理论、隐形合同理论、菜单成本理论等等。
在黏性工资的条件下,物价水平的上升使得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也就是使得劳动力变得便宜,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劳动力实际价格的下降会使企业追加额外劳动,这增加了就业,根据向右上方倾斜的社会生产函数,就业的增加使得产出增加。
综上,价格的上升使得产出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而在长期内,所有合同都将被重新签订,受到总需求冲击的经济会随着交错合同的逐批重签回到其长期潜在水平。
三.论述
1.谈十七大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中初级分配和再分配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看法(分配问题是老生长谈了,我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反复考到,一是因为收入分配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二是因为这是人大经济学院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如果读过陈享光老师的论文:《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双层收入分配制度》,就会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很透彻)
2. 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何可以向后弯曲?画图并说明其行为基础。
对以劳动为收入的消费者而言:对劳动供给的增加即是对闲暇需求的减少,即闲暇需求是劳动供给的反面,考察消费者对于闲暇的需求即可得出其的劳动供给。
现在把闲暇也看做是一种商品,那么消费者的闲暇需求问题便成了如何在闲暇和商品消费之间做出选择,使得效用实现最大化的问题:
设x表示消费商品的数量;l表示闲暇时间;L表示消费者拥有的劳动时间;L
—l表示劳动时间;w表示工资率。
该消费者消费商品和闲暇的最大化问题表述为:
Max u(x,l)
S.t. Px=w(L—l)
闲暇时间关于工资的总效应为:dl(p,w,m)/dw=əl(p,w,m)/əw+əl(p,w,m)/əm×(L—l)
该式第一项表示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该项为负,表示工资增加使得对于闲暇的需求减少,该式第二项表示工资增加带来的收入效应,该项为正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对于闲暇的需求增加。
在消费者收入较少的时候,替代效应居于主要地位,总效应为负,即闲暇需求随着工资上涨而减少,也就是劳动供给随着工资上涨而增加;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收入效应逐渐超过替代效应居于主要地位,总效应变为正值,闲暇需求随着工资上涨而增加,即劳动供给随着工资上涨而减少。
这在图形上表现为闲暇需求曲线的向下弯曲,也即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倾斜。
3.当前我国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持续升值,请问:
1).这种升值会影响到我国产业的竞争吗,
2).如果你设计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这种局面,那么在不改变总收入的前提下,应该采取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呢?请用蒙代尔——弗来明模型加以分析。
3).在人民币升值和现在经济偏热的大背景下,这种总需求管理政策有效吗?是否存在其他的政策思路。
(这道题没有想清楚,先不答,以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