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考试——新闻采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共5题,80.0分)
1、抓住典型的场景显示美感,是指新闻文采中()。

叙事要突出动感
状物要突出形象
描绘要注意美感
修辞要注意实感
标准答案:C
2、一名长期从事农业口报道的记者,接到通知要采访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教授,他最应做的临时准备工作是()。

明确采访目的;熟悉采访对象;充实新知识
明确采访目的;学习党的政策;物质准备
学习党的政策;设计采访方案;物质准备
立即与教授电话联系,向教授介绍自己
标准答案:A
3、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4、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

瞬间印象
新闻事实
独特感受
背景材料
标准答案:A
5、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

新闻敏感
新闻判断力
新闻概括力
新闻分析能力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共1题,20.0分)
1、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搜集材料
口头访问
直接观察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题(共5题,80.0分)
1、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标准答案:D
2、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

瞬间印象
新闻事实
独特感受
背景材料
标准答案:A
3、抓住典型的场景显示美感,是指新闻文采中()。

叙事要突出动感
状物要突出形象
描绘要注意美感
修辞要注意实感
标准答案:C
4、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动态消息的结构
简明消息的结构
综合消息的结构
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标准答案:A
5、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

直面采访
开座谈会
参加新闻发布会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共1题,20.0分)
1、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搜集材料
口头访问
直接观察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题(共5题,80.0分)
1、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观察的综合性
.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
观察的敏感性
标准答案:C
2、新闻的宣传价值为()。

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真实性,时宜性,针对性,一致性
灵活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
标准答案:D
3、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4、记者首要的职责是()。

发行报纸
采写新闻报道
反映情况
做群众工作
标准答案:B
5、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标准答案:D
二、多选题(共1题,20.0分)
1、隐性采访常见的类型有()。

侦察型
戏剧型
体验型
验证型
标准答案:A,C,D
一、单选题(共5题,80.0分)
1、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接近,和谐,沟通,交流
接近,沟通,谈话,记录
接近,沟通,交友,激发
标准答案:A
2、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

瞬间印象
新闻事实
独特感受
背景材料
标准答案:A
3、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

增加亲切感
提高客观性
避免主观说教
增加真实感
标准答案:D
4、一名长期从事农业口报道的记者,接到通知要采访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教授,他最应做的临时准备工作是()。

明确采访目的;熟悉采访对象;充实新知识
明确采访目的;学习党的政策;物质准备
学习党的政策;设计采访方案;物质准备
立即与教授电话联系,向教授介绍自己
标准答案:A
5、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二、多选题(共1题,20.0分)
1、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搜集材料
口头访问
直接观察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题(共5题,80.0分)
1、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

瞬间印象
新闻事实
独特感受
背景材料
标准答案:A
2、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

增加亲切感
提高客观性
避免主观说教
增加真实感
标准答案:D
3、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标准答案:D
4、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动态消息的结构
简明消息的结构
综合消息的结构
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标准答案:A
5、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

直面采访
开座谈会
参加新闻发布会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共1题,20.0分)
1、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搜集材料
口头访问
直接观察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题(共5题,80.0分)
1、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观察的综合性
.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
观察的敏感性
标准答案:C
2、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

直面采访
开座谈会
参加新闻发布会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
3、一名长期从事农业口报道的记者,接到通知要采访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教授,他最应做的临时准备工作是()。

明确采访目的;熟悉采访对象;充实新知识
明确采访目的;学习党的政策;物质准备
学习党的政策;设计采访方案;物质准备
立即与教授电话联系,向教授介绍自己
标准答案:A
4、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标准答案:D
5、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二、多选题(共1题,20.0分)
1、新闻敏感的特性包括:()。

突发性
闪现性
创新性
娱乐性
标准答案:A,B,C
一、单选题(共5题,80.0分)
1、一名长期从事农业口报道的记者,接到通知要采访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教授,他最应做的临时准备工作是()。

明确采访目的;熟悉采访对象;充实新知识
明确采访目的;学习党的政策;物质准备
学习党的政策;设计采访方案;物质准备
立即与教授电话联系,向教授介绍自己
标准答案:A
2、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是()的写法。

动态消息
新闻特写
事件通迅
速写
标准答案:B
3、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

瞬间印象
新闻事实
独特感受
背景材料
标准答案:A
4、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接近,和谐,沟通,交流
接近,沟通,谈话,记录
接近,沟通,交友,激发
标准答案:A
5、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二、多选题(共1题,20.0分)
1、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搜集材料
口头访问
直接观察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动态消息的结构
简明消息的结构
综合消息的结构
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标准答案:A
2、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标准答案:D
3、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

采写分离
采访决定写作
写作决定采访
二者同等重要
标准答案:B
4、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

增加亲切感
提高客观性
避免主观说教
增加真实感
标准答案:D
5、作为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重在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部分是()。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尾
标准答案:C
6、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接近,和谐,沟通,交流
接近,沟通,谈话,记录
接近,沟通,交友,激发
标准答案:A
7、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

直面采访
开座谈会
参加新闻发布会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
8、抓住典型的场景显示美感,是指新闻文采中()。

叙事要突出动感
状物要突出形象
描绘要注意美感
修辞要注意实感
标准答案:C
9、一名长期从事农业口报道的记者,接到通知要采访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教授,他最应做的临时准备工作是()。

明确采访目的;熟悉采访对象;充实新知识
明确采访目的;学习党的政策;物质准备
学习党的政策;设计采访方案;物质准备
立即与教授电话联系,向教授介绍自己
标准答案:A
10、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

新闻敏感
新闻判断力
新闻概括力
新闻分析能力
标准答案:A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2、抓住典型的场景显示美感,是指新闻文采中()。

叙事要突出动感
状物要突出形象
描绘要注意美感
修辞要注意实感
标准答案:C
3、新闻的宣传价值为()。

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真实性,时宜性,针对性,一致性
灵活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
标准答案:D
4、穆青曾指派记者到辉县与当地农民同吃同劳动三个月,这种采访叫()。

隐性采访
巡回采访
蹲点采访
易地采访
标准答案:C
5、记者首要的职责是()。

发行报纸
采写新闻报道
反映情况
做群众工作
标准答案:B
6、下面描写,属于正确提问技巧的是()。

“一俊遮百丑”,“为尊者避讳”,采访先进典型,只能提问正面的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看对象提问
见到采访对象,提问要抓大放小,小的细节回去后可以凭想象添加
见了采访对象,就开门见山直率提出问题
标准答案:B
7、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

新闻敏感
新闻判断力
新闻概括力
新闻分析能力
标准答案:A
8、一篇新闻作品能否成功的第一位因素是()。

事实新鲜
结构严密
语言简明
角度新颖
标准答案:D
9、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动态消息的结构
简明消息的结构
综合消息的结构
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标准答案:A
10、早期出现的人物通讯与古代的哪一种文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散文
小说
游记
传记
标准答案:D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标准答案:D
2、下面描写,属于正确提问技巧的是()。

“一俊遮百丑”,“为尊者避讳”,采访先进典型,只能提问正面的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看对象提问
见到采访对象,提问要抓大放小,小的细节回去后可以凭想象添加
见了采访对象,就开门见山直率提出问题
标准答案:B
3、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采访方法:()。

少听多讲,广采博纳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标准答案:B
4、我国的新闻采访学研究萌芽于()。

古代报刊时期
近代报刊时期
现代报刊时期
当代报刊时期
标准答案:B
5、某家教育报社对如下问题最应该优先追踪报道的是()。

当地危房改造中的突出问题
当地农业税免除后,农民的负担问题
当地特产种植发展方向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标准答案:D
6、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动态消息的结构
简明消息的结构
综合消息的结构
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标准答案:A
7、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8、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

增加亲切感
提高客观性
避免主观说教
增加真实感
标准答案:D
9、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接近,和谐,沟通,交流
接近,沟通,谈话,记录
接近,沟通,交友,激发
标准答案:A
10、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

易地采访
交叉采访
巡回采访
隐性采访
标准答案:D
提交中,请稍候……交卷在右上角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

真实
灵活
鲜明
迅速
标准答案:A
2、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接近,和谐,沟通,交流
接近,沟通,谈话,记录
接近,沟通,交友,激发
标准答案:A
3、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

社会活动家的职责
时代瞭望者的职责
历史记录者的职责
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
标准答案:D
4、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

采写分离
采访决定写作
写作决定采访
二者同等重要
标准答案:B
5、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6、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采访方法:()。

少听多讲,广采博纳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标准答案:B
7、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是()的写法。

动态消息
新闻特写
事件通迅
速写
标准答案:B
8、某家教育报社对如下问题最应该优先追踪报道的是()。

当地危房改造中的突出问题
当地农业税免除后,农民的负担问题
当地特产种植发展方向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标准答案:D
9、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观察的综合性
.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
观察的敏感性
标准答案:C
10、下面描写,属于正确提问技巧的是()。

“一俊遮百丑”,“为尊者避讳”,采访先进典型,只能提问正面的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看对象提问
见到采访对象,提问要抓大放小,小的细节回去后可以凭想象添加
见了采访对象,就开门见山直率提出问题
标准答案:B
提交中,请稍候……交卷在右上角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

直面采访
开座谈会
参加新闻发布会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
2、记者首要的职责是()。

发行报纸
采写新闻报道
反映情况
做群众工作
标准答案:B
3、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4、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

真实
灵活
鲜明
迅速
标准答案:A
5、下面描写,属于正确提问技巧的是()。

“一俊遮百丑”,“为尊者避讳”,采访先进典型,只能提问正面的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看对象提问
见到采访对象,提问要抓大放小,小的细节回去后可以凭想象添加
见了采访对象,就开门见山直率提出问题
标准答案:B
6、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动态消息的结构
简明消息的结构
综合消息的结构
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标准答案:A
7、特派记者在中国新闻史上一度称()。

访事
访员
特派员
探员
标准答案:C
8、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

新闻敏感
新闻判断力
新闻概括力
新闻分析能力
标准答案:A
9、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

瞬间印象
新闻事实
独特感受
背景材料
标准答案:A
10、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观察的综合性
.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
观察的敏感性
标准答案:C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标准答案:D
2、记者首要的职责是()。

发行报纸
采写新闻报道
反映情况
做群众工作
标准答案:B
3、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

直面采访
开座谈会
参加新闻发布会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
4、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接近,和谐,沟通,交流
接近,沟通,谈话,记录
接近,沟通,交友,激发
标准答案:A
5、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

新闻敏感
新闻判断力
新闻概括力
新闻分析能力
标准答案:A
6、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动态消息的结构
简明消息的结构
综合消息的结构
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标准答案:A
7、毛泽东称记者是()。

记的人
无冕之王
社会活动家
宣传家
标准答案:D
8、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

易地采访
交叉采访
巡回采访
隐性采访
标准答案:D
9、穆青曾指派记者到辉县与当地农民同吃同劳动三个月,这种采访叫()。

隐性采访
巡回采访
蹲点采访
易地采访
标准答案:C
10、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观察的综合性
.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
观察的敏感性
标准答案:C
提交中,请稍候……交卷在右上角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某家教育报社对如下问题最应该优先追踪报道的是()。

当地危房改造中的突出问题
当地农业税免除后,农民的负担问题
当地特产种植发展方向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标准答案:D
2、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

直面采访
开座谈会
参加新闻发布会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
3、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接近,和谐,沟通,交流
接近,沟通,谈话,记录
接近,沟通,交友,激发
标准答案:A
4、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采访方法:()。

少听多讲,广采博纳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标准答案:B
5、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动态消息的结构
简明消息的结构
综合消息的结构
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标准答案:A
6、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

社会活动家的职责
时代瞭望者的职责
历史记录者的职责
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
标准答案:D
7、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观察的综合性
.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
观察的敏感性
标准答案:C
8、只抓住人物活动的某一刹那,某一镜头,人物性格的某一特点是()的写法。

人物特写
人物通讯
.新闻特写
事件特写
标准答案:A
9、新闻的功用是()。

报道和运用事实
报道和评价事实
宣传和评述政策
分析和判断事实
标准答案:B
10、抓住典型的场景显示美感,是指新闻文采中()。

叙事要突出动感
状物要突出形象
描绘要注意美感
修辞要注意实感
标准答案:C
提交中,请稍候……交卷在右上角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

真实
灵活
鲜明
迅速
标准答案:A
2、《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被派到广东去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

巡回采访
交叉采访
蹲点采访
易地采访
标准答案:D
3、记者首要的职责是()。

发行报纸
采写新闻报道
反映情况
做群众工作
标准答案:B
4、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

易地采访
交叉采访
巡回采访
隐性采访
标准答案:D
5、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

新闻敏感
新闻判断力
新闻概括力
新闻分析能力
标准答案:A
6、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标准答案:D
7、记者写作消息最见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写好()。

主体
结尾
导语
标题
标准答案:C
8、我国第一份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全面报道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全国性专业报纸是()。

《计算机报》
《网络报》
《计算机世界》
《科技日报》
标准答案:B
9、下面描写,属于正确提问技巧的是()。

“一俊遮百丑”,“为尊者避讳”,采访先进典型,只能提问正面的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看对象提问
见到采访对象,提问要抓大放小,小的细节回去后可以凭想象添加
见了采访对象,就开门见山直率提出问题
标准答案:B
10、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

直面采访
开座谈会
参加新闻发布会
体验感受
标准答案:A
提交中,请稍候……交卷在右上角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动态消息的结构
简明消息的结构
综合消息的结构
经验性消息的结构
标准答案:A
2、新闻的功用是()。

报道和运用事实
报道和评价事实
宣传和评述政策
分析和判断事实
标准答案:B
3、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

真实
灵活
鲜明
迅速
标准答案:A
4、所谓新闻的生命,也即新闻写作的第一要素,是()。

及时
真实
生动
具体
标准答案:B
5、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是()的写法。

动态消息
新闻特写
事件通迅
速写
标准答案:B
6、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观察的综合性
.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
观察的敏感性
标准答案:C
7、下面哪一点不能直接体现记者的受众意识()。

报道看读者对象
满足读者正当需求
搞批评性报道
重视读者参与
标准答案:C
8、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

增加亲切感
提高客观性
避免主观说教
增加真实感
标准答案:D
9、调查报告属于()。

法律应用文
新闻边缘体
实用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
标准答案:B
10、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

易地采访
交叉采访
巡回采访
隐性采访
标准答案:D
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
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

新闻敏感
新闻判断力
新闻概括力
新闻分析能力
标准答案:A
2、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3、毛泽东称记者是()。

记的人
无冕之王
社会活动家
宣传家
标准答案:D
4、所谓新闻的生命,也即新闻写作的第一要素,是()。

及时
真实
生动
具体
标准答案:B
5、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观察的综合性
.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
观察的敏感性
标准答案:C
6、新闻的宣传价值为()。

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真实性,时宜性,针对性,一致性
灵活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
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
标准答案:D
7、某家教育报社对如下问题最应该优先追踪报道的是()。

当地危房改造中的突出问题
当地农业税免除后,农民的负担问题
当地特产种植发展方向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标准答案:D
8、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采访方法:()。

少听多讲,广采博纳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标准答案:B
9、下面描写,属于正确提问技巧的是()。

“一俊遮百丑”,“为尊者避讳”,采访先进典型,只能提问正面的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看对象提问
见到采访对象,提问要抓大放小,小的细节回去后可以凭想象添加
见了采访对象,就开门见山直率提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