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温病条辨》治湿邪一:湿为阴邪,阴阳并损,且多虚实夹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湿邪一:湿为阴邪,阴阳并损,且多虚
实夹杂
胡浩,周铭心,吕光耀
吴鞠通“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所著《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温病专著。

该书以三焦辨证为纲,各类温病为目,对温热、湿热两大类温病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故被认为是“治温病所必读之书”、“治温病之津梁也”。

其中对湿邪治法着墨颇多,其所论湿邪治法注重药物性味配伍,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医特色。

中医:《温病条辨》
审因论治,紧扣病机
准确的诊断是确立治法的前提和基础。

吴鞠通从病因分析,湿邪虽有外感而得,但因饮食不节、情志劳逸内伤而作者亦复不少,故病发时往往内外合邪,纠杂难解。

1、湿为阴邪,阴阳并损,且多虚实夹杂
吴鞠通认为,湿为阴邪,多阻遏气机,不仅可损伤阳气,又可耗人阴血,“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其伤人之阴也,乃势之变,故罕而少见”(《温病条辨·中焦篇寒湿》),病久则多虚实夹杂,阴阳气血并损。

此外,正因为“湿性氤氲黏腻”,故治法上“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温病条辨·上焦篇湿温》)。

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且多缠绵难愈,也可夹杂他邪,如挟外感之邪,如挟风、挟热、挟寒、挟暑;挟内生之邪,如挟食、挟积、挟气、挟瘀等等不一而足。

病程日久,往往外伤其筋骨,内损及脏腑,失治误治预后大多不良。

认为湿邪“藏垢纳污,无所不受,其间错综变化,不可枚举”,故有“盖土为杂气,兼证甚多,最难分析”之叹(《温病条辨·中焦篇寒湿》)。

下期:吴鞠通《温病条辨》治湿邪一:湿分寒温, 治法有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