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3电子题库 专题四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由“君主可以不要”及传统的忠孝思想服务的对象可知,A、B两项理解错误;“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并不一定需要牺牲精神,C项理解错误;综合以上信息及“为四万万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要忠于国家和民族,故D项正确。

2.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

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

”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主要思想。

由引文中的“1904年”“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可知,孙中山是要借太平天国运动宣传反满思想,B项理解正确。

序言肯定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及不同于明王朝的政权特点,但并没有肯定太平天国的积极作用,A、C两项错误;D项在引文中没有体现。

故选B项。

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解析:选A。

材料中“政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是要避免在革命成功后出现像欧美革命后出现的贫富不均的现象。

A项正确。

其他三项表述都不是准确的理解。

4.“其所恃为后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变化。

由“其所恃为后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可知,进行革命所依赖的力量由最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到全体民众。

由“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可知,其民族主义中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

故D项为正确答案。

5.“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

”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相符的是()
A.说明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转变,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C.孙中山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D.孙中山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解析:选A。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材料表明孙中山想通过改组国民党,吸收工人,进行民主革命,而不是放弃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6.“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

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D.过渡时期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由材料中的“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等信息可知这是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发表的论述。

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材料所述的革命形势。

故选B项。

7.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

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

”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解析:选C。

从毛泽东的讲话可以看出毛泽东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这一智慧的代表。

C项正确。

8.2012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3周年,社会各界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庆典准备工作。

1949年,毛泽东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的理论准备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解析:选A。

《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所提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上的准备,A项正确。

《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发表于抗战时期,《论十大关系》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在时间上都与题目要求不符。

故本题选A 项。

9.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实现了三个伟大转变。

即①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②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③从社会主义建设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

其中,在毛泽东思想直接指导下完成的是()
A.①B.①②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选B。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从社会主义建设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③应排除。

10.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D.三大改造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是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建立一
个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目标是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的,故选D项。

11.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

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解析:选B。

从毛泽东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新成立的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旧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是私有经济,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公有制为主,均不符合材料所展示的经济成分的特征,A、C两项错误;半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只是材料中诸多经济成分中的一种,D项错误。

12.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析:选D。

毛泽东的这一观点出自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指出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三大改造的结果。

故本题选D项。

13.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两条道路的开创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4.下列三幅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

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②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③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④使中国人民醒过来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①②③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B。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①说法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使中国人民醒过来,因此④不正确。

15.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

”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材料是()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③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④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B。

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形成的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最重要的理论创新。

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17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

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材料2: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

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材料3: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

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4: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
(1)依据材料2,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1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6分)
(2)依据材料3,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

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4分)
(3)依据材料4,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4分)
(4)依据材料2、3、4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6分)
解析:第(1)问要从三民主义体现的时代主题,即独立与富强两个方面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3不难回答;第(3)问,从方式、目的等角度回答;第(4)问实际上是要回答理论对实践所起的具体指导作用。

答案:(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

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任务:反帝反封建。

性质:民主革命。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一代领袖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历史贡献,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心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在连受挫折的情况下,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功不可没。

材料2: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
材料3: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胡锦涛请回答:
(1)材料1中的“正确道路”具体是指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2)材料2中毛泽东和邓小平受到高度评价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3)依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现实意义。

(8分)
解析:第(1)问主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回答出“正确道路”所指,再回忆所学知识概括出其主要内容。

第(2)问从材料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评价,回忆毛、邓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贡献分析其主要原因。

第(3)问从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理论作用和当今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其内容包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2)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3)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现实意义: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