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作者:周远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6期
周远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天津300222)
摘要:本文阐述了开设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必要性,梳理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从基础部分、核心部分和附属部分三方面论述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具体设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设置内容。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55-02
一、开设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必要性
伴随以信息技术进步为支撑的金融全球化浪潮不断深入推进、金融理论的飞速发展以及金融实践的突破创新,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继而形成错综复杂的金融环境。

然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同时也造成了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政治等风险因素的波动日趋显著,导致全球各类型金融机构面临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

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亦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金融风险,随着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不断成熟以及风险监管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量化风险管理标准的出台,国际先进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已经施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和提升风险管理技术,积极运用经济资本配置等先进手段管理风险和绩效评估,金融风险管理的模式、技术和理念发生了本质变化。

基于此,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体系下,让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熟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作流程,掌握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构架,掌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的方法,理解《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内涵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这也正是开设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重要目的和意义所在。

当前,金融风险管理已是众多高校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的科目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二、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
1.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讲授应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框架和基本内容为蓝本,阐述国际上管理先进的金融机构所采用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按照从交易领域→业务单元→银行整体层面的纵向角度及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横向风险分类,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突出国内银行业的实践,兼顾国际银行业的最新趋势,着重突出信用、市场、操作三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的技能知识,并考察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等其他风险要素,最后从理念、机制和方法等角度对商业银行监管和市场约束进行讲授。

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理论教学部分的具体内容。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由基础篇、核心篇和附属篇三部分构成,其中基础篇是本课程核心讲授部分的必要前提准备,而附属
部分是核心讲授部分的补充和延续。

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部分。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教学的基础篇主要讲授风险管理与股份制商
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联系,包括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经营模式转变、风险资产定价、核心竞
争力等,在此基础上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重点介绍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
架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内涵和要求。

由于商业银行是负债经营的特殊机构,为了有效管理和
控制风险,需要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正确分类,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基础部分需要讲授商业银
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以及管理风险所涉及到的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
补偿等基本策略的运用。

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资本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被
强化,为此,有关资本方面的阐述将作为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基础篇的核心部分,特别
是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理念和运用将会一直贯穿本课程后续内容的讲解。

从巴塞尔委员会的
监管要求和国际银行业的实践来看,良好的风险管理架构必须能够与商业银行整体的运营管理
架构相适应,因此理论教学的基础篇还需讲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包括风险管理环
境(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文化等)、风险管理组织(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
门等)、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其中涵盖风险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
环节的风险管理标准流程是需要重点讲授的部分。

此外,按照量化操作的基本要求,现代意义
上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必然会涉及到模型建立、计量方法运用等环节,因此基础篇部分还会简
要介绍风险管理常用的数理知识。

理论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教学的核心篇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
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规范流程,讲授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所倡导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
险等三大主要风险类型管理的具体内容。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授课安排应在个人客户、单一
法人客户和集团法人客户等不同类型客户信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重点按照巴塞尔协议内部评
级法的要求介绍信用风险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的计量原理,在此基础上从风险迁徙率、不良贷
款拨备覆盖率等指标方面讲授信用风险的监测方法和风险报告的撰写,最后从风险缓释、资产
证券化等环节突出信用风险的控制手段。

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授课安排应在介绍利率风险、
汇率风险等不同类型市场风险识别和不同金融产品市场风险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按照内部模型
法的要求介绍缺口分析、久期分析、风险价值法、压力测试等互为补充的市场风险计量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讲授限额管理、风险对冲等各种市场风险控制的手段,最后从风险调整的资本收
益率、经济增加值等指标方面突出交易人员和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模式。

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课程安排应在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等不同类型操作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按照高级计量法的要求介绍操作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步骤,并在此基础上从关键风险指标监控、
损失数据收集等方面讲授操作风险监测的方法以及风险报告的撰写,最后从风险缓释、业务外包、购买保险等环节介绍操作风险的主要控制措施。

理论教学内容的附属部分。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教学的附属篇首先按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和操作风险管理的标准范式和流程介绍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他类型风险的管
理实践,突出金融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在此基础上,理论教学内容的附属部分重点讲
授资本充足率、市场约束、监管机制等巴塞尔协议倡导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的三大支柱的具
体要求,其中资本充足评估涵盖风险评估、资本规划、压力测试等环节,市场约束主要包括信
息披露、外部审计等内容,而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强调市场准入、资本监管等要素。

资本充足
率要求、市场约束和监督检查三大支柱的内容既是金融机构合规、稳健运营的前提,也是金融
机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保障。

三、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
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的体系框架,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借助于在实验室进行案例设计、情景模拟和模型运用等环节开展。

在信用风险管理的实践教学上,可以引入实体企业的财务报表,要求学生进行财务比率分析和识别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

在此基础上,撰写风险报告。

在市场风险管理的实践教学上,可着重围绕风险价值VaR的测度展开,例如要求学生采用随机生成技术给出一系列收益率,然后运用历史模拟法估计投资组合在一定置信水平下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

在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践教学上,重点采取案例素材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搜集不同类型操作风险的具体案例,分析操作风险出现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针对当前金融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操作的现状,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可以加入复制、组合与分解等金融工程主要技术的操作部分,借助于这些技术发挥风险对冲、风险转移等功能,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此外,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也是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结合RAROC(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的指标评估方法,让学生对指定的单个产品、资产组合或业务部门进行绩效考核评价,以此培养学生风险和收益权衡考量的投资理念,树立风险管理的基本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元萍,周远.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金融教育研究,2011,(9 ).
[2]周远,王淼.金融工具模拟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