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1、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风疹和循环超负荷除外),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主管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上报输血科,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处理方案。

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标本送输血科。

患方提出疑义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存备查。

2、输血科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并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

并对临床科室提出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

3、输血科应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跟踪回访,一般在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次日通过电话或上门的方式来完成,以便进一步明确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原因及处理措施是否得当。

4、输血科对临床回报的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立即组织全科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对于因技术性或制度性原因造成的输血不良反应,科主任要提出整改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