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专题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选择题
1.“三洲五海之地”是指()
A. 东亚
B. 中东
C. 东南亚
D.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答案】B
【解析】【分析】“三洲五海之地”是指中东地区,三洲指的是亚洲、欧洲、非洲,五海指的是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中东的地理位置,三洲五海是对中东地理位置的概括,相对比较简单,难点在于知道分别是哪三洲和五海。
2.芬兰是北欧的发达国家之一。
下图为芬兰简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芬兰()
A. 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 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C. 地势由南向北降低
D. 位于中纬度,气候干燥
(2)关于芬兰城镇和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A. 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
B.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C. 城镇主要集中分布在丘陵地区
D. 首都赫尔辛基四季温暖、气候宜人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芬兰西南临波罗的海,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A正确;芬兰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故B错误;根据图中丘陵和河湖的分布可知芬兰地势由北向南降低,故C错误;芬兰位于北纬60°-65°之间,属于高纬度地区,故D错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芬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故A错误;芬兰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故B正确;图中城镇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的平原地区,故C错误;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故D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芬兰共和国,简称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国土总面积3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
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出炉,芬兰排名第一。
3.2022年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11月至12月期间在卡塔尔举行。
卡塔尔位于亚洲西部的卡塔尔半岛上。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西亚,说法正确的是()
A. 西亚就是指中东地区
B. 赤道穿过,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
C.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D. 主要居民阿拉伯人属于黑种人
(2)11月-12月为卡塔尔的冬季,冬季举行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
A. 卡塔尔位于南半球,当地冬季为北半球夏季
B. 夏季气温过高,不宜举行足球比赛
C. 冬季举行世界杯是为了避开夏季石油出口的旺季
D. 冬季绿树成荫,空气质量好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属于白种人;西亚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属于热带沙漠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11月-12月为卡塔尔的冬季,气候凉爽干燥,举行比赛。
卡塔尔位于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每年的4-10月是一年中气候最热的时候。
特别是7-9月气温最高,可达45度,不宜举行足球比赛。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但西亚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水资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西亚石油输出的主要方式是海洋运输和管道运输,石油海峡是指霍尔木兹海峡。
4.右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B. 乙地区战争频繁,原因之一是争夺丰富的水资源
C. 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D. 丁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
(2)甲地区旅游业繁荣,下列旅游景点属于该地区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甲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大多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乙地区位于西亚,水资源缺乏,战争频繁,原因之一为了争夺水资源;丙地区属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多经济不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丁地位于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欧洲西部旅游业繁荣,有许多著名的景点。
例如题中①去阿尔卑斯山登山滑雪,
③参观古罗马斗兽场,但是其他两个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旖旎;千年故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艺术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风格各异;西班牙的斗牛场、意大利的狂欢日、慕尼黑的啤酒节,气氛热烈。
欧洲西部国家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业。
在21世纪初,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是欧洲三大著名的旅游国。
5.2019 年4 月15 日,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大火。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黎圣母院属于()
A. 佛教建筑
B. 基督教建筑
C. 伊斯兰教建筑
D. 犹太教建筑
(2)巴黎圣母院位于
A. 英国
B. 澳大利亚
C. 法国
D. 美国(3)此次大火对当地影响最大的可能是
A. 畜牧业
B. 旅游业
C. 制造业
D. 种植业【答案】(1)B
(2)C
(3)B
【解析】【分析】(1)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属于基督教建筑;B符合题意。
(2)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C符合题意。
(3)欧洲旅游业发达,巴黎圣母院历史文化价值大,是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故此次大火对当地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旅游业;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3)B;
【点评】(1)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有: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②地势平坦,有山地,冰川遗留;
③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旅游设施齐全;
④自然人文景观多样,文化历史丰富,如挪威的峡光、巴黎铁塔、威尼斯水城等;
⑥大力宣传,知名度高等。
(2)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
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
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凯旋门。
6.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农牧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美国和澳大利亚突出的共同特征是()
A. 都濒临大西洋
B. 农业分布呈专门化
C. 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D. 城市主要集中在内陆
(2)位于美国东北部阴影区为乳畜带,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 高温多雨的气候
B. 靠近“硅谷”,高新产业发达
C. 高原地形,草场广布
D. 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
(3)下列各美称不是描述澳大利亚的是()
A.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 “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D. “咖啡王国”
【答案】(1)B
(2)D
(3)D
【解析】【分析】(1)澳大利亚东部临太平洋,西部临印度洋,美国西部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故A错误;两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地域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两国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故B是正确;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首都是华盛顿,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首都是堪培拉,故C错误;读图可知,两国的城市集中分布沿海地区,故D错误,根据题意。
(2)解答解:乳畜带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城市人口分布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3)澳大利亚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咖啡王国是指巴西;
故答案为:(1)B;(2)D;(3)D;
【点评】(1)美国是美洲第二大的国家,领土包括美国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
有两个陆上邻国,北边加拿大,南边墨西哥。
美国东部为低矮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中央大平原,西部为高大的高原山地,两边高中间低,和澳大利亚地势类似。
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密西西比河,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五大湖。
美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
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
(2)美国的农业发达,分区明显,东北部和“新英格兰”是牧草和乳牛带;中北部是玉米
带;大平原是小麦带;南部是棉花带;太平洋沿岸是综合农业区。
同时美国农业具有专业化、科技化、机械化的特点,农业商品率高。
(3)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比重。
地势中间低两边高,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南部属于温带。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还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7.西班牙的甲地地处地中海沿岸,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为()
A. 以平原为主
B. 以高原为主
C. 以山地为主
D. 以丘陵为主
(2)关于甲地的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最高月均温出现在6、7月
B. 降水季节变化小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降水集中在冬半年
(3)甲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
A. 蔬菜、瓜果成熟早,可供应反季节水果
B. 夏季高温多雨,生产成本低
C. 临近海洋,灌溉水源充足
D. 劳动力丰富且低廉
【答案】(1)C
(2)D
(3)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示地区的海拔大部分在1000米以上,而且等高线密集,说明这里的地形是以山地为主,故选C。
(2)由图可知,图中最高月气温在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很大,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降水集中在冬半年,故选D。
(3)由图可知,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蔬菜、瓜果成熟得早,可供应反季节水果,与灌溉水源和劳动力无关,故选A。
【点评】(1)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
平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小,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
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3)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条件适合葡萄、木橄榄、无花果和柑桔的生长,夏季的高温为上述果品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冬季的多雨又为上述果品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分,形成典型的水果园艺业。
8.读某区域轮廓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区域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B. 该区域主要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
C. 该区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D. 该区域生活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
【答案】 D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该区域为中东地区,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主要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区域生活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为属于阿拉伯民族。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人种等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9.如图为国家轮廓图,读图,下列有关图中四国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国家,该国森林天然气资源丰富
B. 乙国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 丙国素有“坐在矿车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D. 丁国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答案】 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该国的森林,天然气资源丰富;乙国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丙国是澳大利亚,有“坐在矿车
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丁国是日本,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
东临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与南美洲任意一个国家接壤(智利、厄瓜多尔除外)。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排行第五。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河流域。
铌、锰、钛、铝矾土、铅、锡、铁、铀等29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的移民。
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
10.读世界上两个大国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两国共同的特征是()
A. 四面临海的国家
B. 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C. 首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D. 人口以混血种人为主
(2)两国人口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不包括()
A. 平原面积宽广
B. 气候温暖湿润
C. 海运交通便利
D. 开发较早
【答案】(1)B
(2)A
【解析】【分析】巴西和澳大利亚都是南半球的国家,两国都被南回归线穿过。
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两国的人口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1)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巴西东临海洋,西靠大陆,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故A错误;两国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故B正确;两国的首都都在内陆,没有沿海,故C错误;两国人口都是以白色人种为主,故D错误。
(2)由图可知,两国人口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海运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与平原面积宽广无关,故选A。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该小题考查巴西与澳大利亚概况,难度不大,需将两国进行对比分析做出答案。
(2)该小题考查巴西与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原因,属于基础运用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思考并多角度答题。
11.下列国家中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是()
A. 法国
B. 巴西
C. 印度
D. 澳大利亚【答案】 D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国家中,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是澳大利亚,该国的矿产资源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地区,便于出口到世界各地。
故答案为:D。
【点评】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印度洋沿岸;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岸;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澳大利亚的采矿业经营规模大,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效率很高,而且非常注意环境保护。
生产的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12.读“巴西和沙特阿拉伯两国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巴西和沙特阿拉伯突出的共同特征是()
A. 两国都以混血种人为主
B. 两国热带沙漠面积都较广大
C. 两国都盛产咖啡
D. 巴西北部和沙特阿拉伯南部人口都较稀少(2)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B. 首都巴西利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C. 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缓慢
D. 应大力开发热带雨林
(3)沙特阿拉伯的主要经济支柱是()
A. 石油收入
B. 畜牧业
C. 种植业
D. 旅游业【答案】(1)D
(2)A
(3)A
【解析】【分析】巴西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沙特阿拉伯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巴西铁矿资源丰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丰富。
(1)巴西和沙特阿拉伯突出的共同特征是巴西北部和沙特阿拉伯南部人口都较稀少;两国都不是以混血种人
为主,是以白色人种为主;沙特热带沙漠面积都较广大,巴西气候湿润,没有热带沙漠分布;巴西盛产咖啡,故选D。
(2)关于巴西的叙述,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圣保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展迅速;应大力保护热带雨林,而不是大力开发,故选A。
(3)沙特阿拉伯是西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主要收入是来自于石油,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故选A。
故答案为:(1)D;(2)A;(3)A;
【点评】(1)考查两国的基本情况,学生要注意掌握课本上没有专门讲解过的国家,学会迁移学习,这是能力提升。
(2)考查巴西的基本情况,巴西是课本中专门讲过的内容,学生掌握课本即可完成,启示学生要注意以课本为主加强学习。
(3)考查中东的石油问题,是一个热门考点,学生在学习中东地区的时候要注意几个中东大国。
13.据图判断,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较湿润
B. ①牧羊带年降水量约500–1000mm
C. ②牧羊带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灌溉系统,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
D. 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气温适合一年四季露天放牧
【答案】 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气候较为湿润,A正确;图中①牧羊带的年降水量约200–500mm,B错;图中②是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该牧羊带内有墨累河流经,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灌溉系统,该带以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C正确;图中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因此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气温适合一年四季露天放,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从温度带来看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最大的河流是墨累—达令河。
澳大利亚气候呈现典型的“半环状”分布特征,最外环为小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二环主要为热带草原气
候,内部为大面积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分布于大分水岭西侧的墨累-达令盆地。
14.“三洲五海”之地是指()
A. 东南亚
B. 中东
C. 北美洲
D. 西欧【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故答案为:B
【点评】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它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
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和亚洲,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东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但中东水资源十分缺乏。
也正是由于石油、领土、水资源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导致中东地区常年矛盾突出,十分不稳定。
15.联合国(2019年世界幸福报告》幸福国度排名:北欧三国中芬兰高居榜首,挪威和瑞典分列第三、七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欧三国成为“幸福度“排名前十的国家,其共同的特征主要是()
①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②人均收入高③自然环境优美④矿产资源种类多、储藏量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瑞典是北欧三国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大的国家,与挪威、芬兰相比,瑞典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是()
A. 水能丰富
B. 太阳能分布广
C. 风能充足
D. 富铁矿储藏丰富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北欧国家的人口密度在欧洲相对较低,各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
北欧拥有众多的冰蚀湖群、羊背石、蛇形丘、鼓丘等冰川地貌,地形地貌奇特。
北欧的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北部属于寒带气候,西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多样。
因此北欧三国成为“幸福度“排名前十的国家,其共同的特征主要是人均收入高、自然环境优美。
(2)读图可知,瑞典河流众多,发源于西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向东南注入波罗的海,河流流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使得瑞典建有众多的水电站,因此瑞典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是水能丰富。
故答案为:(1)C;(2)A;
【点评】(1)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部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均匀,该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畜牧业发达。
该区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发达,尤其是制造业发达。
旅游资源丰富,如挪威的峡光、巴黎铁塔、威尼斯水城等。
(2)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有:
1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2地势平坦,有山地,冰川遗留;
3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旅游设施齐全;
4自然人文景观多样,文化历史丰富,如挪威的峡光、巴黎铁塔、威尼斯水城等;
5大力宣传,知名度高等。
16.关于下图所示地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淡水资源匮乏
B.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 所产石油全部输往西半球
D. 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出图示地区是西亚。
西亚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匮乏,石油资源丰富,多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地形以高原为主。
故答案为:A
【点评】“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终年炎热干
燥,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水资源成为制约中东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17.自然环境对河流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对甲、乙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河流水流平稳
B. 乙地河流结冰期长
C. 甲地河流含沙量大
D. 乙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2)关于甲、乙两地所在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莱茵河航运价值大
B. 莱茵河是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 刚果河支流多
D. 刚果河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莱茵河流域内主要是平原,其河流水流平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含沙量小,故A正确,C错误;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无结冰期,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故BD错误。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莱茵河有欧洲的黄金水道之称,其航运价值高,故A叙述正确;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故B叙述错误;刚果河支流多,且水能资源丰富,故CD叙述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水文特征包括如下几点:
a.径流量(径流量大小和径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
b.含沙量;
c.有无汛期/凌汛;
d.有无结冰期;
e.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f.流速;
g.水位。
18.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多数国家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