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观察日记(精选2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的观察日记(精选25篇)
蚂蚁的观察日记(精选25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

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蚂蚁的观察日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1
今天通过我的观察,发现:蚂蚁喜欢黑暗、潮湿的地方。

还有,它们比较喜欢馒头但更喜欢糖。

只要一发现糖就立即爬来了。

小蚂蚁很不喜欢大蚂蚁,吃糖时总是把大蚂蚁赶到一边。

我只好等小蚂蚁钻到土下面时再喂大蚂蚁,但发现它已经把馒头渣吃饱了。

我等它们都钻到土壤里面后向瓶中撒了些水,以保持土壤的湿度。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2
今天我又来观察蚂蚁。

今天蚂蚁很怪,它们把食物运送到另外的洞穴里。

我上网查了资料。

哦!原来是蚂蚁在搬家,蚂蚁搬家就要下雨。

蚂蚁成群结队的从洞穴里出来,见一只只蚂蚁嘴里叼着一颗颗白色的小东西,爬到另外的洞穴去,过了一会儿蚂蚁又出来。

它们进进出出、忙忙碌碌,运送食物,蚂蚁们团结一致的运送东西。

一只大蚂蚁嘴里叼着一颗较大的食物,爬到另外的一个洞穴里去,过了好久都没出来,蚂蚁越来越少,见最后一只较大的蚂蚁嘴里叼着一颗较大的土粒把洞口封住关于蚂蚁。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3
蚂蚁是怕樟脑丸的。

爷爷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相传秦末两支起义军刘邦与项羽争霸,结果项羽兵败乌江;一天黄昏,项羽在军帐外看到了无数蚂蚁写成了大大的“死”字,他想这是老天要我死我不得不死,于是就拔剑自杀了。

“蚂蚁会写字?”我不信,爷爷硬说他信。

怎样才能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起来。

我先拿出一瓶空瓶子、一些蜂蜜、一只毛笔和一些水,再把爷爷叫了出去,来到一片空地上的墙边,我把蜂蜜和水到进瓶子里,把毛笔放在水里转,均匀后我在墙角写了一个“超”字,我对爷爷说:“爷爷,我已经准备就绪了,一会儿就有一堆蚂蚁会在这里组合成一个‘超’字。

”“我不信。

”爷爷肯定地答道。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蚂蚁爬了过来,又爬了回去;又过了一会儿,有一大堆蚂蚁爬了过来在我画的地方,“写”出了一个“超”字。

爷爷说:“哈,还是我说的对,蚂蚁会写字吧,哈哈!”“不,”我回答道,“那是军师张良用的计,他也是象我这样做的。


我又补充道:“因为蚂蚁喜欢甜的东西,所以它们才会密集在一起,才能把甜的东西运回去。

蚂蚁接受信息的功能;主要依靠头上一对触角用来嗅觉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反映。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4
蚂蚁是一种十分很常见的动物,我在楼下的花坛中经常看到它们。

他们常常为了生存,成群结队的出去寻找食物。

可是他们是如何找到家的呢?于是,我打算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

我捉住一只掉了队的蚂蚁,把它放在一个不透光的纸杯里面,只让它看见天空。

“拘留”了一个小时后,把它放在了泥地上。

它居然还认得路!这对它来说可是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呀!我想。

于是,我立刻又把它捉了回来,又把它拘留了一个小时。

不过这一次,我在杯口上蒙了一层黑布。

等把它放出来的时候,它居然有一些不知所措了。

从这个事实说明,蚂蚁是靠阳光来认路的。

蚂蚁还有什么方法认路呢?我又做了一个试验。

我跟着一只去找食物的蚂蚁走,在它走过的路后面,我撒上了许多黄沙。

然后,用一根小树枝不停地骚扰蚂蚁。

蚂蚁被突如其来的树枝吓坏了,转过身来就向家里逃。

一转过身,它就愣住了,然后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爬,回家的路找不到了!最后,本人不得不亲自把它送回了家。

看来,蚂蚁除了靠阳光来认路,还靠一个好记性呀!
这小小的蚂蚁,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我以后,可不敢再小看蚂蚁了。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5
我在教室扫地时发现了一只大蚂蚁,它真是太大了,我打算好好观察它。

我准备拿镊子把它夹到文具盒里,可它似乎知道我的心事,像犯了罪的人一样东逃西窜,我总是捉不中它。

瞧它好像在嘲笑我:“笨蛋,笨蛋,你捉不住我!”我很生气,再一夹,哈哈,总算捉中了。

我得意地走向座位边,把这名“罪犯”放进“囚牢”——我的文具盒里。

我仔细地观察它的外形:这只蚂蚁的个头比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大多了,足有一厘米长。

它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头部、胸部和腹部。

腹部比胸部大,胸部比头部大。

胸部和腹部下面都有脚,胸部下面有两只脚,腹部下面有四只脚。

腹部又圆又鼓,像有一个蚂蚁卵。

突然,它翻过文具盒,出来了。

我急忙拿起镊子,夹它。

我向左夹,它向右跑;我向右夹,它向左窜……最后,我费了好大的功夫,终于夹到了,再次将它放入文具盒里。

它在文具盒里卷起来,并慢慢地爬动。

我想它肯定快死了。

突然,它翻了一个身,拉直身子,向出口奔去!要不是我反应快,说不定它就又出去了。

我恍然大悟,刚开始它卷起身子是在装死,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

这调皮的大蚂蚁!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6
今天,我呆在家里没事干,我正闲得无聊,突然几只小蚂蚁爬了过来,我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看一看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增添自己的知识,岂不更好?”于是我就抓了一只小蚂蚁,拿了一袋饼干,把饼干掰下一点,把饼干和蚂蚁一起扔到角落里了。

过了一会儿,那一只蚂蚁用触角碰了一下,跑走了,我很纳闷:“难道它不吃饼干?”可我错了,原来蚂蚁去叫同伙一起来“作案”呢!不一会儿,饼干就被搬走了。

我抓了一只蚂蚁,把它捏得半死半活,放在地上。

没想到,它还能走更让我吃惊地是,它的同伴竟放下了手中的饼干,过来把它抬走。

原来蚂蚁也有感情的呀!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蚂蚁是个没心没肺的小动物,可真是小看了它。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7
我来到院子观察蚂蚁,蚂蚁们一个个长着圆圆的脑袋,挺着一个大肚子,长长的触角像细细的丝线。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寻找食物,如果既吃不下,又抬不动,它们就会急急忙忙地赶回去搬救兵。

蚂蚁用触角来传递信息,如果发现了食物,遇到另一只蚂蚁,它们就用触角碰一下,这样它们就都明白了。

开始,我放了一片海苔在洞口,全体蚂蚁都出动了,瞧,它们多团结呀。

爬在海苔上,有的在咬,有的在搬,一会儿的功夫,海苔就被蚂蚁们搬进洞里去了。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8
我家有许多王国,那就是蚂蚁王国。

今天我就来观察一下小型蚂蚁王国,我用牙咬掉一个米粒大小的苹果。

把它放在了地上。

过了一会一只蚂蚁走了过来,把比他还大10倍的东西尝了一口。

啊。

真好吃。

蚂蚁就回去报告了。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9
系列之一:初入新家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在瓦屿山上抓了6只山蚂蚁,放在我的蚂蚁工坊里养着,当我的观察实验品。

这是一群山蚂蚁,其中5只为同一种类的大个子蚂蚁,浑身上下长着极有伪装性的“枯叶黄”,脊背上有两排齿状的身甲。

我叫它们为“大个子”;另一只属于不同种类,个子相对小些,全身乌黑锃亮,头呈倒三角形,一对粗大的触角象电视天线一样,整天不停摇摆着。

我叫它“小个子”。

它们体形比一般的蚂蚁大十几倍,六条腿特别长而且有力,跑起步来健步如飞。

别看它们长得大,胆子可小了。

一进工坊,蚂蚁们立即四散开,惊慌失措地到处乱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过了一会儿,蚂蚁们才稍微平静下来。

“大个子”们都聚集在工坊的角落里,相互急促地磨蹭着触角,好像
密谋着一起“越狱”,而“小个子”却远远地独自一人,急切着寻找着出逃的机会。

商定片刻后,“大个子”们便四散开来四处寻找可以出逃的洞。

结果找了半天,洞倒是有,只是太小了,不可能钻出去。

眼见出去的希望太渺茫了,它们只好定下心里不再四处乱窜,无奈地在工坊里住下了。

都说不同种类的蚂蚁会因为身上的气味不同而争斗,可“大个子”和“小个子”却在我的工坊里相安无事。

我一看,心里乐开了花:“蚂蚁最喜欢吃甜食。

我得安抚安抚这些小家伙。

”我从厨房拈来些白糖,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放入工坊中,生怕一不留神把一只蚂蚁给弄跑了。

糖放入工坊后,我仔细观察着蚂蚁的一举一动:糖晶粒在工坊的水汽下慢慢融化成一汪水渍。

有一只蚂蚁不经意地经过这儿,敏锐的触角一下子探测到空气中的甜味,它兴奋地俯下身去舔了一口。

它一边欢快地吃着美味,一边大幅度地摇动着触角给同伙发送信息。

哈哈,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蚂蚁可真够讲义气。

不一会儿,糖水处聚集了全部蚂蚁,它们都一个个依葫芦画瓢,咂巴咂巴喝起了甜甜的糖水。

美味让它们完全忘记了失去自由的痛苦。

吃饱喝足后,它们每位的肚子都撑得好像一个个迷你乒乓球,一动不动地趴在果冻似的营养胶上享受着“阳光浴”。

看来,蚂蚁很善于适应环境。

系列之二:第一次开荤
喂了几天的糖水后,今天,我决定要给我的“小乖乖”们改换一下食谱了——我要给它们补充营养,送点肉食。

我从桌上抄起用来抓虫的秘密武器——一只透明的笔盖和一张半透明的、有一个角打有一个小洞的薄卡纸。

我来到卫生间,抓了一只活着的灰蝇,把它送进了“地狱”——蚂蚁工坊里。

这个倒霉的'家伙一掉进工坊刚巧砸在一只蚂蚁身上,把蚂蚁吓得团团转。

很快,这种恐慌“感染”了整个蚁群,蚂蚁们马上像一群没头苍蝇似的相互撞来撞去,四散而逃。

而灰蝇也在工坊里飞舞,吓得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儿,灰蝇飞累了,就停在地上,喘口气。

这时,一只奔跑着的蚂蚁正巧歪打正着把灰蝇头撞到坊壁的一滴水汽上。

灰蝇的翅膀被水汽沾住了,露出了它最柔嫩的腹部。

黄澄澄的肚皮十分
饱满,称得上是“皮薄肉多”,还一动一动的,惹得蚂蚁直流口水。

一只大个头蚂蚁耐不住性子,首先冲上前,试探性地用触角碰了碰那黄肚子。

灰蝇被这意外的触碰吓得魂飞魄散,对准那只蚂蚁的脸就是一阵狂踢,蚂蚁被踢得火冒三丈,毫不犹豫地张开大颚对着灰蝇的嫩肚皮就是一口。

这一咬可不得了,灰蝇当场毙命。

肚子里的肉露了出来,血腥味顿时弥漫全场。

大个子蚂蚁一闻到肉香,二话不说又是一口,咬掉了灰蝇的头,然后从灰蝇的胸部开始啃。

小个子蚂蚁也闻风跑过来,但是它不敢冒然上前,只是乖巧地趴在大个头蚂蚁身旁,就像猎狗向主人讨吃似的,等待着大个蚂蚁的施舍。

大蚂蚁转身背着“小个子”吃虫时,“小个子”又跑到它跟前要吃的。

最终小个子以惊人的耐心和不懈地努力获得了食物,虽然只是那么一丁点儿。

系列之三:蚂蚁决斗
今天,“大个子”蚂蚁和“小个子”蚂蚁终于开战了。

格斗场是一块被蚂蚁们挖出来的晶块围起来的空地。

一只大个子蚂蚁从蚂群中跑出来,和它的对手——小个子蚂蚁来到了格斗场。

决斗刚开始时,双方都仰起头,张开那一对威武的大颚,震慑对方。

对于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士,如此虚张声势的动作根本不放在眼里!两只蚂蚁见自己的第一招不见效,便马上拉开架式,向对方冲过来。

它们抱成一团,在格斗场里你压我,我压你,场面十分激烈。

站在一旁观战的其他蚂蚁们却是一付悠闲自在的样子。

它们一会儿嘴对嘴喂喂食;一会儿帮对方清理身体;一会儿整理自己的触须,全然不管眼前这场生死决斗。

我拿起放大镜对着格斗场上扭打成团的两只蚂蚁一照,这才看清了这令人吃惊的场面:双方扭成一个球。

小个子蚂蚁用大腭紧紧咬住对手的左触角尖不放。

大个子蚂蚁也不甘示弱,用尽全力去咬对方的右前脚。

双方斗得难解难分,直到我用小木棍把它们分开,这场争斗才得以停止。

通过蚂蚁观察,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让我懂得:世间万物,只要用心观察,勇于探索,最不起眼的生命我们也能发现其精彩的一面。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10
周三妈妈从北京回来告诉我,我们能把小蚂蚁接回家了。

吃完晚饭,冒着小雨,我和妈妈把小蚂蚁接回家了。

小蚂蚁在家里我很开心。

第一天,我观察到小蚂蚁在挖隧道,前面那只小蚂蚁先用触角量一量自己能不能过去,它发现洞口有点小,自己过不去,它就和后面的那只小蚂蚁说我在前面挖,你在后边帮我把挖出来的废物运走吧,两只小蚂蚁愉快的分工合作。

今天,它们挖了一条很深的隧道。

我学到了:小蚂蚁是一个团结的整体,它们互相帮助。

第二天,我观察到有一只小蚂蚁口渴了正在找水,我给它倒了点水。

口渴的那只小蚂蚁看见了水后,并没有直接去喝,而是回去招呼他的同伴们一起来喝。

我学到了:小蚂蚁发现了好吃的,并不是自己吃,而是和同伴们一起分享。

爸爸告诉我,小蚂蚁是群聚类的动物,它们分为蚁后、兵蚁、工蚁、雄蚁,它们喜欢吃甜食,适宜在湿润的土壤环境中生活。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11
我之前就对蚂蚁有所耳闻,蚂蚁是一种小型爬行类昆虫,它分为身体、头、触角、眼睛和腿等部分,根据我的了解,蚂蚁的眼睛是分辨不出来的东西的,而我又猜测,它是靠触角来分辨的,因此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

我知道蚂蚁喜欢吃甜食,就抓了一小撮砂糖和一小撮沙子,把他们分成两堆分别放在地上,再捉来几只小蚂蚁放在两堆之间,蚂蚁会不由自主的走到糖的那边去。

为了证实我的猜测,我一只手拿着放大镜,小指按着蚂蚁,另一只手握着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了蚂蚁的触角,小蚂蚁疼得打了几个滚。

我再把无触角的蚂蚁放在两堆之间,蚂蚁却不知所措了,一会儿往左走,一会儿往右走……看到这里,我应该能确定我的猜测是对的了。

我不只观察了蚂蚁的视觉能力,还观察了蚂蚁的听觉能力,我在蚂蚁面前大叫一声,可蚂蚁确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我又拿来一只哨子,使劲吹了一大声,蚂蚁放佛终于听到了,但它没有四处乱跑,而是慢慢地移了几步。

最后,关于蚂蚁我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蚂蚁分辨东西是用
触角的,并且蚂蚁的听力很差。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12
今天,我站在楼下,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只普普通通的小蚂蚁身上,陪着它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那只小蚂蚁在草丛中,左冲右撞,不停的用触角四下打探,好像在异地旅游的母亲,丢失了自己心爱的孩子一样,是在寻找什么吗?他爬呀爬呀,我把手中的饼干碎末放到他的面前,他用触角碰了碰,又绕了几圈,好像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两三倍的东西,好像在说,这是个什么东西呀?好香呀,应该是好吃的吧!出乎意料的是,它并没有马上开始动手拿走,而是走开了,我心想难得这么好吃的东西不是他的菜?
我的目光追着他,原来她是去叫救兵去了,只见不远的蚂蚁洞里不一会儿出现了一队小分队,闷着头,使着力,分不清之前那只蚂蚁排在了第几,它们到了饼干渣的地方,每只蚂蚁都找到了自己的任务,我在想,是不是领头的那只就像动画片里的小队长一样嘴里有着小口哨,有条不紊的分配给每只蚂蚁任务,所以它们会这样整齐?我惊奇不已,我又故意在它们的前面放下一颗石子,它们只是第一只停了停,随后一只只蚂蚁然后石子绕过继续赶路了。

下午夕阳已西下,我找到了蚂蚁们的快乐点,我也要回家了。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13
我喜欢蚂蚁,不仅喜欢它们的勤劳、朴实的性格,更敬佩它们在危险时互相帮助,勇往直前的精神。

今天。

我在楼下的砖缝旁看见几只蚂蚁在匆匆忙忙地走着,我一时兴起,飞快地跑到洒水井旁捧了一捧水,泼向它们。

小蚂蚁受了惊,四处逃跑。

可是太晚了,水珠像胶水似的把它们统统粘住了。

就在这时,它们围成一团手拉着手,努力冲出重围。

到了最后,它们终于战胜了困难,疲惫地躺在一边,好像在庆幸着逃过一劫。

不一会儿,它们又排着长队,匆匆往前走了。

我的目光顺着它们往前走,只见它们走到一块面包屑前,齐心协
力地把它抬走了。

看着这群蚂蚁,我若有所思:米粒般大小的蚂蚁都如此勇敢、团结,我们不是应该做得更好吗!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14
“蚂蚁们都是是很勤劳的,他们分工明确,从不打架。

”这句话是爸爸告诉我的。

我半信半疑,于是准备去做一个实验。

到了楼下,我将一块儿事先准备好的糖放在地上。

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我看见有一只蚂蚁过来了,它试图想把那块糖拖走。

虽然蚂蚁们都是大力士,但是这块儿糖已经超出了他的承重范围,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又过了不久,出现了另一只蚂蚁,那两只蚂蚁走到一起触角碰触角。

我想,看来爸爸这次说错了,谁说蚂蚁不打架,这不是打起来了吗?
突然,一只蚂蚁走了,另一只蚂蚁还在糖的周围转圈。

过了一会儿,哪一只蚂蚁又回来了,后面还有黑压压的一片,我大吃一惊,这蚂蚁打架怎么也拉人帮忙呀?当大队人马走到糖跟前才知道,原来是来帮忙搬运事物的。

我长出了一口气,以为那只蚂蚁会命丧黄泉呢!“你以为他们是在打架吗?”不知道什么时候,爸爸已经站在我的身后了,他说:“开始那两只蚂蚁是在交流信息,让另一只蚂蚁去搬援兵,所以我说蚂蚁之间很团结,是不会打架的。


我们生活在各种团队之中,都要有小蚂蚁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300字二今天我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它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墙角下。

我抓住了一只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

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

蚂蚁的身体大约有0。

5厘米长,它的身体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

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

蚂蚁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地。

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一共有六条,它的腿和身子一样也是经褐色的,因为很长,所以跑起来十分快。

我把一小块肉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

这时又来了三只蚂蚁,它们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蚂蚁
回洞里去了,不大会儿,又有几只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直接来到肉旁,接着蚂蚁越来越多了。

我一个小时后再来观察时发现:那些蚂蚁把肉运到了洞门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

我把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堆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

然后我看见出来了许多蚂蚁,它们不断地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随便从洞口进进出出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15
相信大家都见过蚂蚁,可是你们又有没有细心地观察这些细小的蚂蚁呢?我就有!下面让我说一说我观察是看到的东西吧!
我站在一个洞的旁边,我看了看有几只蚂蚁在外面,判断出这是一个蚂蚁洞。

它们似乎饿了,在寻找吃的。

忽然,它们锁定了目标——-大青虫。

大青虫这种"庞然大物",竟然让一群小小的蚂蚁拦了路。

蚂蚁们很快地爬满了大青虫的全身。

为了填饱肚皮,蚂蚁狠狠地撕咬着。

大青虫还在垂死挣扎,终于摆脱了蚂蚁的撕咬。

蚂蚁在原地转来转去,想出了一个主意。

几只蚂蚁就爬回洞中,不一会儿,那几只蚂蚁就领着蚂蚁家族里的“成员”向着大青虫发起了进攻。

大青虫很快就动弹不得了。

回到家,我上完查蚂蚁的历史资料,原来,小小的蚂蚁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了。

这就是我的观察使发现的东西。

小小的蚂蚁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了。

蚂蚁的全身都是黑色的,小蚂蚁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传递信息全靠它了。

它的嘴上有两排锯,这两排锯就像我们人的牙齿一样。

身体一节一节的,非常像熟透了的高粱。

腿细得跟头发一样。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16
5月26日星期六晴转多云
下午,我顶着大风来到公园凉亭——蚂蚁的家。

蚂蚁的身子就像3个小球连在一起。

它的头比较大,面着两只触
角,嘴好像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长又细的腿就长在这儿;它的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面。

离蚂蚁穴不远的地上有一块小小的炸馒头的片,上面盯着密密麻林拥挤得数也数不清的蚂蚁。

顺着馒头片望去,嗬!好长的一窝蚂蚁的嘴里都衔着一块同自己的头一般大小的馒头渣儿,它个一个挨一个蹒跚地爬行着。

从蚂蚁穴返回来的蚂蚁,正急急忙忙地奔走着,那爬行的速度和朝向目标的准确性,真令人吃惊。

5月27日星期天阴
第二天早晨,我去阳台找蚂蚁,忽然发现一只蚂蚁正从二楼阳台掉下来,一直掉到我空阳台,可是那只蚂蚁为什么还没死呢?而且灵活得很。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蚂蚁在降落时,手脚不停摆动,所以才没死。

它们打架时,才更有趣,先是两只蚂蚁不停地走,然后触角一动,它们便开始了,双方互不相让,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终于,一只较大的蚂蚁赢了,那只输了的蚂蚁垂头丧气地走了
蚂蚁的观察日记篇17
今天上午,我趁着没事干,拿着一把白砂糖和一个放大镜来到一楼观察小蚂蚁搬运食物。

一到楼下,我找了好多地方,就是怎么也找不到蚂蚁的窝。

终于历经千辛万苦在草丛前的沙地里发现了一群正在觅食的蚂蚁。

据我的猜测,这群蚂蚁至少有五十多只吧!我悄悄地把白砂糖放在地面上,之后我用力地踩了踩想让甜味飘得更远些。

这时,我看见有几只蚂蚁慢悠悠地爬过来,好像闻到了香气,我赶紧拿出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

突然,我发现两只小蚂蚁顶了顶对方的触角,猜想它们一定在商量搬运的对策吧!一只小蚂蚁迅速地爬回窝里,可能去“报信”了吧!没过多久,一大群蚂蚁从洞穴里蜂拥而上,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

一只力大无比的蚂蚁扛着一颗糖,两只较站的蚂蚁一只在前面拉,一只在后面推,它们各显神通,真是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

小蚂蚁们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完成了艰难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