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
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植被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B、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4、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D、可能导致迁出地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读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5-6题。

5、阶段Ⅰ,该地地广人稀,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当时制约该
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稠密的水系②黏重的土壤③低湿的土地④干燥的气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 )
A、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区延伸
B、出现新兴电子工业,且向东延伸
C、传统工业部门增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延伸
D、出现新兴电子工业,且向西延伸
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图,读下图回答7-8题。

7、结合两地的资源特点判断,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 )
A、甲图所示地区主要开发塔里木河的水资源,乙图所示地区主要开发长江
的水能资源
B、甲图所示地区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乙图所示地区主要开发长江的水
能资源
C、甲图所示地区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乙图所示地区主要开发核能
D、甲图所示地区主要开发煤炭资源,乙图所示地区主要开发核能
8、有关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乙图所示地区到甲图所示地区植被的变化体现的是由沿海到内陆的地
域分异规律
B、甲图所示地区的荒漠化非常严重,主要防治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大量
植树造林
C、乙图所示地区有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该岛在未来可能与长江口北
岸相连
D、甲图所示地区由于降水少而干旱,乙图所示地区因为用水量大和污染而
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
2012年12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三周年。

江西省提出都阳
湖生态经济区要建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
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结合右图回答9-11题。

9、该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的农作物可能是( )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油菜
D、谷子和大豆
10、限制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
(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土地盐渍化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11、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
B、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②地发展立体农业
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
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

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12-14题。

12、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3、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
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14、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
高效运输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
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长江流域主要汛期水情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④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
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甲、乙两湖泊的作用有( )
①增加云量,防止土地荒漠化②维护生物多样性
③蓄洪防洪,调节径流量④缩短汛期,推迟降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图中甲大坝( )
A、水位6月~10月最高
B、水位12月~次年4月最高
C、加剧库区早涝灾害
D、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不明显
18、甲大坝建成后,乙三角洲( )
A、面积增速加快
B、土壤盐渍化问题减轻
C、洪涝灾害加剧
D、土壤肥力下降
读某区域略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虚线所包围的区域表示的地区具有
全国重要意义的资源是:( )
A、水能
B、有色金属
C、煤炭
D、石油
20、下列不属于上述区域优势产业的是:( )
A、煤炭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D、电子工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

据此回答21-23题。

21、关于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②良好的区位条件
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基础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己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
A、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
B、重化工业产业基地
C、轻纺工业产业基地
D、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其原因是( )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丰富
下图示意巴西某棉花产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棉产区的位置及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B、东部沿海平原、地中海气候
C、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D、南部沿海平原、亚热带湿润气候
25、与巴西棉产区相比,我国新疆种植棉花
的主要劣势是(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光照不足
D、海拔不高
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
B、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畜牧业
C、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农家乐
D、农家乐、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
27、该农业经济模式可以( )
A、促进商品粮生产
B、将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形成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D、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中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己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8-30题。

28、现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0 N扩大至240 N。

其主要原因
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29、“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有( )
①降水较丰富②夏季高温
③光照强,日照时间④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曾经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这些移民的迁入( )
A、促进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B、减轻了当地的环境压力
C、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D、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读“我国某运输线路分布图”,回答31-32题。

31、该运输线路图为( )
A、高速铁路分布图
B、高速公路分布图
C、西气东输管道分布图
D、铁路干线分布图
32、影响该线路走向的决定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城市分布
D、旅游景观分布
2013年12月4日,曾经8o%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的汽车之城—美国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

几乎同时,中国国务院发布首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

图2是底特律市所区域示意图。

完成33-34题。

33、底特律汽车产业曾经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处五大湖地区,邻近太平洋,水陆交通便利②附近煤铁资源丰富,钢
铁工业发达③相关产业集聚,提升竞争势④劳动力廉价,素质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4、我国资源型城市容易面临与底特律相似的最主要困境是()
A、资源趋子枯竭
B、生态环境破坏
C、过度依赖单一产业发展
D、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35题13分、36题12分,37题12分,38题12分,
共49分)
35、(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日前宣布:要力争2013年前完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确保2014年实现汛后通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加
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河北、
河南四省市,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
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北两段
的线路走向及沿线区域图。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但水库大坝加高,也会带来诸
多不利影响。

分析加高水库大坝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6分)
(2)有人建议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全部采用地下管道输水,你认为可行否?为什
么?(5分)
(3)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总干渠的线路大致沿着平原西部的山麓地带分布,这种分布对调水有何有利影响?(2分)
36、(12分)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玛纳斯河流域经多年开发尤其是建国后经过大规模的截流引灌,地表径流几乎完全被引入灌区用于农业灌溉,在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天然彩色棉花和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的同时也改变了流域水资源的自然分配格局.
材料二:下面是玛纳斯河流域开发示意图与石河子市气候资料图。

(1)简述制约当地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4分)
(2)分析玛纳斯河流域大规模的截流引灌给图示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

(4分)
(3)有人提议依托准格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河子市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但也有人反对。

请代替反对者说明理由。

(4分)
3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消息:目前从山西省政府召开的推进全省能源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获悉,为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山西将加快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集约、绿色、多元、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

(1)分析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4分)
(2)下图为山西省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 F所代表的工业部门。

并说明此产业链是如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4分)
(3)与20世纪初期的德国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
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4分)
38、(12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
究性学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思路:
信息材料:区城景观图(图17)及气候资料图〔降水柱状和气温曲线图)(图18)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4分)
(2)为充分发挥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的
附加值。

该区城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4分)
(3)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报告中认为,该区城应把植被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首
要任务,否则可能出现红色沙漠。

你认为这一结论合理吗?试说明理由。

(4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