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书稿:第3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含答案)重难点大题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大题练(一)
1.C5(H)和ATP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水
3.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在暗反应中作还原剂,还原C3
4.6:30左右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5.(H)和ATP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基本不变低温抑制了暗反应所需的各种酶的活性
6.停止CO2供应
7.卡尔文循环用14C标记的14CO2供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
8.碳酸钙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
9.CO2暗反应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
10.C-A C-B
11.(1)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检测底物的消耗速度或产物的生成速度
(2)2.0表中以pH相差1.0设置梯度pH
(3)最适pH
(解析)(1)根据试题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实验中对该类因变量的检测方法常有检测底物的消耗速度或产物的生成速度。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pH设置的梯度为1.0,故表中X为2.0。

(3)表中数据说明:不同的酶最适pH不同。

12.(1)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等于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速率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光照强度和温度
(3)右下方两者都有
(4)水、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1)分析题图发现,纵坐标表示氧气吸收速率即净光合速率,横坐标表示光照强度;b点氧气吸收速率为0,即净光合速率为0,其含义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等于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速率;小麦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由图可知,图中变量有两个:光照强度、温度。

分析25 ℃曲线可知,c点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强,氧气释放速率增大,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c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分析25 ℃和15 ℃曲线可知,虽然二者温度不同,但c 点净光合速率相同,由于二者的呼吸速率不同,说明二者总光合速率不同,进而说明温度也影响光合速
率,进而影响c点的变动。

(3)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后,植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增加,d点会向下移,最大光合速率增加,需要的光照强度会增加,所以d点会向右移,因此d点向右下方移。

(4)在光照和CO2适宜的条件下,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时将O中的
18O转化为18O
2,呼吸作用时,在有氧呼
吸第二阶段将O中的
18O转化为C18O
2;O会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空气中,同时18O
2也会参与有氧呼
吸第三阶段生成O。

13.(1)③和④丙酮酸ATP和(H)(或NADPH)
(2)20B、D
(3)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解析)(1)分析图甲可以看出,①②③分别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④⑤分别为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和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此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③和④,其中A为丙酮酸,D由光反应产生,参与暗反应,故D为ATP和(H)(或NADPH)。

(2)分析题图可知,在20 ℃时植物净光合作用刚达到最强,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低温度。

B点、D点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此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是呼吸作用强度的2倍。

(3)A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利用,因此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与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H),因此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14.(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
(2)光照强度减弱,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3的还原速率减慢,同时CO2的固定仍正常进行
(3)不能图示反映的是总光合速率,而有光时测得的是净光合速率
(解析)(1)根据题意,该实验探究的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甲、乙两图可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其中光照强度可直接影响光反应,影响(H)的生成;甲、乙两图中O~P段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但不同温度和不同CO2浓度条件下光合速率相同,说明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2)若在图乙中高浓度CO2的条件下,Q点的光照强度瞬间改为P点的光照强度,即CO2供应量不变,光照强度减弱,则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导致暗反应中C3的还原速率减慢,同时CO2的固定仍正常进行,所以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增加。

(3)图示曲线反映的是总光合速率,而有光时测得的是净光合速率,植物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绘制图示曲线的数据不能直接测量。

15.(1)叶绿体基质降低
(2)17:00之后光照较弱,光合作用速率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的限制
(3)高土壤相对湿度高时,气孔阻力小,有利于叶肉细胞吸收CO2
(解析)(1)植物叶肉细胞通过暗反应固定CO2,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增大CO2浓度的瞬间,较多的C5与CO2结合,形成C3,导致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会降低。

(2)17:00之后,光照减弱,光合作用速率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的限制,所以增大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3)在土壤相对湿度较高时,气孔阻力较小,气孔开放程度较大,有利于CO2的吸收,此时施加有机肥更有利于促进羊草的光合作用。

16.(1)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量/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积累量
(2)气孔结构损伤,CO2吸收量减少,暗反应速率降低,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细胞呼吸速率增大,消耗的有机物增多
(3)错误,理由是pH为3.5的净光合速率大于pH为5.6的净光合速率
(解析)(1)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量或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积累量来表示。

(2)由题干可知,pH为2.0的酸雨会损伤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导致CO2吸收量减少,暗反应速率降低,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

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pH为2.0时细胞呼吸速率增大,消耗的有机物增多,最终导致有机物积累量减少。

(3)由曲线可知,随着酸性增强,酸雨对山茶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不一定增强,因为pH为3.5的净光合速率大于pH为5.6的净光合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