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2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汽化和液化
答案:(1)气 (2)表面积 (3)空气流动 (4)快 (5)吸收 (6)致冷 (7)表面 (8)汽化 (9)沸点 (10)吸热 (11)吸收 (12)液 (13)压缩体积
1.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定义现象举例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湿衣服变干,锅里的水长时间沸腾会熬干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早晨小草上的露珠、雾【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火山喷出的岩浆变成坚硬的岩石
B.夏天洗过的衣服变干
C.春天河面上的冰块化了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水果,过一会儿会“出汗”
解析:
AB衣服中的水消失了液态变气态汽化C冰块消融固态变液态熔化D水果表皮出现水珠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液态液化答案:D
2.蒸发
(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如洒在地上的水会变干。
(2)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我们平时晾晒衣服时总是将衣服放在阳光下,目的就是用提高温度的方法加快蒸发。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晾晒粮食时总是将粮食摊开,目的就是增加蒸发面积来加快蒸发。
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快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晾晒衣服、粮食时如果有风,会干得更快,就是因为加快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1)要加快液体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而要减慢蒸发
,应该采取相反的措施。
(2)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周围空气的湿度有关。
湿度越大,蒸发越慢。
如夏天下雨前,人往往感到特别闷热,就是因为空气湿度大,人身上的汗液难以蒸发所致。
(3)蒸发吸热: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自身和它的依附物上吸收热量,因此蒸发具有降温制冷作用。
如图所示,从游泳池刚刚上岸后感觉冷,就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例2-1】下列事例中,目的是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解析:
A×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可以减小蒸发面积,同时也降低了温度,可以减慢蒸发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可以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可以增加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答案:B
【例2-2】夏天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 )
A.吊扇吹来的是凉风
B.吊扇吹来的风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吹走,使人体周围的温度降低
C.吊扇吹来的风从人体吸热
D.吊扇吹来的风加速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使人体表面温度降低
易错答案:A或B或C
纠错剖析:分析此题时,一定要明确蒸发吸热的意义。
选项易错角度纠错剖析A凭生活中错误的直觉经验,认为吊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电风扇、扇子不能使空气降温,只是使空气流动加快,从而加快蒸发。
如果电风扇吹在干燥的温度计上,温度计的示数不会降低。
B不理解吹风使人凉快的物理实质,不能把“空气流速加快”这个条件与“致使人体温度降低”这个结果联系起来,误认为吹来的风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吹走,使人体周围的温度降低或风能从人体吸热使人感到凉爽而选B、C项。
C正确答案:D
3.沸腾
(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如图所示为水的沸腾现象。
水沸腾了
(2)液体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沸点的高低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例如,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高压锅内的气压较高,水的沸点高于100 ℃;高原上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 ℃。
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如果液体没有达到沸点,或者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但外界温度等于或低于沸点的温度(此时无法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将不会沸腾。
【例3】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解析:
A×B×气压不变时,水的沸点不会变化C√水温达到沸点后,只要继续吸热,就会保持沸腾,且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后,改用“小火”可以节省燃料答案:C
4.液化的方法
(1)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例如浴室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镜子放热降温液化成水。
压缩体积:通过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像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的,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压缩体积的方法并不能使所有气体液化。
(2)液化放热
如图所示,在试管A未放入容器B前,先测量出B中水的温度;再将试管A放入容器B中,让烧瓶内的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会液化为水。
过一段时间,再测量容器B中的水温,发现水的温度升高了。
容器B中水的温度升高是因为水蒸气在试管中液化时放出了热量,然后传给容器B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
因此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气体在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正确理解液化
液化和汽化是一个互逆的过程,因此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到一定值才能使它液化。
【例4】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
解析:洗澡间内洗热水澡时产生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凉玻璃会液化成水滴附着在玻璃表面,使镜面变模糊,当玻璃镜子的温度升高时,水蒸气不再液化,并且会蒸发到空气中去,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答案:A
5.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蒸发沸腾不
同
点现象发生
部位只在液体表面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温度
条件任何温度下只在沸点时剧烈
程度缓慢剧烈影响
因素温度高低、表面积大小及表面空气流速液面气压的高低温度
变化降温致冷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化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例5-1】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
解析:
答案:D
提示:当玻璃泡上的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计的示数就不再下降,反而会上升,直到与室温相同为止。
【例5-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都保持不变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蒸发快慢与温度无关
C.水的沸点为100 ℃,故水温达到100 ℃就一定会沸腾
D.80 ℃的水可能正在沸腾
解析: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沸腾时液体吸热温度不变,但是蒸发可以使周围温度降低,A错;蒸发虽然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但是实验表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错;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当大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会高于100 ℃,此时水不会沸腾;另外水沸腾时除要达到沸点外还要继续吸热才能沸腾
,C错;当大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会降低,因此在大气压较低的情况下,水在80 ℃时可能会沸腾,D正确。
答案:D
6.有关液体沸腾的实验探究
观察水的沸腾装置现象沸腾前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大变小(甲图所示);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到达液面后破裂(乙图所示);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丙图所示)图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疑点
水沸腾时,在烧杯底水汽化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力逐渐减小,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而在沸腾前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水,水蒸气又液化成了水,因此在沸腾前,气泡逐渐变小。
缩短沸腾时间的技巧
为节省时间,可用初温较高的水进行实验。
【例6-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56789…温度/℃…9193979898…(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 ℃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测量方法正确,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图甲中的现象符合水沸腾时的特点。
从记录表格中可以看到当水吸热温度升到98 ℃时就不再升高了,此现象表明水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水处于沸腾状态。
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当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会高于100 ℃,当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会低于100 ℃。
此时水的沸点是98℃,表明此时大气压强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甲 (1)98 (2)水面上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例6-2】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解析:水到达沸点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从图上看,水温到达98 ℃时温度就不再升高了,故此时水的沸点为98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故此时当地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98 小于7.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蒸发的因素
图示解题方法控制温度及空气流速不变,改变蒸发面积,探究液体的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控制表面积及空气流速不变,改变液体的温度,探究液体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控制表面积及液体温度不变,改变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探究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控制变量法说明:某一个物理量可能受多个因素影响时,常控制几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来观察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把结果综合起来正确理解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验证一个物理量A可能与多个因素(B、C、D)有关时,不能几个因素同时验证,只能逐个的去验证。
如:
B变,C、D不变看B的变化对A有无影响C变,B、D不变看C的变化对A有无影响D变,B、C不变看D的变化对A有无影响【例7-1】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要比较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只保留一个因素不同,控制其他因素相同。
实际上本题考查了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A选项两胡萝卜一个在阳光下,一个在阴凉地,只有温度不同,可以研究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B选项,一个胡萝卜剖开,另一个未剖开,只有与空气接触面积不同,可以研究蒸发面积对水分蒸发的影响;D选项中两个胡萝卜一个用塑料袋包裹放在电风扇下,另一个直接放在电风扇下,表明空气流速不同,能研究空气流速对蒸发的影响;C选项中两个胡萝卜处在相同的环境中,无法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比较。
答案:C
【例7-2】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________、液体的________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解析:从图中可知第一幅图是表面积不同;第二幅图是液体的温度不同,一件衣服是放在阳光下,另一件则没有;第三幅图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
答案:表面积 温度
提示:在做读图题时,要仔细看清图中所给出的信息,对有用的信息作出判断,找出其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8.对“白气”的正确认识
“白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注意“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用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白气”实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雾状的小水珠,“白气”的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高温物体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要注意区别,防止混淆出错。
9.液体沸腾的条件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体的沸点跟其表面的气压有关系,气压越高,其沸点就越高,生活中的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高压锅内的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水的沸点就变高了,从而使食物可以很快煮熟。
但液体达到沸点后还必须继续从外界环境中吸热,才能沸腾,当外界环境的温度与液体的沸点相同时,没有温度差,液体无法从外界继续吸热,则不会沸腾。
【例8】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冰箱内冒出“白气”,这是( )
A.冰箱内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B.冰箱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冰箱内的冷冻物熔化后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易错答案:C或D
纠错剖析:解此题关键是理解“白气”的形成原因。
选项易错角度纠错剖析D错解的原因是不知道水蒸气是气体,用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不明白“白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通常我们见到的“白气”都是水的液态形式,如夏天我们看到的冰棒周围的“白气”、开水壶上方的“白气”、雾等,都是水的液态形式。
“白气”一定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例9】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而不会沸腾
D.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解析:
答案:D
,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