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2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过程与方法: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的人口状况,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重点
难点
1、我国人口数量的特点。
2、人口分布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板图、资料
学法
教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法。
3.【算一算,比一比】东部地区以江苏、山东为例,西部以新疆、西藏为例。(通过数据,对我国人口分布有更明确的认识)
4.【探究】试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分析并总结出人口和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
可列表比较:“黑河--腾冲”这条分界线东南部、西北部的面积和人口的差异。
启发性引入:面积前6名,人口前十名的国家,要求与我国人口和面积进行计算和比较。
1.人口总数:2000年——12.95亿,占世界人口1/5。
读图提问:请大家阅读:“我国的人口增长图”,运用图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1600年以前人口为什么增长缓慢?
2:1949年以后人口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97年以后人口增长明显减慢,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怎么样?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
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开阔学生视野
联系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兴趣
联系家乡的人口分布,学生更容易认识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组推举一位发言代表。
15
环节三:展示构建 自我提升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估时
1、人口调查汇报】请各活动小组的代表介绍你们所作的村组的人口资源调查,提供以下数据: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2、说说家乡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4想一想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同学认为根本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所体现的地理学思想和观点: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要本着全面综合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去对待。
第一章 第二节《人口》
课题
第一章 第二节《人口》
备课时间
9.12
编号
04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主备人
使用人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归纳总结转折:知道了中国人口的数量,我们还要来了解下,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人口东多西少
1.人口的分布特点往往用人口密度来描述,那先请大家来计算中国在2000年的人口密度。(请学生来计算)
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提问:那是不是34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都一样呢?
2.【读图,提问】看《我国人口分布图》,说说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
思考回答பைடு நூலகம்记录
感受众多人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愉快地结束本课教学。。
12
环节四: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估时
完成同步学习探究中的巩固练习。
收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资料。
随堂同步,检查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
将所学知识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
15
教后反思
2.人口分布界线:黑河——腾冲线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估时
环节一:创设情景 明确任务
3
导入新课: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学生观看视频
从学生经常见到的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环节二: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估时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
板书
设计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众多的人口
一、 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1.人口总数:2000年——12.95亿,占世界人口1/5。
2.人口数量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问题
4.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基本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人口分布特点
1.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学生回答提要
学生可分组讨论、总结通过合作、探究来获地理知识。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的印象,学生可通过训练计算方法来掌握。
完成板前教师所列的图表,并通过计算方法来掌握它们的分布。
东南:面积43%,人口94%;人口
西南:面积57%,人口中6%。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
并指导完成活动题,通过计算,更加明确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联系以前学习的地理知识,通过对面积与人口的计算,从而了解中国人口在世界中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仔细观察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小组合作完成相对应题目。
观察、回答。
学生来计算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观察、思考
计算训练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在“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