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行业用户规模及流量增速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互联网行业用户规模及流量增速情况分

提示:中国互联网从1996年起步,经历近10年的发展后在2006年互联网渗透率首次突破10%。

此后迎来了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发展期,互
中国互联网从1996年起步,经历近10年的发展后在2006年互联网渗透率首次突破10%。

此后迎来了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发展期,互联网渗透率快速提升,在2009年超越并持续领先于全球渗透率,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已突破50%,2007-2016年互联网用户规模的10年CAGR达到15%(全球为10.7%)。

基于人口规模优势,中国已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201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为7.31亿,占全球总用户规模的21.5%,与全球第二大市场印度保持较大差距。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逐年放缓,2012年同比增速首次低于全球,2014年起持续低于全球,用户高速增长期已过。

2017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到7.51亿,互联网渗透率为54.3%(全球为45.9%)。

图: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与增速及互联网普及率(2007A-2016A,1H17A)
资料来源:整理
图: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与增速及互联网普及率(2007A-2016A)
资料来源:整理
图:2016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排名前十国家
资料来源:
整理
在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的同时,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始发生改变,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从2007年的0.5亿迅速增长至2016年的6.95亿,10年间增长12.8倍,手机自2012年起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7.24亿,占整体互联网用户的96.3%。

图: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与增速及移动互联网渗透率
资料来源:整理
参考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渗透,PC互联网渗透率持续下降,且用户规模已开始出现萎缩。

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用户对台式电脑的使用率为55.0%(相比2007年下降39个百分点),对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为36.5%(相比2011年峰值下降10.3个百分点)。

从用户规模来看,台式电脑用户规模自2016年起开始减少,而笔记本电脑用户规模在2015年出现下降后小幅回升。

相比之下,手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互联网流量向移动化迁移的趋势明显,且移动互联网成增量网民的主要驱动力。

图:中国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用率(2007A-2016A,1H17A)
资料来源:整理
图:中国互联网接入设备用户规模(2007A-2016A,1H17A)
资料来源:整理
互联网行业的流量争夺,体现为对用户使用时长的占有。

随着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步消减,2012年起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降至10%以下,而单用户平均周使用时长在2013年取得15%的增长后,2014年起增长趋于平缓,目前稳定在26.5小时左右(折合3.79小时/天),出现阶段性饱和。

流量增长主要来自移动互联网,但已接近瓶颈。

除了带来新增互联网用户外,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人均使用时长仍在增长。

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人均单日上网时长
约为4小时,同比增速已低于20%,增长明显放缓,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流量增长已接近瓶颈。

图:中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及增速(2011.6-2017.6)
资料来源:整理
图:中国移动互联网人均单日上网时长及增速(2012A-2016A)
资料来源:
整理
资料来源: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提示:中国互联网从1996年起步,经历近10年的发展后在2006年互联网渗透率首次突破10%。

此后迎来了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发展期,互
与互联网的相关内容
201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品牌建设亮点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图)
2017年中国互联网”宝” 类产品发展现状及量化评价体系分析(二)(图)2017年中国互联网”宝” 类产品发展现状及量化评价体系分析(一)(图)2017年河北省民营企业实施“互联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年广州青年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二)
2017年广州青年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一)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