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护理及固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险。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情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
健康教育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导尿管护理 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护理的 重视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并发症迹象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尿路感 染、损伤等并发症的迹象,如 发热、疼痛等,及时采取相应
治疗措施。
04
导尿管固定方法及技巧
常见固定方法介绍
强调正确护理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正确的导尿管护理对于预防 感染、确保导管通畅以及减轻不适的 重要性。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倾听患者感受
耐心倾听患者对导尿管使用过程 中的感受,理解并尊重患者的情 绪和担忧。
给予安慰和鼓励
通过鼓励、安慰和提供情感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 面情绪。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胶带固定法
使用医用胶带将导尿管固定在患 者大腿内侧或腹壁,操作简单, 固定牢靠,适用于短期留置导尿
管患者。
绷带固定法
使用绷带将导尿管环绕在患者腰 部或大腿根部,固定效果稳定,
适用于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
牵引固定法
通过重力或牵引装置将导尿管固 定在床沿或输液架上,保持导尿 管通畅,减少尿道刺激,适用于
需要持续引流的患者。
保持清洁
01
指导患者如何保持尿道口和导尿管的清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避免过度活动
02
告知患者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导尿管受到牵拉或压迫,导致不
适或并发症。
观察异常情况
03
教育患者如何观察导尿管及尿液的异常情况,如颜色、量、气
味等,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不同部位固定技巧
尿道口部位
将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口,用医用胶带将导尿管与阴阜或阴茎固 定在一起,避免导尿管在尿道口处滑脱。
膀胱部位
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后,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或空气 ,使气囊膨胀并卡在膀胱内口处,防止导尿管滑出。
腹壁部位
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将导尿管通过腹壁造瘘口引出并固 定在腹壁上,减少尿道刺激和感染风险。
特点
不同类型的导尿管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短期导尿管通常较细且柔软,易于插入和拔出;长期导尿管则较粗且 硬度适中,可以长时间留置在体内。此外,不同材质的导尿管也有不同的优缺点,如硅胶导尿管生物相容性好、 不易引起过敏,但价格相对较高。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导尿管的适应症包括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手术前后需要保持尿路通畅等 。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神经源性膀胱、尿道狭窄等,也需要使用导尿管 进行尿液引流。
并发症预防措施建议
保持导尿管通畅
定期清洗导尿管,避免堵塞,确保尿液引流通畅 。
无菌操作
在进行导尿管插入、更换或拔出时,应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更换导尿管
根据导尿管材质和患者情况,定期更换导尿管, 减少尿道损伤和感染机会。
发生并发症时处理流程
识别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识别可能的并发症。
患者反应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变化。
03
导尿管日常护理要点
定期清洗和消毒处理
每日清洗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温水清洗导 尿管和周围皮肤,去除污垢和细
菌。
定期消毒
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定期对导尿 管进行消毒处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
更换导尿管
根据导尿管的类型和医生的建议, 定期更换导尿管,以减少感染机会 。
固定后检查与调整策略
定期检查固定情况
及时更换固定材料
每班护士应检查导尿管的固定情况,确保 导尿管在位、通畅且无扭曲或受压现象。
发现医用胶带或绷带松动、潮湿或污染时 应及时更换,保持固定部位的清洁干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调整固定方法
加强患者教育
根据患者体位和活动情况调整固定方法, 如患者侧卧时可将胶带或绷带适当放松以 避免过度牵拉引起不适。
作用
导尿管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排尿困难、手术前 后、尿流改道等情况下,通过插入导尿管,可以有效地引流 尿液,保持尿路通畅,避免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 生。
常见类型与特点
常见类型
根据使用时间和功能,导尿管可分为短期导尿管和长期导尿管;根据材质和结构,可分为橡胶导尿管、硅胶导尿 管、乳胶导尿管、 Foley 导尿管等。
导尿管护理及固定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导尿管基本概念与分类 • 导尿管插入技术及注意事项 • 导尿管日常护理要点 • 导尿管固定方法及技巧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导尿管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作用
导尿管定义
导尿管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在医疗过程中引导尿液从膀胱 排出。
用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前 端,轻轻插入尿道,见 尿后再插入5-7cm,固
定导尿管。
抽取尿液
连接集尿袋,按需抽取 尿液,记录尿量、颜色
、性状等。
插入后观察要点
导尿管固定情况
确保导尿管固定稳妥,避免滑脱或扭曲。
尿道口及周围皮肤状况
检查尿道口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等感 染迹象。
尿液引流情况
观察尿液是否通畅,有无堵塞、漏尿等情况 。
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并发症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抗感染治 疗、尿道修复等。
及时报告医生
在处理并发症的同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情况,以便医生根 据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向患者解释导尿管重要性
解释导尿管的作用
向患者详细解释导尿管的作用和必要 性,包括排尿困难、手术需要等。
禁忌症
虽然导尿管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禁忌症包 括急性尿道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等。在这些情况下插入导尿管可能会加重感 染或损伤,因此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02
导尿管插入技术及注意事 项
插入前准备工作
01
02
03
了解病情
评估患者的排尿状况,了 解是否有尿路感染、尿道 狭窄等病史。
指导患者注意保护导尿管和固定部位,避 免过度活动和牵拉导尿管,以免引起尿道 损伤和感染。
05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尿路感染
表现为尿液浑浊、有异味 ,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 全身症状。
尿道损伤
由于导尿管插入或拔出时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尿道 黏膜损伤,表现为血尿、 尿痛等。
尿潴留
导尿管堵塞或拔出后,患 者可能出现尿潴留,表现 为下腹部胀痛、无法排尿 等。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 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确保导尿管通畅、无破 损。
消毒准备
进行外阴部及尿道口消毒 ,准备好无菌导尿包、消 毒液、润滑剂等物品。
插入方法与步骤
患者体位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两 腿略外展,暴露外阴。
消毒处理
再次消毒外阴部及尿道 口,打开导尿包,戴无
菌手套。
插入导尿管
保持引流通畅措施
定期检查
观察尿量和颜色
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避免扭曲、压 迫或堵塞。
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液颜色,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冲洗导尿管
定期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尿管, 以保持通畅并清除可能存在的沉淀物 。
预防并发症发生策略
严格无菌操作
在进行导尿管护理时,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