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月潭》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潭、湖” 等 15 个生字,会写“湾、名” 等 9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日月潭、群山环绕” 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观察图片、观看视频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和它的美丽景色。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不同时间的美丽景色。
体会文中描写日月潭景色的优美语句,背诵相关段落。
(二)教学难点
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体会文中比喻手法的妙处。
引导学生仿照课文,按一定顺序描述一处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日月潭的图片、视频,台湾地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台湾地图,指出日月潭的位置,向学生介绍:同学们,在我国宝岛台湾有一处非常美丽的地方,它就是日月潭。
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就像童话中的仙境一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日月潭》,去领略它的美丽风光。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如“日月潭(rì yuè tán)、轻纱(qīng shā)” 等。
利用多种方法识字。
如“形声字识字”:“潭、湖、绕、茂、盛、围、岛、纱、童、境、引、客”;“加一加”:“女 + 马 = 妈”。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日月潭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概
括:写了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和它在清晨、中午、雨天等不同时间的景色。
)
(三)精读课文,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由来(20 分钟)
学习第 1 - 2 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 1 - 2 自然段,思考:日月潭在哪里?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台湾地图和日月潭图片,分析文中语句。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让学生明确日月潭的地理位置。
再看“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 引导学生理解日月潭名字与它的形状有关,通过比喻手法,把日潭比作太阳,月潭比作月亮,形象生动。
指导朗读,读出对日月潭的介绍感,注意“圆圆的”“弯弯的” 等词语要读得轻快。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由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 分钟)
听写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日月潭在哪里?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二)继续精读课文(20 分钟)
学习第 3 - 5 自然段(日月潭不同时间的景色)。
自由朗读第 3 - 5 自然段,思考: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
清晨:“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 结合清晨日月潭的图片或视频,理解“薄薄的雾”“隐隐约约” 等词语,感受清晨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中午:“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 通过对比太阳高照时的清晰和下雨时的朦胧,体会日月潭景色的多变。
太阳高照时,能看到所有美景;下雨时,像披上轻纱,有一种神秘的美感。
指导朗读,清晨要读出朦胧感,中午太阳高照时要读得明亮欢快,下雨时要读出轻柔神秘,注意不同景色的情感变化。
再读全文,体会写作顺序。
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日月潭的?
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先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由来,再按照清晨、中午、雨天的时间顺序描写日月潭的景色,使文章条理清晰。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0 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全文。
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日月潭
的知识、描写景物的方法、对台湾的热爱等方面回答,如了解了日月潭的位置、名字和景色,学会了按顺序描写景物,更喜欢台湾了。
)拓展延伸:
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处自然景观,如公园的湖泊、家乡的小山等,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来写。
分享自己对台湾或其他美丽地方的向往之情。
(四)课堂总结(5 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日月潭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观描写方法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由来和不同时间的景色,体会到文中语言的优美和描写顺序的合理性。
在引导学生仿写时,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描写顺序和运用生动的语言。
在生字教学方面,可以增加一些趣味识字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小练笔和向往之情,互相学习和交流,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不同地方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