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轴心国集团。

慕尼黑会议,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不列颠之战。

方法与过程:通过思考题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慕尼黑会议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

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是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战争。

本课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
本课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形式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形势示意图
教学过程:
作业与设计:
名词解释:慕尼黑会议
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慕尼黑城签订协定。

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交给德国。

在没有捷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这几个大国首脑蛮横地决定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

课堂小结:
重要人物:希特勒
重要词语:慕尼黑会议闪电战
教学反思与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