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摘要: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各有特点,也均有利弊,如果将线上教学和课
堂教学进行融合,不仅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改变,而且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线上+线下双线教学二者互为补充,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有效
建立一套完整的线上+线下双线教学的思维模式,是新时代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
基于此,本文结合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模
式的有效融合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线上教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教学模式
0前言
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
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
充分体现,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视
为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地、有目的
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学生将获得全面发展。
1“线上教学”引领新课学习
1.1线上推送“预习学案”帮助学生预习新课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
赖于教师有效设计。
“预习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
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
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
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
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
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1.2线上推送“优秀微课”,学生借助微课导学,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借助微课导学,引导课前预习。
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资源促使学生展开主动的课
前预习,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资源促使学生展开主动
的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聚焦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还要考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照顾学优生,也要兼顾学困生,更要凸显学习的趣味性,确保难度适中,这样的课前预习才能有的放矢。
例如,在学习相关数学课程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就已经可以掌握公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于解题,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却只能记住这一公式,所以,针对微课的设计必须要立足于整体视
角,特别关注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
1.3教师注重学生预习反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线上答疑解惑
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自学新课,独立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在预习中有疑惑的问题可以在线向同学和老师质疑。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对新课的学习情况,老师根据学生预习学案的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线上答疑解惑,解答学生疑问,形式不拘,可以是学生交流探讨,也可以是教师点评释疑。
2“课堂教学”落实新课学习
应用传统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授及学生听课,而信息技术高速发达下“课堂教学“是将新知识传授融入信息化中。
教学中应用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更利于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媒体助学,引导自主学习教师需要灵活巧妙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学生自主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并形成深刻系统的理解。
2.1教学方式变静态为动态
例如课堂中针对相对抽象的教学,更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这样就能够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动态的方式进行呈现,既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也能够亲历知识的生成以及发展过程,不仅能够直观地揭示图形的典型特征,还可以避免动手操作流于形式,将注意力聚焦于探索特征、沟通联系等其他层面。
例如,在教学关于一些立体知识时,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多次对圆进行等分和拼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学生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发现“圆被分的份数越多时,越接近长方形”……针对公式的推导既自然又顺畅,而且成功地渗透了转化及极限思想。
使用几何画板工具。
圆形、圆柱、圆锥、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可以绘制,方便快捷,立体感十足。
2.2新识的学习变抽象为形象
很多课程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而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普遍对抽象事物的
接受效果普遍不佳,因此如何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地表达出来,提升学生认知程度
是课堂教学教育的难点。
为此,教师需要灵活巧妙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高
效的数学课堂,展现数学知识的魅力,促使学生自主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并形
成深刻系统的理解。
线上教学资源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把静态解
释转变为动态阐述,将抽象的逻辑转化为形象的视频,通过多方面感官刺激使
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2.3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
创建互动课堂,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用游戏化教学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
提升学生融入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互动高效性。
通过为广大师生创设
互动平台,让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环境,演绎出更多知识的美丽,真正达到有趣
味性的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有6种活动可以制作,根据课程类型选择适合的使用。
趣味分类、超级分类、选择填空、知识配对、分组竞争判断对错。
课堂上的实时
游戏让学生有参与感与体验探索。
2.4课堂评价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量化评价过于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无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而课堂上老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转瞬即逝,无法即时记录下来,不利于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
“班级优化大师”,则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记录下来。
家
长只要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安装该软件,随时都能知道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这
样既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又减轻了老师的课堂管理负担,还与家长搭建了真实的数据沟通与反馈。
3“线上教学”巩固新课内容
作业布置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学生可通过作业反复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形
成技能,教师可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作业以教
师课堂布置,学生回家练习为主,布置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反馈不够及时。
互联网
的普及为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更有利于教师,家长和学生的
及时互动。
3.1形式多样,突破时空限制
发达的网络促进了作业形式的变革,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作业网、微信群、
QQ 群等多种形式提交作业,教师可选择在线交流、答疑等形式,促进教师,学生及
时互动,随时随进行沟通。
以“作业盒子”为例,它是一款基于日常作业的师生互
动应用,通过接管作业场景,连接老师与学生,记录作业数据,在生成学生知识
图谱的基础上,为师生匹配个性化题目,帮助老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针对性改
善薄弱知识点,不仅可以根据知识的结构以及难易程度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课后练习,还具有思个性化以及整体性分析功能,
可以到分析学生的解题情况,并就此形成诊断报告,学生可以根据系统的反馈,及
时反思、调整、完善学习方法。
就教师层面来看,可以根据反馈较为精准地把握
学生个体以及班级整体的知识掌握情况。
3.2自主查阅,提升主动学习能力
借助互联网的海量教学资源,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
以某一专业课为例,可布置以下课后作业: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专业课的相关
基本知识,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
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查阅相关知识,提升了自主
学习的能力。
学完相关课程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确定一个主题,网上调查
研究,绘制一张统计图表,并写出简要的分析。
最后把学生绘制的统计图表,调查
的各类表格、照片、图片、报告、论文、模型等作品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并予以
表彰,使学生普遍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4结束语
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这种整合是一种和谐,一重互动。
实现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融合的
目的与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而
且通过融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
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肖波.让传统教学插上现代技术的翅膀[J].新校园(上旬刊),2013,11(03):125-126.
[2]王盛兵.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7(01):103-106.
[3]汪娇美.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建构本真高效的数学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20,12(06):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