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供给容量前景趋势分析报告2020-202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供给容量前景趋势分析》
更新日期:2020年
【版本:2020新版】
目录
第一章中国塑料管道行业政策分析
第一节2019-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相关行业政策分析 (4)
一、塑料管道相关政策 (4)
二、中国塑料管道“十三五”发展建议 (4)
三、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受惠于政策支持 (6)
四、“十三五”塑料管道相关政策及目标 (6)
第二节2019-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0)
一、中国出台国家标准规范塑料管道业发展 (10)
二、七项塑料管材管件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11)
三、上海制订建筑塑料管材管件暂行技术要求 (11)
第三节2019-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2)
一、石化工业快速发展促进塑料管道的开发应用 (12)
二、塑料管材专用料的开发为塑管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12)
三、塑料管道在管道工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13)
四、中国十分重视塑料管道产业的发展 (14)
五、塑料管材取代传统管材趋势不可抗拒 (14)
第二章2019-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6)
第一节2019-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6)
一、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6)
二、疫情对塑料管道行业带来的影响 (16)
三、中国塑料管道产业驱动因素分析 (17)
四、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布局分析 (17)
五、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情景分析 (18)
第二节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市场容量调查研究分析 (20)
一、中国塑料管道市场容量调查研究分析 (20)
二、中国塑料管道市场容量前景趋势预测分析 (20)
第三节2019-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生产运营情况分析 (21)
一、中国塑料管道生产形势分析 (21)
二、中国塑料管道生产量研究分析 (21)
三、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生产能力分析 (22)
四、中国塑料管道生产区域研究分析 (23)
第四节中国塑料管道区域市场运行现状研究分析 (23)
一、塑料管道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23)
二、塑料管道区域占比研究分析 (24)
三、塑料管道区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24)
第一章中国塑料管道行业政策环境
第一节2019-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相关行业政策分析
一、塑料管道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塑料管道标准化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

近年新制定和修订国家、行业标准几十项,轻工、建设、水利、农业、通信、煤炭等行业的产品标准近100个,涉及塑料管道的标准近100个,工程技术规程、规范20余个,其中大部分等同、等效、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主要技术项目和指标的确定是先进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修改完善。

这些塑料管道产品标准和设计、施工、验收规程、规范,为塑料管道的生产和应用创造了基础条件,促进了行业的质量意识与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及塑料管道的推广应用。

具体来看,质量方面,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塑料管材、管件的国家、行业标准及施工规范,对塑料管道产品生产和应用进行规范,如: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8742-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GB/T19472.1-2004《埋地用聚乙烯结构壁管道系统第一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CJ/T175-2002《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CJ/T250-2007《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50349-2005《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等等
二、中国塑料管道“十三五”发展建议
《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三五”期间(2016-2020)发展建议》(以下简称塑料管道“十三五”规划),经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四次会员大会讨论通过之后正式发布。

塑料管道“十三五”规划不仅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突出亮点与存在问题,还对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三五”时期发展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总体发展思
路和目标以及行业发展重点建议及措施。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产量由2010年的840.2万吨,增长到2015年末的1380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10.43%,超过了“十二五”期间的预期发展目标。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占杰表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并充分体现在塑料管道新产品增加,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等方面;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塑料管道行业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持续供大于求,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有的企业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影响行业声誉;整体市场环境依然不够规范;产品创新方面仍需加强;工程施工质量需进一步完善;原辅材料仍然影响行业的更好发展等方面。

塑料管道“十三五”规划认为,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仍有较好的市场机会,预期总量仍会保持适度增长。

根据市场的变化,分析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市政建设用排水、给水、供热以及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仍是塑料管道的主要应用领域。

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塑料管道市场需求逐步趋于平稳,行业已由“高速发展期”逐步转变为“平稳期”和“转型期”。

行业受到生产能力持续供大于求、竞争加剧、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升、资金紧张等问题的影响,行业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

塑料管道“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开发,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水平,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以适应不同市场、不同领域对塑料管道产品的不同需求。

“十三五”期间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会继续深化,行业洗牌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将逐步加快,行业发展资源会逐步集中到有品牌优势、有质量保障、有竞争实力的企业。

未来5年,我国的塑料管道行业发展提出了产量、产品结构优化、科技进步、技术标准制定、产品质量5大发展目标。

其中产品质量目标是行业应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品牌建设,推行行业自律,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水平,杜绝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生产企业应完
善质量保障体系,配置应有的检验设备,注重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控制,严把产品质量关。

行业应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继续完善产品质量承诺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投保产品质量责任险,使产品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保证行业发展质量和发展目标的实现,该规划特意提出了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的措施建议,实现全行业的提质转型升级。

三、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受惠于政策支持
日前,国家印发《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需不断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促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展。

中央财政也在积极引导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了10个试点城市,计划三年内投入102亿元以上引导地方建设试点。

据资料显示,到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将达1.2万亿,到2030年将达4.8万亿,塑料管道将会迎来新发展机遇。

塑料管道市场的需求扩大以及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道的良好替代性为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道成套生产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原油和天然气开采活动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将推动塑料管道的需求,因为管道可广泛应用于钻井和油气输送。

同时,建筑行业预计将会反弹,这对管道市场而言也是利好消息。

房屋建造以及厨房浴室的改造项目将大力促进排水管、废气管以及通气管的需求,而非住宅建筑的增加也将刺激塑料管道的需求。

塑料管道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管道产品在塑料管道的市场不断扩大,已经成为随处可见的被广泛认识的产品,成为重要的行业之一。

虽然塑料管道产品受到了各行业的重用,但优胜劣汰是行业发展的不二法则,大量作坊企业在国家监管缺乏、消费者品牌意识不强的时期,靠生产假冒伪劣生存,但最终还是难过质量大关而出现了倒闭潮。

四、“十三五”塑料管道相关政策及目标
“十三五”期间,塑料管道行业仍有较好的市场机会,预期总量会保持适度
增长。

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三五”期间(2016-2020)发展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认为,“十三五”期间,塑料管道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会继续深化,行业洗牌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将逐步加快,行业发展资源会逐步集中到有品牌优势、有质量保障、有竞争实力的企业。

竞争持续加剧
《建议》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成为塑料管道的最大生产和应用国家,行业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应用领域拓宽、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等方面不断进步。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充分体现在塑料管道新产品增加,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等方面。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管道产量由2010年的840.2万吨,到2015年末增长到1380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10.43%,超过了“十二五”期间预期的发展目标。

《建议》指出,在行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其中有的是行业多年存在的老问题。

总体上行业还存在关注增长速度,忽视综合效益;关注增加产量,忽视质量控制;关注产品生产,忽视工程技术;关注传统应用,忽视科技创新等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能力持续供大于求,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目前塑料管道年生产能力已达到3000万吨,行业总体加工设备利用率较低,有的企业的设备已经长期闲置,但还有企业仍在扩大加工能力。

整体上行业已经出现较严重的供大于求情况,更加大了行业的竞争压力。

二是有的企业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影响行业声誉。

个别企业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地区有集中生产假冒低劣产品的现象。

行业“廉价低质”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企业用不合格原辅材料以及过量添加填充料等方式降低成本,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败坏了行业的信誉。

三是整体市场环境依然不够规范。

造成目前塑料管道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场不规范,产品标准的执行监管缺失。

有的购买者不是产品的
最终使用者,不重视产品质量,更愿意低价采购不一定合格的塑料管道产品。

而有的高档、优质塑料管道产品受到价格的制约,合格产品有时反而得不到应用者的认可,失去应有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产品创新方面仍需加强。

有的企业还偏重于仿制产品,关心规模做大,不关心做精做专、做百年老店。

行业对于塑料管道基础技术研究重视不够,有的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高,产品创新的动力不足。

应用市场的不规范也造成了一些企业不愿投资进行产品创新。

相对而言,行业相类似的中低端产品、通用产品占了大部分市场,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对较少。

五是工程施工质量需进一步完善。

有的企业只注重塑料管道生产,忽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服务。

有的产品工程技术标准、施工技术不配套。

有的设计、施工、监理、应用等部门对塑料管道产品的性能、特点、设计、安装等技术还了解不够,存在不按规程安装、使用不合格施工装备、野蛮施工等现象,影响了塑料管道合理的设计、施工安装和应用,还造成了一些问题管道工程的出现。

六是原辅材料仍然影响行业的更好发展。

尽管近年国内树脂和助剂行业有较大进步,但受加工技术、生产习惯和应用要求等限制,有的品种依然存在着规格、数量的不足,有的品种质量尚不十分稳定,有的牌号需依靠进口。

PVC树脂品质进一步提升和多样化进展速度相对不快,接枝改性等高性能树脂研发进度缓慢;HDPE混配料的产量和牌号相对少,有的牌号的加工性能和产品性能还有待提高;有的PP树脂品种性能提高达不到需求;有的加工企业自行混配一些品种混配料;个别色母粒料和添加剂等辅助材料甚至卫生等性能还存在问题,因而使管道制品进一步提高性能受到制约。

“十三五”实现五大目标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塑料管道市场需求逐步趋于平稳,行业已由“高速发展期”逐步转变为“平稳期”和“转型期”。

受到生产能力持续供大于求、竞争加剧、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升、资金紧张等问题的影响,行业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

《建议》认为,“十三五”期间是塑料管道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增长速度会进一步放缓,增速下降,行业的竞争加剧。

行业要适应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发展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稳中求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相关行
业交流与合作,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开发,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水平,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以适应不同市场、不同领域对塑料管道产品的不同需求。

《建议》提出了产量、产品结构优化、科技进步、技术标准制定、产品质量5大发展目标。

产量目标,“十三五”期间,塑料管道生产量将保持在3%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到2020年,预期全国塑料管道产量将达到1600万吨,其中涉水产品仍然是塑料管道的主要应用领域,尤其以市政给水排水管道增长为主。

预期塑料管道长度在各类材料管道中平均市场占有率超过55%。

产品结构优化目标,应对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实现塑料管道系统的优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淘汰低端的过剩生产能力。

塑料管道产品的品种与规格齐全,配套水平显著提高,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继续巩固和提升传统市场,拓宽应用领域,开发能源、石油工业等行业用特种功能的塑料管道。

科技进步目标,科技创新及技术进步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预期创新技术覆盖80%的产品和工艺技术。

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强塑料管道系统研究,开发高技术含量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工程应用技术,推动塑料管道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技术标准制定目标,在保证标准的适用性、先进性、统一性和协调性的原则下,建议加快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更新速度,提升产品标准水平。

加强塑料管道相关产品的协会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尽快形成完整的协会团体标准体系,以做到产品标准全覆盖;协会团体产品标准应关注管道功能性、安全性及耐久性要求,并逐步达到现行国际标准水平。

协会团体产品标准中的一些标准或项目应严于国家和行业标准水平。

产品质量目标,行业应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品牌建设,推行行业自律,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水平,杜绝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生产企业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配置应有的检验设备,注重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控制,严把产品质量关。

行业应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继续完善产品质量的承诺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投保产品质量责任
险,使产品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行业应在PVC、PE、PP等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加大改性、复合以及其它新材料的新型塑料管材和配套产品的研发,重视基础科研工作,完善管道生产和应用技术,完善现有品种的功能,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管道产品,以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为保证行业发展质量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建议》提出了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的措施建议,以实现全行业的提质转型升级。

第二节2019-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中国出台国家标准规范塑料管道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和市政管网改造的进行,埋地用塑料管道塑料管发展非常迅猛,各地出现了投资生产大口径塑料管的热潮。

PVC、PE、PP、ABS、PE-X、PB等材料的实壁管、各种结构壁管等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塑料管产品大发展也带动了相关原料、设备、助剂、模具、检验仪器、设计等行业的进步,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链。

伴随着塑料管道的生产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广应用,政府和用户部门、原料部门、检测部门、生产企业、设备加工企业等都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组织生产、进行行业管理、指导设备加工、市场质量监督等等;因此,在过去的10年中,塑料管道的标准化工作面临空前的需求和压力。

标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反映,是产品质量的检验依据,是人民生活的有力保障,是有关各方面必须遵守的技术规则,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扩散和技术规制作用,将其运用在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商品流通、协调企业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各方面,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在标准的背后是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条件的支撑。

国家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公益性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的投入,我国的塑料管道行业,绝大部分的相关技术(生产、加工、原料、设计)等都来自国外,其中主要来自欧洲;
因此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TC48/SC3)根据国家主管部门的"积极采用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公制系列"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个社会部门的支持下,特别是SAC/TC48/SC3委员专家的积极工作下,参考国际标准几部分先进地区标准,分别制定了相关塑料管道的标准,建立了标准体系。

二、七项塑料管材管件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从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获悉,7项塑料管材和管件新国家标准已于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7项新国标分别为:GB/T15819-2006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由插入式管件引起环境应力开裂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5836.2-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20201-2006灌溉用聚乙烯(PE)压力管机械连接管件;GB/T20207.1-200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压力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GB/T20207.2-200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压力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件。

本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制(修)定的,并根据国内外材料技术、管材加工技术及环保要求的变化,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其中,给水用PVC-U 管材国标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增加了对树脂K值的要求,禁止使用铅盐稳定剂,提高了落锤冲击试验的冲击能量,部分采纳了国外相关先进标准的技术指标,调整了液压试验的环应力,增加了系统适用性试验和尺寸分组及定型检验等;建筑排水用PVC-U管材和管件国标,规格由40mm~160mm扩大到32mm~250mm,与市政排水用管道尺寸有区别,管材连接增加了密封圈连接方式,取消“优等品”和“合格品”分类,增加了管材、管件承口尺寸要求。

三、上海制订建筑塑料管材管件暂行技术要求
从上海化学建材协会获悉,上海制定出《建筑塑料管材管件暂行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对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交联聚乙烯管(PEX)的液压试验、摆锤冲击、断裂伸长率、氧化诱导时间、纵向收缩率和交联度各项指标作了具体规定。

对其他建筑塑料管,包括硬聚氯乙烯(PVC)给水管材管件、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铝塑复合压力管材(搭接焊)等产品,《技术要求》中指出仍可按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执行,但鼓励企业执行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对铝塑复合压力管、交联聚乙烯管的管件,应当定点配套,其配套单位应对定点配套产品质量和管材生产单位负责,管材生产单位应对用户负责。

第三节2019-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石化工业快速发展促进塑料管道的开发应用
石化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塑料管道的发展应用随着石油化工的飞跃发展,高分子合成树脂和各种塑料添加剂等原材料新品种的不断增加,塑料制品种类多样,产量迅速增长。

在塑料建材中,塑料管道的开发时间最早,应用量最大。

目前生产的塑料管道品种主要有PVC、PE、PP、ABS等系列。

二、塑料管材专用料的开发为塑管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国际上先进水平的塑料管企业都是采用管材专用料生产管材和管件。

因为这种管材专用料经过有权威的检测机构做过长期性能的正规测定,用这种管材专用料生产可以保证完全达到标准要求,确保产品的使用寿命。

我国的塑料管业对于必须使用管材专用料的认识比较晚,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过去我国塑料管的标准落后没有对于材料的明确要求;二是因为过去我国原材料长期短缺,管材企业不得不经常用可能买到的原材料自己‘配制’适合生产管材和管件的材料;三是因为我国过去多数是生产聚氯乙烯管,历来是管材企业自己定配方,自己搞混配。

(至今我国还没有经过正规检测确定长期性能的聚氯乙烯管材专用料)。

同时我国的塑料原材料企业过去对于生产管材专用料也注意比较晚。

这也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过去我国塑料管业比较落后没有提出对于管材专用料的明确要求;二是我国塑料原材料长期供不应求,原材料生产企业从经济利益出发没有兴趣生产用量当时有限的管材专用料。

近年可喜的进步就是这种情况已经在转变。

越来越多管材企业认识到必须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