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5年动水位下官厅水库边岸的类型划分及其稳定性判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35年动水位下官厅水库边岸的类型划分及其稳定性判别陈雨竹;宫兆宁
【期刊名称】《水资源研究》
【年(卷),期】2015(004)001
【摘要】本文基于1979—2013年官厅水库动水位的变化特征,利用同时间序列中等分辨率的MSS/TM/ETM+遥感影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动水位条件下官厅水库边岸的变化特征。
结合水库边岸宽度差与水位差,对边岸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通过质心变化分析了动水位条件下不同边岸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1)基于官厅水库长时间水位变化速率以及水位涨落的反复性特征,将近35年来的水位变化分成三个阶段:1979~1996年水位间歇性涨落、1996~2007年水位持续下落和2007~2013年水位的频繁涨落阶段。
2)在3个水位波动时间段中,官厅水库侵蚀型边岸的空间分布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官厅水库狭长带两侧,面积依次为0.834km2、4.50km2和0.54km2。
淤积型边岸分布呈现内缩趋势,主要分布在康西草原、永定河河口以及妫水河河口一带,面积分别为26。
024km2、31.65km2和10.11km2。
稳定型边岸在空间分布上变化较大:1979~1996年主要分布于妫水河库区西北弧形岸带、康西草原弧形岸带,面积为10.50km2;随后在两个弧形岸带向内变化,面积为31.54km2;而2007~2013年官厅水库边岸主要以淤积为主,仅有少许稳定型边岸零星分布,面积为0.24,km2。
3)35年来不同水库边岸的质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淤积型边岸有明显的向内扩张的趋势,其质心在东偏北16.19°方向上移动2.82km后往东偏南4.97°方向上移动1.97km。
侵蚀型边岸质心在
东南方向偏移后转向东北方向,稳定型区域发生变化,其趋势和格局分布变化原因与淤积型一致。
【总页数】12页(P62-73)
【作者】陈雨竹;宫兆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732.5
【相关文献】
1.官厅水库的遥感动态变化探测及边岸稳定性判别
2.近35年官厅水库消落带消涨特征及分区
3.近35年动水位下官厅水库边岸的类型划分及其稳定性判别
4.近廿年来官厅水库流域水土保持拦沙量估算
5.近50年来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下南四湖水位变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