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现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由于《诗经》的传承也和《春秋》相仿,多是口口相传,因此得以传承到西汉。
西汉初,注释和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鲁人申培公编纂的称为“鲁诗”,齐人辕固生编纂的称为“齐诗”,燕人韩婴编纂的称为“韩诗”,此三家为今文学派,在汉初时盛行一时,被先后立为官学,但随后三家诗逐渐式微。
据记载,齐诗亡于汉魏时期,鲁诗亡于晋,韩诗最晚编纂,但也无传者。
流传至今的,是被称为“毛诗”的古文本《诗经》,编纂者是西汉时期鲁国的毛亨和赵国的毛苌。
据传,毛亨为战国末期鲁国人,荀子的弟子。
秦始皇开始“焚书坑儒”时,毛亨深藏古文版《诗经诂训传》逃亡到河间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沧州一代,隐姓埋名,深居浅出。
直到汉惠帝年间,毛亨才敢光明正大地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并亲口传授给毛苌。
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记载:“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
亨作《诂训传》以授毛苌。
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以其所传故名其诗曰《毛诗》。
”古
文学派的“毛诗”在当时并未被列为官学,仅在民间流传,但经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以《毛诗》为底本作笺以后,才使其名声大噪,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