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毽子里的铜钱》经典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毽子里的铜钱》经
典教案三篇
《毽子里的铜钱》作者运用倒叙的的方法,回忆了几十年前一位卖山薯的老人送两块烤山薯给“我”吃,我想给老人毽子里的铜钱但他不要的事情。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毽子里的铜钱》经典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毽子里的铜钱》经典教案一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分叫色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过渡: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过渡: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三、分节细读,体会作者情感。

1、读第一、二小节,文中用了黑漆漆,亮晶晶,香喷喷,笑呵呵等词语,通过这些词语你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分角色读第三、四、五小节。

3、理解为什么愣愣的,老人在想什么,我在想什么。

4、根据理解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5、小组推荐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默读六、七、八小节。

小组讨论为什么我的心理不安?
7、老人为什么不要作者的钱?体现了什么?
8、为什么我的心理空落落的?
9、读剩下的几个小节。

10、讨论理解热烘烘、栉风沐雨再问中所表达的情感。

1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师生间的对话,体会作者的心情。

12、小组讨论对我和卖山薯的老人来说尖子里的铜钱珍贵吗?为什么?
13、作者从老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老人从作者那里得到了什么?
四、作业完成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毽子里的铜钱
黑漆漆,亮晶晶,香喷喷,笑呵呵愣愣的热烘烘、栉风沐雨
小学四年级语文《毽子里的铜钱》经典教案二
一、品读细节,感悟真情
(一)“生活艰辛”部分
1、根据积累人物外貌的词语齐读
2、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轻轻地品读。

重点理解“黑漆漆的手”和“满脸的风霜”
3、口述“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
写二婶反衬
我们一个一个来体会一下。

先来看看老人送我第一个烤山薯的情景。

谁来读读有关的语句。

(二) 围绕“老人生活够辛苦的,他为什么要送我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学习“山薯热烘烘”部分
1、抓关键词“笑呵呵、珍惜”等词语理解体会老人第一次送烤山薯的内容
2、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老人第二次送烤山薯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大组汇报
(2)师生品读
A、品读动作的词“撕开、挖出、递到”所在的句子
B、引读
二、品味赏读,积累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亮晶晶”、“热烘烘”一类的词语,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全文,体会句子的意思。

3.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读或者背诵,体会感情。

三、拓展延伸
1.师:文中老人的两块烤山薯,使我温暖至今。

我不仅得到了两块烤山薯,而且得到了用金钱买不到的关爱。

确实,金钱
有时能买到一些具体的物品,却买不到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钱能买到药品,但是买不到健康……。

请你想一想,钱还能买到什么却买不到什么?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

然后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全班交流,相互评议。

小学四年级语文《毽子里的铜钱》经典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课文,体会卖山薯老人的善良、纯朴及“我”对老人的怀念、感激之情,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铜钱引路,激发兴趣
1、激趣引入。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铜钱
1、检查预习,学生读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正确,朗读是否流利。

2、默读课文,快速思考全文到底讲了什么。

三、细读品味,感悟善良
A、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CAI出示图片,思考题)自由读2-13自然段,把你感触深的地方勾出来,仔细体会;同桌交流。

B、汇报感受。

1、词句中,体会善良的老人。

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老人的大方、善良。

出示相关句子,引导有感情朗读。

2、艰辛中,烘托老人的善良。

①从老人的样子体会艰辛:在文中找一找描写老人样子的词语。

仔细体会。

②从老人的话中体会艰辛:理解“栉风沐雨”的意思。

③从老人的动作中体会艰辛:“愣愣地望着……”
④背景介绍体会艰辛:(CAI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过渡:生活如此艰辛的老人却(引读:老人一声不响,却……。

)他白给了我吃了一小小的烤山薯,后来又给我一个小山薯。

3、情境中,进一步凸显老人的善良。

(学习7、8自然段)
①齐读7-8自然段,边读边体会。

②学生交流。

你又有了什么体会?
③引导比较为什么第一次给的是“小小的山薯”,而这次给的却是“小山薯”?毽子里的铜钱对小女孩来说重要吗?
④有感情朗读7、8自然段。

四、升华情感,懂得感恩
1、正因如此,这位善良、纯朴的老人深深地留在了作者的记忆中。

(引读最后一段)
2、推荐琦君散文中的一段话。

3、让我们和作者一起铭记两个字:感恩。

五、前后照应,铭记铜钱
让我们带感恩的心将这一双黑漆漆的手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收藏在记忆中。

(深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板书
毽子里的铜钱
老人善良纯朴
小女孩感动感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3、抄写本课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
标1、2
教学难点
标2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有感情朗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2、再次自由读课文,读出你的感悟。

3、选段落赛读。

(抽生读、生生互评,男女比赛读。

)
二、复述课文,培养能力
1、自己说一说。

2、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三、推荐作品,扩展阅读
就是这样一位懂得感恩的女孩子,珍惜着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关爱,并且将这种感动记在了自己的书中,使每一个读到她作品的人都被这种爱所感动。

琦君的作者有:《桔子红了》、《素心笺》等等。

同学们下来可以读一读她的作品,相信你会和老师一样感动。

四、自学生字词
抄写带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