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陕州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全科10套)河南省陕州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高三地理组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图4示意某季节某大洋局部洋流,读图,完成1~
2题。

1.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地转偏向
C.海陆分布大气环流
D.地形地转偏向力
2.图中阴影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
B.刚果河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
C.离岸风和上升流影响显著
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

读图回答3~5题。

3.为了加强M镇与N村的联系,拟建
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
合理的是()
A. a
B.b
C.c
D.d
4.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明显的问题,
主要是()
①穿过河流②临近港湾
③穿过城区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M镇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在图中
甲、乙、丙、丁四地最合理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下图为“某地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
hPa)”。

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丁风力相当,风向一致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大于乙地
C.影响丙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因素是地形
D.图示季节为当地夏季
7.该图像制作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
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面的图3示意世界某区域,图4示意图3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读图回答8~10题。

8.关于图3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湖泊对河流能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B.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发源地
C.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D.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9.图4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
A.沉积岩I、岩浆岩Ⅱ、岩浆岩I、沉积岩ⅡB.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I、岩浆岩I
C.沉积岩Ⅱ、沉积岩I、岩浆岩Ⅱ、岩浆岩I D.沉积岩Ⅱ、岩浆岩Ⅱ、沉积岩I、岩浆岩I
10.若图3中河流主要依靠雨水补给,当正常年份河流水量最大时
A.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B.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C.台湾沿海地区处于台风活动频繁期 D.我国东部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图6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
12.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图2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据图判断甲、乙两地
A.1月气温差异大B.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C.7月气温差异大D.乙地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14.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气温低,海陆因素B.气温低,地形因素C.气温高,海陆因素D.气温高,地形因素
下面左表是商品等级与城市等级的关系,下图是“城市服务范围”。

根据图表完成2题。

15.关于图示城市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A.C>A>B B.A<B<C C.A>B>C D.B>C>A
16.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城市最合适的是
A.B1 B.B6 C.C6 D.A

17.该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8.该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区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
A.游牧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19.对该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区的土地、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导致
①土壤盐碱化加剧②河水含沙量增多③南极冰川退缩加快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川道”是黄土高原上山与山之间地势相对比较平坦、低洼的地方。

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中国的苹果之乡)很早就在“川道”里种植苹果,这里苹果种植面积广,产量大,交通便利,水分条件较好,但空气潮湿,病虫害多。

21世纪初延长县果业局决定把“川道”的果园移到山上,苹果树呈现非常好的长势。

据此完成20~21题。

20.黄土高原上“川道”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土质疏松②植被稠密③夏季多暴雨④地壳下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川道”地区的苹果树上山后长势良好的主要原因是山上
A.土壤肥沃,利于苹果树生长
B.海拔高,气温低
C.冰雪融水量多,水源充足
D.光照和通风条件好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下图中左图为五大湖区美国年平均降雪量(1971一2000年)的空间分布
示意图,右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
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
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由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强度最
大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据材料推测五大湖区冬季盛行
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读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完成24--25题。

24.该河上游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湖泊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高山冰川融水25.该河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是全家团圆的象征。

根据某市迁徒人数占国内迁徙总人数比重每日统计图,完成下列26--28题。

26.2014年1月16日至31日,该市人口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27.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图示期间该市人口数量最少的一天为
A. 1月28日
B. 2月1日
C. 2月6日
D. 2月12日
28.关于该市描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发达收人高②是我国西部某省会③人口净迁入城市④城市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下图中虚线框内是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示意。

读图完成29--30题。

29.若图中箭头代表货物运输,①②③④较为适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B.公路运输、管道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
C.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内河航运、公路运输D.内河航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
30.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广西 B.四川 C.新疆 D.宁夏
第Ⅱ卷综合题
31.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1:新华网西宁2011年7月19日电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

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公里,水位为3 193.8米。

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公里,水位上升了0.35米。

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2:青海湖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5分)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高盐度的原因。

(5分)
(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2分)
3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墨西哥地形及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客户工业,即免税临时进口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包装材料等生产资料,在墨西哥加工组装后用于再出口的工业。

20世纪70年代以来,硅谷企业的许多新工厂纷纷落户莫西卡利。

截至2002年4月,墨西哥客户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316家,其中80%集中在北部边境地区。

(1)简述墨西哥多火山的原因(2分)
(2)从海陆位置和地形角度,简述该国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及原因(6分)
(3)分析客户工业在莫西卡利地区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6分)
(4)分析墨西哥东南部与西北部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4分)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瓜迪亚纳河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的山区,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km.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库,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所建水利工程大多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
(1)比较A和B地的地形差异及形成原因(4分)
(2)分析瓜迪亚纳河谷盛产葡萄的自然条件。

(3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生物量的影响?(3分)
1-----5 CCCDB 6-----10 BCCBA 11-----15 CDBBC 16-----20 AADBC 21-----25 DDDDD
26----30 CBCBD
31.答案:(1)陆地内循环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湖水补给量少,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3)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加;流域内实施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

32.(1)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火山多发。

(2分)
(2)沿海少,内陆多;大多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

(2分) 原因:沿海地区地势低,气温高,内陆高原气候凉爽。

(4分)
33.(1)A地以山地为主,多峡谷,地势起伏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地以平原(三角洲)为主,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积为主。

(4分)
(2)地中海气候,夏季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温暖,有利于葡萄过冬。

(3分)
(3)入海的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的萎缩;入海水量的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大坝的修建会影响洄游性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数量的减少。

入海水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水生生物的养分减少,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种群和数量。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