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点练习第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
时的隋朝知识点练习第二篇
第1题【单选题】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

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
A、永济渠
B、通惠河
C、通济渠
D、广通渠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隋朝作为统一全国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
A、581~618年
B、589~618年
C、618~907年
D、589~605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颂扬隋朝大运河的句子,句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秦国的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都是中国古代的大工程,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者相似之处是( )
A、有利于民族间友好往来
B、加强了南北间经济交流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D、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6世纪80年代,使国家重新实现统一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隋朝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重新统一南北
B、改革制度
C、发展生产
D、开通大运河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辨析改错题:
下面是小刚同学撰写的课本剧《大唐帝国?唐玄宗》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唐玄宗统治前期,有位天竺派遣的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和历法。

到了唐朝开封,发现城市气势恢宏,街道整齐,异常繁华。

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让人目不暇接。

离开商店,他又交往寺庙拜读了根据玄奘口述所著的《西游记》.他由衷地感慨:大唐果然是繁荣富庶的帝国啊!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隋朝为什么能够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统一大业?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历史事件总是和历史人物紧密联系的。

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图一中历史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在他统治期间,开凿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是什么?
图二中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被后世誉为什么?请写出促成这一局面出现的一个原因。

图三中历史人物在他统治期间唐朝达到全盛,请问他是哪位皇帝?后世把这一全盛时期称为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

秦朝统一后,为避免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的弊端,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宰相(或丞相、相国等)是古代中国辅助帝王的最高行政官员,相权过大就会严重威胁皇权。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在唐宋元明四朝尤为突出。

明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国家建设。

请以隋朝的相关史实佐证这一观念的正确性。

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进步。

清朝前期的哪一措施严重阻碍了我国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的是哪一年哪一朝代?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用史实说明唐蕃“和同为一家”,并回答该史实的意义。

元朝时期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
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