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策划步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报道策划步骤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人员所从事的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具体承担策划的编辑是谁,通常根据报道任务的重要程度而定。

像香港回归、“两会”报道这类重大报道活动,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报道策划及组织实施一般由总编辑直接“挂帅”,成立专门的策划指挥中心来负责设计和调度。

相对不是特别重大,或报道面较孝内容单一的报道,由某一部门就能独立完成,一般由有关编辑部门的负责人或者版面主编来承担策划任务。

新闻报道策划也是一项集体性的劳动,主持策划的编辑人员需要广泛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时还专门邀请一些报社内部或报社以外的人员参与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阶段性。

新闻报道策划比报纸策划频繁得多,每一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选题需要策划,一次报道策划在实施并完成以后,还会有新的报道需要策划。

因此,每一个新闻报道策划都有阶段性运行的特点。

二是滚动性。

新闻报道策划不同于报道计划,报道策划的生命力在于随着报道客体与报道环境的改变,不断地改进与修正原来的方案。

报道策划这种“应变”功能决定了报道策划要随着报道的推进与拓展,滚
动式地运行,报道实施没有完结,报道策划也就没有完结。

三是风险性。

与报纸策划一样,报道策划作为事关报社未来行动的设计,是担负了一定的风险的。

新闻报道的成败要依赖编辑的选择和决策,而报纸的成败又是由所有这些选择与决策累积出来的。

新闻报道策划的过程不像报纸策划那样漫长,一般对可预见式报道的策划时间相对宽裕,可以从容进行,但非可预见性报道的策划则必须争分夺秒,时不我待。

从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来看,大致也有三个阶段。

指从发现新闻报道线索、确定报道选题到收集与分析各方面相关材料、确定报道效果目标的一段时间,这是报道策划的预备阶段。

发现新闻线索是产生报道选题的前提。

报道者获得新闻线索的途径很多,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读者在来信来电来访中提供、报社的领导者或社会其他部门提供、编辑在其他媒介的报道中发现,等等。

编辑记者每天获得的新闻线索是大量的,需要根据新闻选择的标准对这些线索作出分z析判断,筛选出适合进行报道的线索进行采访调查。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适合采访调查的新闻线索,也并非都需要进行新闻报道策划。

需要编辑策划的只是那些内容重要、意义重
大、应该进行由表及里的“线型”深度报道,或者由此及彼的“网状”广度报道的新闻。

这种报道不是一两篇稿件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两个记者单枪匹马所能胜任的,需要精心筹划,多方合作,以成龙配套的新闻报道来实现。

一旦发现值得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新闻线索以后,策划者首先要围绕这一线索广泛收集各类信息。

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1.报道客体的信息。

如报道一个重大事件,就需要了解有关这一事件的背景情况、目前进展势态、各方面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与此事件有关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况、历史上的类似事件的情况、其他地区类似事件的情况,等等。

报道策划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报道客体的相关信息,才能对其本质和意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从而决定报道如何进行。

.报道接受者的信息。

如读者对这新闻线索是否已经有所了解,他们对此选题的获知需求点究竟在哪里,已知事件的读者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有关领导者对事件的态度和对策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
道的内容。

.报道竞争者的信息。

如对一些意义重大、媒介普遍会加以报道的选题,要设法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弄清其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报道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策划前期收集与分析相关信息对于策划至关重要。

一些重视报道策划的新闻媒介,甚至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类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工作,并且在机制上予以保证。

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一方面是为了对选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必要时作出修正和调整,另一方面还为了确定报道效果目标。

所谓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目标。

报道效果目标,为报道策划指明了方向,报道方案的设计将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进行。

报道效果目标与报纸的社会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新闻媒介具有传播信息、政治宣传、普及教育、舆-论监督、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功能。

这些功能的发挥都要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来实现,因此报道效果目标也相应呈多元化的形态。

如通过报道
宣传某种政策、观念或主张;通过批评报道揭露社会弊端,促进问题的解决;通过追踪报道传播最新信息、监视社会环境;通过活动策划与新闻报道的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娱乐,或进行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或塑造报纸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等。

具体到一次新闻报道策划,其报道效果目标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即同时具有若干目标。

报道效果目标可因报道选题不同而不同。

一般说来,报道选题越重要,报道效果目标往往也越高。

报道效果目标规定了报道策划的方向,从而规定了报道规模、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报道策划方案是依据报道效果目标而设计的。

指根据报道效果目标,对报道进程、报道方式、表现形式大胆设想.最终形成系统的报道设计方案的这一阶段。

这是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

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且这种创造性的劳动通常是以一两人为主、更多的人参与进行的。

报道思路是设计报道方案所依循的思考途径,报道思路的形成有一个由酝酿期向明朗期过渡的过程。

酝酿期是沉思和多方假设的阶段,策划者在此时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寻找报道的突破口,不断从正面、反面去进行各种假设,并让这些假设在头脑中反复地组合、交叉、
撞击和渗透,不断地否定、选择,形成新的假设和创意。

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呈现多种思维状态的交替,思考强度大,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内心困惑出现。

明朗期则是顿悟和突破阶段,最终找到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

策划者经过长期酝酿,创造的火花猛然爆发,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往往起决定作用。

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兴奋的,豁然开朗的顿悟,突如其来的成功,往往使策划者自己感到惊愕和快慰。

1991年底,《经济日报》头版刊登一条通讯《马上就办》,报道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行“马上就办”制度,在读者中引起关注。

也有读者来信表示怀疑。

有一位读者直接在报纸上批字;“我不信,吹牛吧?”把报纸寄到了报社。

针对这一情况,该报一位年轻编辑想出一个巧妙的连续报道方案,一举获得成功。

这位编辑后来写文章回顾这段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