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引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不了解语言的背景,不懂得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就不能掌握这门语言。
所以要想真正习得一种语言,必须习得这种语言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呈现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教学中注意语言与文化并重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并对文化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 因此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古迪纳夫人类学家古迪纳夫(Ward (Ward H. Goodenough)Goodenough)在他所著的《文化人类在他所著的《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是这样阐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
换言之文化的规则。
换言之,,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
由此可见此可见,,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3 中英文化差异因素与在语言上的表现中英文化差异因素与在语言上的表现
汉、英语言特点各不相同,这都源自于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之间的差异。
3.1 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差异
民族文化是指由历史发展和社会遗产所形成的文化,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人们极端崇拜个人主义,注重个人奋斗,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
所以提倡个人奋斗、个人成功已成为美国社会的文化核心,因此,在英语词典中以self 为前缀的合成词超过了100个就很正常了。
而在中国,一般不突出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往往把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归结到群体,人们具有崇高的民族自豪感。
自豪感。
3.2 习俗文化的差异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和风俗。
如果仔细对比一下中西两种文化中有关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例子,我们就不难看出它们的差别。
比如:一个中国人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常常对领导这样说:“我新来乍到,没有经验,请领导和同事多多帮助。
”领导听了感到满意。
在西方,如果对公司老板说这种话,老板也许会认为这个人缺乏进取精神,不可委以重任。
中国人自来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了解得清清楚楚,而对英美人来说,如果有陌生人询问他们的薪水、年龄、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尴尬或不快,甚至抱怨:真是闲得无聊,你有窥探他人隐私之癖啊!所以这在中英交流中是个很大障碍。
人隐私之癖啊!所以这在中英交流中是个很大障碍。
3.3 中英思维方式差异中英思维方式差异
中英思维方式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上。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和中庸之道,认为任何事都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因此,中国人在对待问题时,一般不直抒己见,而通常采取折中的方法,对事物的好坏两方面兼顾。
相反,英语文化中的逻辑思维方式强调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即某一事物要么好,要么坏;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
因而,英语文化中的人们强调对事物的本质特性的分析,重视个人的看法,所以,在讨论问题时,常常一针见血,直接点明观点。
这些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便形成了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
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便形成了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
3.4 审美取向的差异审美取向的差异
审美和价值观念不同产生的文化差异也影响了语言交际,如在汉语中“龙”是高贵、神圣、伟大、强壮的象征,而在英语中,“dragon(龙)”是一种可怕、凶猛的动物,表示邪恶,引申为“凶恶残忍的人”、“狡诈、虚伪的人”,恶残忍的人”、“狡诈、虚伪的人”,the old Dragon the old Dragon
已经成为恶魔的代名词。
为恶魔的代名词。
Dog Dog 在西方国家被喻为是man’s
best friend (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狗在英文中常用作褒义或中性词。
然而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狗”是个供人使唤、卑贱的形象,或者也指助人做坏事的帮凶,与狗有关的贬义词不计其数。
也指助人做坏事的帮凶,与狗有关的贬义词不计其数。
除此之外还有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与语言观,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体系。
体系。
4 如何应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如何应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中英文化差异必然对英语教学带来巨大影响。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汉语思维和汉语文化已根深蒂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减少本土语言文化对英语学习的不利影响,通过逐步了解语言背后深厚的文化差异,使学生更地道的了解这门语言。
解这门语言。
首先要对教师提出要求,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教师要提升自我素质,改变传统的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方式转为将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相结合,这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表层语言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等,还要认真研究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将这种差异很好的应用到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将文化内涵的灌输融入到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时改变汉式思维,养成用英式思维学习英语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
生对英语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增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变能力。
例如课堂上,教师在介绍具有文化色彩的词汇时,应说明其文化背景或词源典故,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和领悟,这样学生就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个新的词汇,更知道如何使用,当然对全部词汇做到这一点光是在课堂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对词汇的文化兴趣,在课堂之外由学生自己完成。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英语文学作品、刊物或是多听多看外语视频,在原汁原
味的语言中体验目标语的文化,更深入的了解英汉差异,减少本土语言的影响。
有条件的还可以聘请外籍教师,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交流,,亲身体验文化差异。
基于语言学习条件的局限性,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多创造让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将其所学形成对话,进行交流。
教师不仅要纠正在此训练中学生所犯的
表层的语言错误,对学生所犯的文化方面的错误更要及时指正。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强调得要增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敏感性,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本国文化完全移植他国文化。
深入了解和学习他国语言和文化只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因此通,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学习英语这一语言时,学习者要在遵循着本国文化的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其目标语的文化内涵。
了解其目标语的文化内涵。
5 总结总结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然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而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给英语的教与学带来极大的挑战,而英语教学的目的也决定了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英语教师要积极地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内涵,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培养自己以及学生敏锐的文化感受力,同时还应在遵循文化教学原则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在语言教学中积极融入文化教学,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自然、科学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成为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使用者。
英语,成为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