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一、二课过关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一、二课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1.燧人氏是汉族神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简称燧人,据传,燧人氏来到燧木下休息,忽然看见毕方鸟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
燧人氏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所以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
“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意义在于()
①改善了原始人的生活②使原始人能够从容的支配自然③使人类迈出了改造自然的第一步④扩大了原始人的活动范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穿越剧以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给创作者以足够的操作空间,但也存在肤浅、对历史解读不够严谨等问题。
下面是一部穿越剧的节选,你认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3.古老的亚非大陆形成了四大著名的古代奴隶制国家。
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恩格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
①形成了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阶级②劳动者沦为地主的私有财产③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④人类历史向前发展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在人类历史上,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氏族制度的瓦解B.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的发展D.个体劳动的出现
5.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这里的“一定阶段”是指()
A.土地成为私有财产B.出现贫富分化C.产生阶级D.出现剥削
6.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所谓“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严重分离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农民与地主如此贫富不均的根源在于()
A.封建统治政权B.封建等级制度C.封建地租剥削D.封建土地所有制8.有人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
不管西方舆论对新自由主义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痼疾’的功能如何赞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似乎总是不合时宜地袭来……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这些年代,经济和金融危机已成为流行病。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其
根本原因是()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广大工人阶级经济上受剥削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是()
①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②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循环中逐渐恢复,并走向繁荣③促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逐步趋向协调④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①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作为资本②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③市场的存在④雇佣关系的出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
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
12.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3.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里,一是“必然代替”、一是“长过程发展”,这两个关键词语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揭示了社会主义500年的思潮、运动和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
这表明()
①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不会自主退出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会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运动会出现曲折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是因为,五四运动()
①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声势最大的爱国群众运动④促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毛泽东曾深刻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
和殖民地的中国。
”这就决定了()
①资产阶级必将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③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积极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
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
这种观点()
①否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革命作用②割裂了中国民主革命两个阶段的内在联系③看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阶段有相同任务④认为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新中国成立后,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的画像就会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与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遥相呼应。
这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们分别是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②他们共同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③他们都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他们为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走上了不同的革命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的社论《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号召:“同胞们!光荣的日子已经到来了,让我们为伟大的自由的祖国贡献我们的一切!”这一消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伟大意义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中国人民站起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D.中国人民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9.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中国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中国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④辛亥革命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
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成果。
这些思想理论成果()
①指导制定并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②找出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主心骨的地位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完成以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崭新课题。
我们党对于这一课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
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走过不少“弯路”,包括()
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照搬苏联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经验②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党的八大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有人说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毛泽东思想完全照抄照搬了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完全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毛泽东思想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毛泽东思想既对中国又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23.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的内容有个形象的比喻: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它又要有一双翅膀。
这里提到的“一只鸟”“一双翅膀”分别指()
A.总路线、总任务B.轻工业、重工业
C.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D.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2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新政协的召开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说:“劳动并不向来就是雇佣劳动,即自由劳动。
”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社员实行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根本不存在雇佣劳动。
雇佣劳动的特点是,工人的劳动力成了商品。
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换得工资,以求生存;资本家购得劳动力,使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超过投入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以谋取利润。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时指出:“生产剩余价值,赚钱发财,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达到发财的目的,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基础上的制度。
(1)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分析原始社会根本不存在雇佣劳动的根本原因及资本主义形成雇佣劳动关系的必备条件。
(8分)
(2)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说明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
(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本家雇佣工人,就是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资本家的雇佣奴隶,强迫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卖命干活。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家经常力图把工资降低到生理上所能容许的最低限度,把工作日延长到生理上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
”资本家还通过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进行更残酷的剥削。
女工同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她们的工资只能是一般工人的三分之二或者一半。
童工工资则更低,往往只是女工工资的一半。
有的资本家只给童工一点粗劣的伙食,根本就不付工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的认识。
(6分)
(2)有人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与封建社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资本主义的建立是一种历史倒退。
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了。
如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所说,这次大会应当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决定党在当前时期的基本政策,以便“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现在,大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指什么会议?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指哪一重要事件?(4分)
(2)针对材料二中的新形势,这次会议提出了什么新内容?(6分)
(3)如何理解这次会议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4分)
28.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势崛起,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格局和秩序的演变。
某校高一某班学生围绕“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与长期性”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素材。
素材一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
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素材二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
这个说法是武断的,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素材三中国如何在很短时间内成功遏制住疫情?关键因素是效率、科学、协调、承诺、
人民战争、合作以及党和政府有效的领导……强劲的贸易数据表明,中国的商业正在恢复,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连续7个月上升,世界正在购买“中国制造”,世界比以往更需要中国。
——(西班牙《先锋报》)参考素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与长期性”这一主题,撰写一篇小短文。
(12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论点,保持内在逻辑一致。
②论据充分。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字数在2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