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题3.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纬线 经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半圆 (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形 相等 不相等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纬 度实 质—— 纬线上任一地点到球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赤道0°,南北极点90°。
40° 地球—经纬网—纬线 书写方法—— 北京:北纬40°(或40°N) 划分方法——由赤道到南极和北极各分作90°; 赤道 (0度) 40度 40度 北极 南极 一、纬度 (90度) (90度) 地心 40度 40度 A B 0° 15°30° 45° 60° 75° 15° 30° 45° 60° 75° 90° 90° 向北增大为北纬,用“N”表示 向南增大为南纬,用“S”表示 纬度划分规律 N N N N N N S S S S S S 60°( ) 30°( ) 0° ( ) 22.5°( ) 15° ( ) 7.5° ( ) 30°( ) 40°( ) 50°( ) 10°( ) 0° ( ) 10°( ) (1) (2) (3) (4) 练一练:根据所学规律,判断是南纬还是北纬并在括号内 填出“N”或“S” N N 大 N N N 大 S S S 大 S 大 N 大 00 600E 1200W 经度划分—— 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地球—经纬网—经线 1800 书写方法——北京:东经116°或116°E 识 别—— 数字向右(东)增加为东经;数字向左(西)增加为西经。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点 向西增大为西经,用“W”表示 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 0° 30° 60° 90° 120° 150°180° 30° 60° 90° 120° 150° 180° 经度划分规律: W W W W W E E E E E 练一练:根据所学规律,判断是东经还是西经并填出“E”或“W” 100° 110° 120° (1) E E E 大 90° 70° 50° (2) W W W 大 10° 0° 10°(3) E 大 W 大 170° 180° 170° (3) E 大 W 大 0° 30° 60° 30° 60° 90° 90° 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 30°~60°之间为中纬度 60°~90°之间为高纬度 60°~90°之间为高纬度 南北半球划分 北半球 南极 北极 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赤道 20°W 160°E 20°W 160°E 北极 东西半球划分 西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0° 180° 0° 20°W 160°E 西半球 东半球 180° 西半球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0度线 度数范围 度数分布规律 划分半球 比较经纬度的特点与规律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北纬: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向南越来越大 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向西越来越大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0 以东,1600 以西为东半球,20 0
以西,1600 以东为西半球, W W E E 利用经纬网,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读下列经纬网图,填下表: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高、中、低纬 A点 B点 东半球 南半球 高纬度 西半球 北半球 中纬度位置 20°E、70S 170°E、40N 考一考 10° 10° 10° 10° A B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高、中、低纬 A点 B点
东半球 北半球 低纬度 东半球 南半球 低纬度 位置 10°E、10N 10°W、10S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度最大值为90° B.经度最大值为1 80° 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2.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地球仪上可画360条经线 3.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B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