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件:1.3.1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件40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45 67
解析 答案
7.A、B、C、D为同一短周期的4种元素,A为该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B的氧化物既可溶于强酸溶液又可溶于强碱溶液。C、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与氩原子相同,C点燃时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可与C的气态氢化物反 应得到C的单质,D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 (1)A、B、C、D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_N__a__、B__A_l_、C_S__、D__C__l _。
12345 67
解析 答案
(3)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S_iH__4_(填化学式)。
解析 非金属性最弱的非金属元素Si的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N__a_O_H___(填化学式,下同), 酸性最强的是__H__C_lO__4_,显两性的是_A_l_(O__H_)_3_,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 烧碱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A_l_(_O_H__)3_+__3_H_+__=_=_=_A_l_3_+_+__3_H_2_O___、 _A__l(_O_H__)3_+__O__H_-_=_=_=__[A_l_(O__H_)_4]_-___。 解析 金属性最强的钠对应的NaOH的碱性最强,非金属性最强的氯对应 的HClO4酸性最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7时48分21.11.1819:48November 18, 2021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
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②⑤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⑤
易错警示 解析 答案
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结构与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习小结
解析 B的氧化物具有两性,可能是Al。C、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
子相同,且C为非金属元素,故4种元素在第3周期,A原子半径最大,所
以A为Na,B为Al,D为Cl,C为S(因第3周期中只有SO2+2H2S===3S↓ +2H2O)。
12345 67
解析 答案
(2)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3___周期_Ⅵ__A___族。 (3)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大小_N_a_O__H_>_A__l(_O_H__)_3 (用化学式 表示),C、D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__H_2_S_<_H__C_l_(用化学式表示)。
S _S_O__3_ H2SO4 强酸
加热
受热分解
Cl __C_l_2_O_7_ HClO4 酸性 比H2SO4强
光照或点燃
稳定
(1) 硅 、 磷 、 硫 、 氯 单 质 与 氢 气 化 合 时 条 件 由 易 到 难Cl的>S>顺P>序Si为

(H2)C硅lO、4>磷H、2SO硫4>、H氯3P最O4高>H价2S氧iO化3 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两支试管内都有无__色__ 镁、铝都能置换出 酸 中的氢,但_镁__
气泡冒出,但放_镁__条_ 更容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M__g_+__
的试管中逸出气体的 _2_H_C__l=_=_=_M__g_C_l_2_+__H_2_↑__,__2_A_l_+__6_H_C__l _
速率较快
_=_=_=_2_A_l_C_l_3_+__3_H_2_↑_
达标检测
1.下列能说明非金属性S强于P的是
A.S的颜色比P4的颜色深 B.P4能在常温下自燃,而S不能 C.酸性:H2S<H3PO4
√D.酸性:H2SO4>H3PO4
解析 物理性质不能作为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P4的自燃是其着火 点低的缘故,与非金属性无关;H2S不是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不能作为比较的依据。
12345 67
解析 答案
5.下列所述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增强
B.HCl、PH3、H2S稳定性依次减弱
C.Al(OH)3、Mg(OH)2、NaOH碱性依次减弱
√D.S2-、Cl-、K+、Ca2+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解析 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A项错误;
HCl、H2S、PH3稳定性依次减弱,B项错误; Al(OH)3、Mg(OH)2、NaOH碱性依次增强,C项错误; S2-、Cl-、K+、Ca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随原子序数递增离子半径逐
12345 67
解析 答案
3.下列关于第3周期元素的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核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B.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第3周期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D.Na、Mg、Al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12345 67
项目
同周期(从左到右)
最外层电子数
由1逐渐增加到7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1→+7,负价-4→-1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失电子能力与得电子能力 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非金属的氢化物Biblioteka 生成由难到易,稳定性由弱到强
同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NaOH
滴加酚酞溶液的现象
变__红__
Mg(OH)2 _浅__红__
Al(OH)3 不显红色
碱性强弱
强__碱__
中强碱
两__性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
(1) 钠 、 镁 、 铝 置 换 出 水 ( 或 酸 ) 中 的 氢 时 , 由 易 到 难Na的>M顺g>序Al 是
第1章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习目标定位 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实验 等间接的方法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2.能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
12345 67
解析 答案
2.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元素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是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 解析 活泼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活泼性弱的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碱性越强,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越活泼越容易置换出氢。
规律总结 解析 答案
2.下列叙述中能判断A金属比B金属失电子能力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易错警示 解析 答案

(2N)a钠OH、>镁Mg、(O铝H)的2>最Al(高OH价)3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为

Na>Mg>Al
(3)钠、镁、铝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解析 答案
4.X、Y为同一周期的元素,如果X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则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金属性强于Y
√B.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
C.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强于X

Cl>S>P>Si
(3)硅、磷、硫、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归纳总结
同周期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但从左至右核电荷 数依次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增大,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活学活用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 新知探究 点点落实 达标检测 ——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
新知导学
一、同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判断
1.按表中实验操作要求完成实验,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热前
_不__反__应__
镁与冷水不反应,与热水 反应 ,
加热至沸 腾后
反应缓慢,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M__g_+___ 液变为浅红色 _2_H_2_O__=_=△_=_=_=__M_g_(_O_H__)_2↓__+__H__2↑_
3.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Al(OH)3 B.阳离子氧化性:Na+>Mg2+>Al3+ C.单质的还原性:Na<Mg<Al
√D.离子半径:Na+>Mg2+>Al3+
解析 Na、Mg、Al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单质的还原性减弱,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由于离子半径:Na+>Mg2+>Al3+,故 氧化性:Na+<Mg2+<Al3+。
4.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 的是 A.离子半径:X>Y>Z
√B.单质的氧化性:X>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X>Y>Z
规律总结 解析 答案
5.下列不能说明氯的得电子能力比硫强的事实是
规律总结 解析 答案
二、同周期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判断
根据下表中的内容,回答问题。
元素
Si
P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_S_i_O_2_
_P_2O__5_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H2SiO3弱酸 __H_3_P_O__4_
物的化学式及酸性
中强酸
单质与H2反应的条件 氢化物的稳定性
高温 不稳定
磷蒸气与 H2能反应 受热分解
活学活用 1.能证明Al的金属性比Mg弱的实验事实是 A.Al的导电性比Mg强 B.Al的原子半径比Mg小
√C.Al(OH)3能溶于NaOH溶液,而Mg(OH)2则不能
D.Mg(OH)2的溶解度比Al(OH)3的溶解度略大 解析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金属的导电性、溶解 度与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无关;原子半径大小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 弱的依据。
12345 67
解析 答案
(2)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是__N_a__(填元素符号);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_N__a_+_(填离子符号)。
解析 第3周期元素(Ne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 逐渐减弱,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Cl,金属性 最强的是Na,Na+的氧化性最弱。
渐减小,D项正确。
12345 67
解析 答案
6.请根据周期表中第3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b___(填字母)。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 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d.单质的熔点降低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
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7时48分30
秒19:48:3018 November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
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下午7时4
8分30秒下午7时48分19:48:3021.11.18
归纳总结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相同 ,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 依次 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 吸引力逐渐 增大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