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56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下结构,注意 “厶”的位置, 与上面不相交。
易错
毁 奉
“臼”字里面是两横, 左下部末笔是提。
下面是两横,不是三 横。
词语听写
毁灭 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殿堂 饱览 境界 宏伟 统统 销毁 奉命 举世闻名 亭台楼阁 象 征 仿 照 诗 情 画 意 建 筑 漫 游 天 南 海 北 风景名胜 奇珍异宝 博物馆 搬运 罪证 丘陵 唐朝 闯关
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两个“不可估量”和感叹句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反复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也点明了圆明园在祖国 和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课文一开始用这个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之情。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反复 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赞叹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最 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 时应体现惋惜、愤怒之情,语速稍慢,声调可提高, “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关键词可以读重音。
课后习题2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 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建筑美
圆明园内仿照各地名胜的景观
海宁的安澜园
苏州的狮子林
建筑美
圆明园内仿照各地名胜的景观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建筑美 圆明园内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的景观
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
珍贵的历史文物
过渡 也照应了文章开头作者痛心疾首的评价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
课文内容资料
圆明园概况及布局图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海淀区东部。原 为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与附园长春、 绮春(万春)两园合称“圆明三园”。始建 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九年(1744) 竣工。附园长春和绮春两园分别建成于乾隆十六年和乾隆三十七 年。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 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全园占地约350万平方米,
[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 围绕着一个中心。
[金碧辉煌]指形容(建筑物、陈设等)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诗情画意]意:意境,情调。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第二阶:阅读理解
学习内容
1.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返回
课文围绕圆明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课后习题4
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 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一百五十余 处景观,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 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 权力的统治中心。
部编版 语文 五年级上册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 3.了解写作背景和圆明园概况及布局。 4.认写字词、理解词语。
返回
快速阅读课文,想 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 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情感?
课文大意
本文描写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 的圆明园。它过去是一座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由于侵略者的入侵,圆明园遭到毁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 有残垣断壁。
开篇
第一部分 点题
(1段)
首
具体
尾 第二部分 描写
照 (2~4段)
应
毁灭
第三部 经过
分(5段)
阐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 的历史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丽。
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从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这三 方面来看,圆明园有着辉煌的过去,所以说它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10月6日到10月18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破坏时间长达十几天, 10月18日和10月19日,竟然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三天”说明这 把大火时间之久、破坏之大——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些表示时 间的词语,让我们了解到侵略者如何破坏圆明园,以及破坏力度之 大、之快,从而体会到作者内心之痛。这也更让我们痛恨清政府的 腐败无能,更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感到愤怒和痛恨。
辉煌的 过去
布局:众星拱月 文物:珍贵异常 建筑:风格各异
热爱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毁灭的经过
掠搬毁烧
仇恨
返回
第三阶:方法学用
学习内容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祖国灿 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 恨之情。
返回
方法学用
圆明园 的毁灭
具体资料
圆明园中建筑、 艺术品的介绍
圆明园毁灭过程
《七子之歌》 及其创作背景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 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 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 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反复 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朗读指导:
课文先写损失,再写辉煌,最后写毁灭,作者的 心情是不断变化的,朗读时要体现出这种变化。第1 自然段可以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沉痛 的心情;朗读第2—4自然段时,应体现欣赏、自豪、
写作背景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 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 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 者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 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 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 了反抗清王朝腐败统治的革命运动。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 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园路铺饰、绿篱修
课后习题4
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盖上了中 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叠 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 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珍宝、字画典 籍,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时间跨度
珍宝类型
指出圆明园中收藏的文物数量之多、历史 之悠久、价值之巨大。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青铜礼器
名人书画
《女史箴图》
《四十景图》
如何理解第5自然段中,“凡是”“统统”“任意”及“闯进”“掠 走”“破坏”“销毁”这些词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 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 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和平宣言》 及其创作背景
表达感情 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 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对祖国统一、和平的呼唤 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者的憎恶
第四阶:课后练习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生字检测。(2)词语检测。 (3)课文内容检测。
返回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反复 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野蛮行 径的无比仇恨之情!
课堂小结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 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作 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 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构图示
圆明园 的毁灭
损失不可估量
痛惜
近义词
宏伟—雄伟 销毁—毁掉 笼罩—覆盖 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奇珍异宝—无价之宝 举世闻名—遐迩闻名 玲珑剔透—小巧玲珑
反义词
毁灭—保存 宏伟—渺小 诗情画意—淡而无味 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玲珑剔透—粗制滥造
理解词语
[不可估量]估量:推算、计算。这里是说圆明园 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 容名声极大。
说明英法联军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表现出英法联军的 贪婪和无耻。
如何理解第 5自然段中,“凡是”“统统”“任意”及“闯进”“掠 走”“破坏”“销毁”这些词语?
这些动词连用,充分暴露了英法联军残暴与野蛮的强盗行径,更 激起我们对其罪恶行径的憎恨之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 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众星拱月 )
随堂检测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金碧辉煌 )的殿堂 ( 玲珑剔透 )的亭台楼阁 ( 举世闻名 )的皇家园林 ( 风格各异 )的民族建筑
会认字
gū
销毁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huáng diàn
lóng tī
lán
金碧辉煌 殿堂 玲珑剔透 安澜园
líng
瑶台 武陵 饱览 流连其间 境界
hóng
fèng
jìn
宏伟 唐代 闯进 统统 奉命 灰烬
我会认
声旁表音明显的形声字
jìn jìn
烬火 尽
gū gǔ
估人 古
huáng
huáng
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想一想:圆明园昔日有着怎样的辉煌?
布局美(第2自然段) 建筑美(第3自然段) 珍贵的历史文物(第4自然段)
布局美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 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 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 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 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 园周围。 比喻 突出了圆明园的主要地位,让人感受到圆明园布局的宏伟。
煌火 皇
lóng
lóng gǒng
gòng
珑王 龙 拱人 共
我会认
珑——笼——拢
小巧玲珑
笼罩
合拢
易错
“剔”读tī ,不要读成tì。 “闯”是翘舌音,读chuǎng,不读cuǎng。
会写字
毁估拱辉 煌殿陵览
会写字
境宏唐闯 统销奉
书写指导
拱境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 边的偏旁都是三笔写成的。
宏
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 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 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 成就的建筑。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其造 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 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 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 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随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táng dài
( 唐代 )
jìng jiè
( 境界 )
bǎo lǎn
( 饱览 )
bù kě gū liang
( 不可估量)
jǔ shì wén míng
(举世闻名 )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课文内容资料
圆明园概况及布局图
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树,建有中外名胜奇观无数。长春园还有海 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圆明园是一座艺术价值极高的 人工山水园,又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 和艺术杰作,被誉为“万园之园”。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劫 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烧。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圆明园 再遭洗劫。现仅存长春园西洋楼的部分石雕残迹。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它的雄伟壮 观,美不胜收。而如此庞大的、壮观的、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 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毁于侵略者之手,这样写激发读者对 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也激发不忘国 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后习题3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 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上自”“下至”不但写出了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朝代众多, 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 易,说明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课后习题3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 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 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 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易错
毁 奉
“臼”字里面是两横, 左下部末笔是提。
下面是两横,不是三 横。
词语听写
毁灭 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殿堂 饱览 境界 宏伟 统统 销毁 奉命 举世闻名 亭台楼阁 象 征 仿 照 诗 情 画 意 建 筑 漫 游 天 南 海 北 风景名胜 奇珍异宝 博物馆 搬运 罪证 丘陵 唐朝 闯关
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两个“不可估量”和感叹句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反复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也点明了圆明园在祖国 和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课文一开始用这个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之情。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反复 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赞叹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最 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 时应体现惋惜、愤怒之情,语速稍慢,声调可提高, “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关键词可以读重音。
课后习题2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 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建筑美
圆明园内仿照各地名胜的景观
海宁的安澜园
苏州的狮子林
建筑美
圆明园内仿照各地名胜的景观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建筑美 圆明园内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的景观
蓬岛瑶台
武陵春色
珍贵的历史文物
过渡 也照应了文章开头作者痛心疾首的评价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
课文内容资料
圆明园概况及布局图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海淀区东部。原 为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与附园长春、 绮春(万春)两园合称“圆明三园”。始建 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九年(1744) 竣工。附园长春和绮春两园分别建成于乾隆十六年和乾隆三十七 年。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 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全园占地约350万平方米,
[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 围绕着一个中心。
[金碧辉煌]指形容(建筑物、陈设等)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诗情画意]意:意境,情调。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第二阶:阅读理解
学习内容
1.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返回
课文围绕圆明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课后习题4
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 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一百五十余 处景观,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 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 权力的统治中心。
部编版 语文 五年级上册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 3.了解写作背景和圆明园概况及布局。 4.认写字词、理解词语。
返回
快速阅读课文,想 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 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情感?
课文大意
本文描写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 的圆明园。它过去是一座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由于侵略者的入侵,圆明园遭到毁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 有残垣断壁。
开篇
第一部分 点题
(1段)
首
具体
尾 第二部分 描写
照 (2~4段)
应
毁灭
第三部 经过
分(5段)
阐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 的历史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丽。
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从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这三 方面来看,圆明园有着辉煌的过去,所以说它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10月6日到10月18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破坏时间长达十几天, 10月18日和10月19日,竟然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三天”说明这 把大火时间之久、破坏之大——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些表示时 间的词语,让我们了解到侵略者如何破坏圆明园,以及破坏力度之 大、之快,从而体会到作者内心之痛。这也更让我们痛恨清政府的 腐败无能,更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感到愤怒和痛恨。
辉煌的 过去
布局:众星拱月 文物:珍贵异常 建筑:风格各异
热爱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毁灭的经过
掠搬毁烧
仇恨
返回
第三阶:方法学用
学习内容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祖国灿 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 恨之情。
返回
方法学用
圆明园 的毁灭
具体资料
圆明园中建筑、 艺术品的介绍
圆明园毁灭过程
《七子之歌》 及其创作背景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 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 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 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反复 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朗读指导:
课文先写损失,再写辉煌,最后写毁灭,作者的 心情是不断变化的,朗读时要体现出这种变化。第1 自然段可以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沉痛 的心情;朗读第2—4自然段时,应体现欣赏、自豪、
写作背景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 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 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 者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 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 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 了反抗清王朝腐败统治的革命运动。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 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园路铺饰、绿篱修
课后习题4
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盖上了中 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叠 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 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珍宝、字画典 籍,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时间跨度
珍宝类型
指出圆明园中收藏的文物数量之多、历史 之悠久、价值之巨大。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青铜礼器
名人书画
《女史箴图》
《四十景图》
如何理解第5自然段中,“凡是”“统统”“任意”及“闯进”“掠 走”“破坏”“销毁”这些词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 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 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和平宣言》 及其创作背景
表达感情 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 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对祖国统一、和平的呼唤 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者的憎恶
第四阶:课后练习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生字检测。(2)词语检测。 (3)课文内容检测。
返回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反复 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野蛮行 径的无比仇恨之情!
课堂小结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 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作 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 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构图示
圆明园 的毁灭
损失不可估量
痛惜
近义词
宏伟—雄伟 销毁—毁掉 笼罩—覆盖 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奇珍异宝—无价之宝 举世闻名—遐迩闻名 玲珑剔透—小巧玲珑
反义词
毁灭—保存 宏伟—渺小 诗情画意—淡而无味 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玲珑剔透—粗制滥造
理解词语
[不可估量]估量:推算、计算。这里是说圆明园 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 容名声极大。
说明英法联军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表现出英法联军的 贪婪和无耻。
如何理解第 5自然段中,“凡是”“统统”“任意”及“闯进”“掠 走”“破坏”“销毁”这些词语?
这些动词连用,充分暴露了英法联军残暴与野蛮的强盗行径,更 激起我们对其罪恶行径的憎恨之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 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众星拱月 )
随堂检测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金碧辉煌 )的殿堂 ( 玲珑剔透 )的亭台楼阁 ( 举世闻名 )的皇家园林 ( 风格各异 )的民族建筑
会认字
gū
销毁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huáng diàn
lóng tī
lán
金碧辉煌 殿堂 玲珑剔透 安澜园
líng
瑶台 武陵 饱览 流连其间 境界
hóng
fèng
jìn
宏伟 唐代 闯进 统统 奉命 灰烬
我会认
声旁表音明显的形声字
jìn jìn
烬火 尽
gū gǔ
估人 古
huáng
huáng
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想一想:圆明园昔日有着怎样的辉煌?
布局美(第2自然段) 建筑美(第3自然段) 珍贵的历史文物(第4自然段)
布局美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 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 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 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 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 园周围。 比喻 突出了圆明园的主要地位,让人感受到圆明园布局的宏伟。
煌火 皇
lóng
lóng gǒng
gòng
珑王 龙 拱人 共
我会认
珑——笼——拢
小巧玲珑
笼罩
合拢
易错
“剔”读tī ,不要读成tì。 “闯”是翘舌音,读chuǎng,不读cuǎng。
会写字
毁估拱辉 煌殿陵览
会写字
境宏唐闯 统销奉
书写指导
拱境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 边的偏旁都是三笔写成的。
宏
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 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 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 成就的建筑。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其造 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 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 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 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随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táng dài
( 唐代 )
jìng jiè
( 境界 )
bǎo lǎn
( 饱览 )
bù kě gū liang
( 不可估量)
jǔ shì wén míng
(举世闻名 )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课文内容资料
圆明园概况及布局图
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树,建有中外名胜奇观无数。长春园还有海 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圆明园是一座艺术价值极高的 人工山水园,又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 和艺术杰作,被誉为“万园之园”。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劫 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烧。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圆明园 再遭洗劫。现仅存长春园西洋楼的部分石雕残迹。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它的雄伟壮 观,美不胜收。而如此庞大的、壮观的、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 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毁于侵略者之手,这样写激发读者对 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也激发不忘国 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后习题3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 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上自”“下至”不但写出了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朝代众多, 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 易,说明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课后习题3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 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 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 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