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请: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评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申请: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
的评审研究
一、课题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阶段是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教学效果。
因此,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方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目标
1. 分析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索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和方法。
3. 构建一套完善的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评价体系。
4. 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研究内容
1. 现状分析: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高中信息技术与教
学融合的现状,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
的应用等方面。
2. 融合策略探索:基于现状分析,探讨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有
效融合的策略和方法,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
3. 评价体系构建:结合教育理论和实践,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
价方法、评价过程等。
4. 实证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融合策略,对教学过程和结果
进行评价,验证所构建的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相关理
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工具,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
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实际需求。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
4. 实证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融合策略,通过对比实验等
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五、研究进度安排
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现状分析,收集相关理论和
实践成果,确定研究框架。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探索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
合的策略和方法,构建评价体系。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进行实证研究,应用融合策略,
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4. 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六、预期成果
1. 形成一套完善的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评价体系。
2.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融合策略和方法,为实际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3. 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七、参考文献
[1] 陈述,李丹.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5(1):27-32.
[2] 张晓辉,王芳.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7(4):55-60.
[3] 刘丽娜,赵宇. 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践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9(10):12-15.
[4] 王彦娟,李宁.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2):48-52.
[5] 胡永刚,高文.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评价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6(6):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