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杂文作品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杂文作品精选
1:人类的好日子
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

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

为什么人们厌恶贫困?因为贫困者不能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无论是虚荣心还是爱美之心,无论是去医院看病不排队,还是坐飞机头等舱,都必须用金
钱来满足,用金钱来实现。

富是因为有钱,贵是因为出身、门第和权力。

当然,有了钱,也就不愁贵,而有了权
力似乎也不愁没钱。

因为富与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合并为一个范畴。

贫困者羡慕并希望
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

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
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

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

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
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
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
是比比皆是。

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

渔夫的老婆起
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她
要当贵妇人,当了贵妇人,她又要当女皇,当上了女皇,她又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让那条
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

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

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
规律。

民间流传的许多具有劝诫意义的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

据说印度人为捕
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

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

要想
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绝对不肯放下食物。

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

人有
“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有的人有的时候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没有。

人总是会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弱点,也是人的丰富性所在。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国的口号,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政治
家提出科技兴国的口号。

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
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

在人类贪婪欲望的刺激下,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了为人
的健康需求服务的正常轨道,而是在利润的驱动下疯狂发展以满足人类的——其实是少数
富贵者的病态需求。

人类正在疯狂地向地球索取。

我们把地球钻得千疮百孔,我们污染了河流、海洋和空气,我们拥挤在一起,用钢筋
和水泥筑起稀奇古怪的建筑,将这样的场所美其名曰城市,我们在这样的城市里放纵着自
己的欲望,制造着永难消解的垃圾。

与乡下人比起来,城里人是有罪的;与穷人比起来,富人是有罪的;与老百姓比起来,
官员是有罪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官越大,罪越大。

因为官越大,排场越大,欲望越大,耗费的资源就越多。

与不发达国家比起来,发达国家是有罪的,因为发达国家的欲望更大,发达国家不仅
在自己的国土上胡折腾,而且还到别的国家里,到公海上,到北极和南极,到月球上,到
太空里去瞎折腾。

地球四处冒烟,浑身颤抖,大海咆哮,沙尘飞扬,旱涝不均等等恶症候,都与发达国家在贪婪欲望刺激下的科技病态发展有关。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责任,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人们,尤其是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财富和权势的富贵者们,
他们是罪人,神灵是不会保佑他们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虚伪的政治家们,所
谓的国家利益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告诉那
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
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
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

我们
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

在人类没有发明电
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

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

有了网络后,人
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

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
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性的易得使人们失去恋爱的能力。

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
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药。

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
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

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当然,
衣服和住房也是必要的。

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当人们在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
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人们才会明白,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当人类把地球折腾得不适合居住时,那时,什么国家、民族、政党、股票,都变得毫无意义,当然,文学也毫无意义。

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尤其是国家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

尽管
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

2:贫穷到底有多可怕
1
又是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

一位63岁的老母亲,为了获取20万的意外保险金给儿子筹集关节置换手术,从9楼
一跃而下。

或许,直到坠地的那一刻,这位母亲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份无私无畏的爱,纯粹却愚昧,遗憾又无奈,注定是一次徒劳无功的白白牺牲。

因为她的保单早已过期,而自杀并不
在被保范围内。

信息闭塞的她,无法了解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充分了解。

她只是单纯地以为,自己好像找到了一个解决自己痛苦和儿子余生的路子,像是在极
夜之中看到一点微微光亮。

为了这点光亮,她愿意付出一切,当然不吝以命换命。

贫穷罹遭厄运,是多么的绝望而无力。

就像是夜行时误入沼泽,越折腾,越绝望,所
有的垂死挣扎都于事无补,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慢慢下沉,生命和世界一点点消失在眼前
和脑海,只剩下一片漆黑死寂。

最让我感到鼻腔泛酸的一幕是,新闻的主角,楚先生的母亲,当天破天荒地买了一份
十几块的水饺。

这种再普通不过的食物在异常节俭的老人看来是多么极不寻常甚至称得上
是奢侈。

我似乎看到一个两鬓花白的老人,平静地品尝完这盘水饺,然后义无反顾地冲向阳台,打开窗户,带着长久的绝望和唯一的希望,坠落。

2
想起很早的时候看到一则同样让人绝望的新闻。

一个小男孩因为偷肉被抓,他的父亲过去求情,一见面,这个七尺汉子就扑通一声跪
下了。

说孩子不是心眼坏,而是一年多没吃过肉,心里馋。

肉贩听完心头一软,大刀剁下
一块送给了他们。

当晚,他们吃了人生中最丰盛的一顿晚饭。

然后在夜里,全家卧轨自杀了。

我不知道父母是抱着何种心情吃完的最后一顿饭,会不会还克制情绪努力有说有笑,装作什么都不会发生像过年一样,或许父亲还难得地喝了一碗酒,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含着笑默默看着,孩子像小饿狼似的大快朵颐。

也不知道父母最终用什么样的方法说服孩子躺在轨道上,会不会在火车轰隆隆来临的时候,他们还在拍打着孩子的胸脯,柔声讲着睡前故事,哄着他们入眠。

直到飞驰而过的火车,碾过贫穷,碾过尊严,碾过那些微薄的梦。

3
关于此类的悲剧新闻,全世界每天都在发生,不胜枚举。

在温饱之前,贫穷就意味着死神。

因为可能吃过的每一顿都是最后一顿,一不小心,就死了。

在温饱之后,贫穷就意味着毫无抗风险能力,因为任何一个猝不及防的厄运都可能会变成击垮你和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贫穷到底有多可怕?
生死之外无大事。

贫穷是生存下去的头号公敌。

4
在网上看到一张截图,不知道出处,请自行对号入座。

看完才知道,尼玛现在还处在贫穷线呢。

贫穷还不是最可怕的,没有能力改变贫穷才是最可怕的。

虽然我们现在毕业之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况。

但是,云落地,水归海,万物从不等人。

父母在慢慢老去,未来的老婆想要更好的生活,未来的孩子渴望更高的起点,房价一天天在增高,寒冬一天天在紧逼。

而我们,又是否做了或者正在做些什么,努力改变这一切呢?
3:古人写字和今人写字
先来解题:其中所说的古人,指的是蒙恬造笔以后的中国人。

再往前的古代,非但无笔,而且没纸,甚至连文字尚不曾出现,彼时的古人,就无法和现时的今人,在写字这么一档子事儿上比较了!
不过,也并非所有今人的写字,都能够和古人的写字加以比较,以区区在下为例,原先主要用硬笔写字,近10年来主要用电脑键盘“写”字,如此行状,自然无法和古人的
用软笔写字放在一起说事儿;具备了这种资格的,只能是现实社会中被称作书法家以及正
在为成为书法家不懈努力的那一小批人士。

题目解罢,言归正传。

有道是文字乃记录语言的符号,但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字中,大概唯有由横、竖、撇、捺、点这样一些“零件”所构成的象形方块汉字,在具有记
录语言的功能以外,其本身也还可以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

也因此,中国的书法尤其是软
笔书法,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视觉艺术。

改革开放以后,软笔书法是较早、同时也是较快被商品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原因嘛——当大到政府的办公楼,小到草民的寒舍,都需要悬挂尺寸大小不一、水平高低有别的书
法作品,以显示主人的“脱俗入雅”和“有文化”时,书法市场,怕是想不繁荣也难吧!
遗憾的是,用软笔写字、谋划着卖字挣钱的人虽日渐增多,但整体的书法水平却较之
古人相去甚远,甚或俗不可耐的书法作品充斥坊间,让人生厌。

怎么会是这样呢?
仔细想想,缘由倒也十分简单,这就是古人写字和今人写字目的之迥然有异。

当然,我这样说,并非认为古人写字与名利二字无涉;只是古人的“金榜题名”主要
是靠学问,一笔好字只是他学问的包装,所以,但凡那种登上书法艺术顶峰的古代文人,
他们必定首先是大学问家。

这种凭借深厚学养支撑着的古人的字,和那些没读过几本书,
甚或基本上不怎么读书的当代书法家的字,又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
我熟悉的一位书法家有言:“书法是愚人的事业。

”我相信,这是他的真切感受和肺
腑之言。

但这么一句话,却绝对不能概括眼下中国书法界的众生相。

大概是十六七年前吧,我在应邀为书法家茹桂教授的文集《砚边絮语》所写的书评中,有着这样一席话:“一次同一位书画评论家闲谈,他用‘笔墨泛滥,文人匮乏’八个字来
概括书坛现状,话虽略显刻薄,却也还算是中肯之论。

”其实,足以概括书坛现状的还有
另外八个字:“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无可讳言,面对软笔已经不再是一种大众书写工具,甚至硬笔书写也正在被键盘书写
替代这么一种现状,中国书法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一种小众艺术。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小
众艺术,最近一些年来却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有人据此侈谈如今的书坛是如何、如
何繁荣。

不过,那些不曾读过帖、没有临过帖,甚至缺乏最起码的笔墨训练的官员和名人,也可以用自己的涂鸦之作换取钞票;不少有着这样、那样头衔的书法家,不是把书法视为
一种高深的学问去进行长期的刻苦研修,而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粗制滥造——这样的书
法制作,和崇权、趋名的市场需求扭结在一起所形成的书法“热”,其实与繁荣二字风马
牛不相及,泡沫而已!
固然书法界多有精于求名求利的“聪明”人,但真正延续着中国书法艺术文脉的,却
是许许多多“愚人”。

成为这种“愚人”的第一要素,是必须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存有敬畏之心。

对中国的传统诗歌,鲁迅先生1934年12月20日在致杨霁云的信中,曾说过如下一通很有意思的话:“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诌几句,自省亦殊可笑。

”我觉得,对中国的书法艺术,好像亦可作如是观。

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变迁,如今的中国,已经没有了造就二王、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米芾、黄庭坚、苏东坡等书法大师的文化环境,他们的成就,也缘此成为了中国书法历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恐怕是很难被今人以及后人超越了。

也因此,当代那些决心在延续中国书法艺术文脉上有所作为的书法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紧紧地拥抱传统。

要成为对延续中国书法艺术文脉卓有贡献的“愚人”,还必须尽可能地保持心境的淡定和质朴。

既然倾心于书法艺术,那就一定要把相当大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其中。

而心无旁骛以后,对诸多凡俗快乐——诸如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远离,势必成为在所难免。

愿意如此行事的书法家有多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