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2
1.观察橡皮筋发声的状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手压橡皮筋。

2.手拉橡皮筋。

3.手弹橡皮筋。

4.其它方法。

5.学生记录表,得出结论: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方法状态是否发声手压
手拉
手弹
其它
2.观察钢尺发声的状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一只手压住钢尺,一只收拨动钢尺,观察。

2.把现象记录在活动上册里。

记录册:
方法状态拨动钢尺
3.观察小鼓发声的状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敲击鼓面,观
察。

2.先在小鼓上撒上几粒豆子,再轻击鼓面,观察。

3.把现象记录在活动上册里。

记录册:
方法状态轻击小鼓
4.观察音叉发声的状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敲击音叉,观
察。

2.观察老师演示,把发声的音放在水槽里得到现象。

记录册:
方法状态敲击音叉
5.小结: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物体发声音时都在振动。

教师活动2
1.教师:(出示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和记录表)用手压橡皮筋,观察、记录橡皮筋状态,听听发声没有。

2.用手拉橡皮筋,观察、记录橡皮筋状态,听听发声没有。

3.用手弹橡皮筋,观察、记录橡皮筋状态,听听发声没有。

4.其它方法。

5.和学生一起分析现象,初步得出结论。

1.教师:(让学生拿出钢尺)怎样使它发出声音。

采用一只手压住钢尺,一只收拨动钢尺,观察。

2.师:把钢尺发声时的状态记录在活动上册第一页里。

3.教师巡视。

1.教师:(让学生拿出小鼓)第一步,敲击鼓面,观察。

第二步,在小鼓上撒上几粒豆子,再轻击鼓面,观察。

2.师:把鼓面发声时的状态记录在活动上册里。

3.教师巡视。

1.教师:(让学生拿出小鼓音叉)敲击音叉,观察。

2.师:把音叉发声时的状态记录在活动上册里。

3.教师巡视。

4.教师演示,把发声的音放在水槽里。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观察多个物体发声情况,得出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2、3)
学生活动3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学生看PPT,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

1.声音是问题振动产生的。

2.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振动呢。

1.猜猜竖笛发声时的振动
教师活动
1.师:(PPT)你认为声音是
怎样产生的?有那些证据可
以支持你的想法?
2.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
什么在振动呢?
活动意图说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环节四: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时间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3)
学生活动5
一、拓展阅读。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
1.学生阅读。

二、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发出声音的物体都要()。

2.溪流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三、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石头碰撞发出声音,石头没有振动。

()
2.我们说话时,是声带在振动。

()
教师活动5
1.鼓励学生独立阅读。

2.练习题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活动意图说明:回顾巩固课堂学习知识。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橡皮筋
钢尺声音振动

音叉
第一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导学案
学习
内容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

3.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养成这些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学习资源分组材料:小鼓1*12个、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1*12个、钢尺1*12个、音叉1*12
个、豆子若干等。

随堂记录
学习过程
一:聚焦
活动1
1.学生用口发声。

2.学生思考并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
3.说说提出自己的猜想:(物体碰到时发出声音;物体出气时发出声音;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二、探索1
活动2:1.观察橡皮筋发声的状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手压橡皮筋。

2.手拉橡皮筋。

3.手弹橡皮筋。

4.其它方法。

5.学生记录表,
得出结论:物体
振动发出声音。

方法状态是否发声
手压
手拉
手弹
其它
2.观察钢尺发声的状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一只手压住钢
尺,一只收拨动钢
尺,观察。

2.把现象记录在活
动上册里。

记录册:
方法状态
拨动钢尺
3.观察小鼓发声的状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敲击鼓面,观察。

2.先在小鼓上撒上
几粒豆子,再轻击
鼓面,观察。

3.把现象记录在活
动上册里。

记录册:
方法状态
轻击小鼓
4.观察音叉发声的状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敲击音叉,观
察。

2.观察老师演示,把发声的音放在水槽里得到现象。

记录册:
方法状态
敲击音叉
三:研讨
活动3
1.猜猜竖笛发声时的振动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
1.学生看PPT,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

1.声音是问题振动产生的。

2.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振动呢。

四、随堂练习
活动4
一、拓展阅读。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
1.学生阅读。

二、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发出声音的物体都要()。

2.溪流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三、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石头碰撞发出声音,石头没有振动。

()
2.我们说话时,是声带在振动。

()
学后反思说一说: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关于声音还想知道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