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行政效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标准统一原则 (2)量与质的统一的原则 (3)短期效果有长期效果的统一 (4)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的统一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标准 2. 行政效 率测定 的标准
(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就 是看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节约的 程度的数量界限。
2.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就是把 行政活动放在整个社会政治系统中去考察, 着重分析和评价行政目标和执行决策本身 的正确性.
第十二章
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和特点
1.行政效率的含义
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在从事 行政管理中所得到的效益同所消耗的人、财、物 力和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指行政活动的 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
行政效率= ——————
行政活动投入 把握三点: (1)行政效率是质与量的统一
行政活动产出
(2)行政效率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
(3)行政效率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
1.行政效率的特点 (1)方向性 (2)关联性 (3)社会价值性 (4)相对性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1. 决定行政效益的因素有: 效益 要素 (1)行政活动的总方向和性质 (2)各项政策决策的质量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1. 环境 因素
(1)国家政治安定,政治生活民主化、 法制化是行政生活正常的基本条件, 也是实现高效率行政管理的前提。
(2)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 (3)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 效率的社会心理条件。 (4)地理环境、交通、信息等也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
4.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 部队伍.提高 领导者 和 工作人员的素质。
5.加强行政管理民主建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6.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7.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思考题
1.什么是行政效率? 2. 为什么要研究行政效率? 3.简述行政效率的测定原则和标准. 4.行政效率的测定方法有几种? 5.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6.谈谈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4.科技因素
(1)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 效率。
(2)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技术, 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3) 办公设备和 行政活动技术装备的更新和 改造,也可 提高管理效率.
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1.牢固树立 效率观念 2.推进机构 改革,建立 合理的行政 管理体制
(1)合理划分权限。要妥善处 理好中央与地方、上下级的体 系,改变权利过分集中的现象。 (2)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 能,把生产经营权交给企业。 (3)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3.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 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
(1)将行政法制建设作为实现法制的基础 和手段。 (2)实现机构精简。 (3)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
2.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行政决策的质量标准主要有: 一是方向标准,即行政决策是否符合国家意志和 人民要求; 二是优化标准,即是否选择了最优的行动方案.
;
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
1.行政功能鉴测法
2.组织因素分析法
3.行政费用测定法 4.特定标准比较法 5.综合效益分析法
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提高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1. 效益 要素
(3)各项工作的质量
(4)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行政任 务的数量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一切效率的追求都要遵循经济原则。 从经济角度讲,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 途径是降低行政费用。
2. 经济 要素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3. 时间 要素 (1)时间是完成行政任务的基本条件。 (2)时间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自然尺度。 (3)时间是具体行政活动的现实尺度。
2.组织因素
◇功能是否齐全,是否适应
(1)行政机 构的设置 (2)行政职 位的设置 (3)行政管理 各环节的协调
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机构是否精简,有无重叠臃 肿的情况。 ◇权责是否分明,权责划分和 组织是否合理。 ◇管理的层次和幅度是否适当。
3.人员因素
包括行政领导者和一般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 政治品质、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
(4)行政工作要讲究时限。
三、研究行政效率的重要性
1.提高行政效率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需要 2.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
3.行政效率关系到能否适应当代技术革命的挑战
4.行政效率问题是行政改革的核源自问题第二节 行政效率的测定
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困难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标准 1. 行政效 率测定 的原则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标准 2. 行政效 率测定 的标准
(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就 是看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节约的 程度的数量界限。
2.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就是把 行政活动放在整个社会政治系统中去考察, 着重分析和评价行政目标和执行决策本身 的正确性.
第十二章
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和特点
1.行政效率的含义
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在从事 行政管理中所得到的效益同所消耗的人、财、物 力和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指行政活动的 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
行政效率= ——————
行政活动投入 把握三点: (1)行政效率是质与量的统一
行政活动产出
(2)行政效率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
(3)行政效率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
1.行政效率的特点 (1)方向性 (2)关联性 (3)社会价值性 (4)相对性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1. 决定行政效益的因素有: 效益 要素 (1)行政活动的总方向和性质 (2)各项政策决策的质量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1. 环境 因素
(1)国家政治安定,政治生活民主化、 法制化是行政生活正常的基本条件, 也是实现高效率行政管理的前提。
(2)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 (3)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 效率的社会心理条件。 (4)地理环境、交通、信息等也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
4.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 部队伍.提高 领导者 和 工作人员的素质。
5.加强行政管理民主建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6.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7.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思考题
1.什么是行政效率? 2. 为什么要研究行政效率? 3.简述行政效率的测定原则和标准. 4.行政效率的测定方法有几种? 5.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6.谈谈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4.科技因素
(1)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 效率。
(2)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技术, 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3) 办公设备和 行政活动技术装备的更新和 改造,也可 提高管理效率.
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1.牢固树立 效率观念 2.推进机构 改革,建立 合理的行政 管理体制
(1)合理划分权限。要妥善处 理好中央与地方、上下级的体 系,改变权利过分集中的现象。 (2)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 能,把生产经营权交给企业。 (3)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3.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 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
(1)将行政法制建设作为实现法制的基础 和手段。 (2)实现机构精简。 (3)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
2.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行政决策的质量标准主要有: 一是方向标准,即行政决策是否符合国家意志和 人民要求; 二是优化标准,即是否选择了最优的行动方案.
;
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
1.行政功能鉴测法
2.组织因素分析法
3.行政费用测定法 4.特定标准比较法 5.综合效益分析法
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提高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1. 效益 要素
(3)各项工作的质量
(4)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行政任 务的数量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一切效率的追求都要遵循经济原则。 从经济角度讲,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 途径是降低行政费用。
2. 经济 要素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3. 时间 要素 (1)时间是完成行政任务的基本条件。 (2)时间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自然尺度。 (3)时间是具体行政活动的现实尺度。
2.组织因素
◇功能是否齐全,是否适应
(1)行政机 构的设置 (2)行政职 位的设置 (3)行政管理 各环节的协调
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机构是否精简,有无重叠臃 肿的情况。 ◇权责是否分明,权责划分和 组织是否合理。 ◇管理的层次和幅度是否适当。
3.人员因素
包括行政领导者和一般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 政治品质、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
(4)行政工作要讲究时限。
三、研究行政效率的重要性
1.提高行政效率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需要 2.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
3.行政效率关系到能否适应当代技术革命的挑战
4.行政效率问题是行政改革的核源自问题第二节 行政效率的测定
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困难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标准 1. 行政效 率测定 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