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无题诗是李商隐的著
名爱情诗,也是一首失恋者的悲
歌。男女一旦真诚相悦,之死
靡它,其情火可以焚烧地狱和
天堂。当其失恋时,入骨相思,
魂牵梦萦,无法排遣。“春蚕
到死”“蜡炬成灰”两句,早
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现在
很多人用它来表达坚贞不渝的
爱情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品味语句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深沉地抒发了战败时和被俘时的心情。作者的所“说”所“叹”, 不只是个人的不幸和愁苦,而且更饱含着剧烈的亡国之痛。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
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 心,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慨和高风亮节。
作者:李商隐
高句临描海写,,视概这 诗野由寥此首 人廓拓诗宽,展借广大而景的海来抒胸的。情怀壮阔。和景表豪象现迈尽了的收眼底。以下十 2、树木丛生,气百魄草的丰表茂现。。秋诗风中萧洋瑟溢,着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风饱萧含瑟的,激草情木摇。落表的现季了节开,阔但岛上树木繁 茂,百草丰美的,胸给襟人,生抒意盎发然了之统感一。中反国映了曹操“老 骥伏枥,志在建千功里立”业的的“烈抱士负”。胸襟。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段:安得广厦千万间”至最后共五句

内容——广厦庇寒 ;感情——忧国忧民;意境—— 可贵品质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大体分析
龚自珍,(1792—1841)近代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又名巩祚, 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 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现实却是荆棘遍布,步履维艰的。于是久郁诗人心中的不平一发而为 “行路难”的连声浩叹。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千古名句
诗人的心飞向未来,相信自己总有一天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作者: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 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 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 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译文: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 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此句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 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
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深厚情谊,而且也反映了唐 初社会生产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在统治阶级 中社会地位比较低下、有所作为的青年的积极 进取精神。
中心 思想
次北固山下
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 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千古名句
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 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却又苦情密意,可谓神情燕婉。
品味语句
1、辛苦遭逢起一经
2、干戈寥落四周星
作者首先回想了自己的一生: 第二句中的“寥落”,表明了南宋末
由刻苦读书进入仕途,到戎 抗元斗争的局势,渗透着 作者的惋惜
马干戈为国征战。
和痛心。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沉痛地抒写了“干戈寥落”中国家和个人的 悲惨遭遇:国家已像风中柳絮,个人更像雨中浮萍,亡国孤臣,风雨 飘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李白
大体分析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 “诗仙”之称。
这首诗是李白惊悉好友王昌 龄被贬湖南龙标后写下的。龙 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 担忧,他将这首充满同情和思 念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 完全可以理解的。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 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 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 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 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 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 诗篇。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作者:王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大体分析
选自《全唐诗》。王湾,唐代诗人。这首诗写冬末春 初, 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 起乡愁。全诗笼罩着 一层淡淡的乡思愁 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 年”,不失诗苑奇葩, 艳丽千秋。
借景 抒情
作者:文天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体分析
文天祥(1236--1282), 南宋民族英雄,著名爱国诗人。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本诗是文 天祥的代表作,录自《指南录》, 此诗作于1279年,即被元军所俘 的第一年正月过零丁洋时。作者 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书写,极写 出国破之恨、哀怨之情。第三联 作者借用两个带有情感色彩的地 名写出他的处境遭遇,可谓是 “绝对”,而尾联更是千古绝 唱.以磅礴的气势收篇,表现出 其民族气节及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激励了千百万人,为千古不朽的 壮歌。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大体分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 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 为“诗圣”。
这首诗是作者住在草堂里写 的。是作者高尚情怀的具体体 现。他的茅屋几乎被狂风和顽 童完全摧毁,又遇上了连绵不 断的秋雨,屋漏床湿,被冷似 铁,全家无法安眠,处境十分 悲惨。但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 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愿牺 牲自己,以换取天下贫穷人家 的温饱。
3、阔海。日生残夜他 了,乡 作江的者春羁放入旅眼旧之山年情川。,的又宽写阔出胸 风海景日虽和然旧美年,中但的襟 交其江。 融中春全,还,诗清是毕春闲有竟景流令不和畅人是乡,不十尽全思感愉十和情悦美谐浓之的处。。残夜中的 4、乡书何处达郁?归雁洛阳边。
如此只好把感情寄托在“乡书”之上,真情难得还 在家乡。表明思乡之切。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
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
“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品味语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作者:王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大体分析
王勃,(650-676)字子安, 绎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 有“神童”之称,博学多才。 渡海堕水,受惊而死。善为文,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 时称“四杰”。后人评其诗, 亦列为初唐四杰之首。
大体分析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 表达离情别意。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 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 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 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 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 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 理想,没有消沉下去, 是令世人学习的。
这首诗是天宝三载李白离
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 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意, 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 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 宴为之饯行。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大体分析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
山,号玉渓生,又号樊南生。李商隐的无题 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晦朦胧的爱情诗。
另一种则是借恋情而寄托激愤,抒发感慨 。
这是一首写景诗,就长江的风 景引起旅途的乡愁,是谓即景 生情。颔联完全是写景,颈联 是即景抒情,见得海日又生残 夜,江春又入旧年,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作客日久,引动归 思,就结出盼望乡书欲借雁足 以传也。
品味语句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与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平”与“这一首帆诗悬既”写既出有实了景作之者美客,游也有虚景之壮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ppt 课件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作者: 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大体分析
《观沧海》为四言乐府诗, 选自《乐府诗集》。 曹操(155-220),东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品味语句
全诗分四段:
一段:从“八月秋高风怒号”到“下者飘转沉塘坳”共五句
内容——秋风破屋 ;感情——焦急 ;意境—— 悲惨凄苦 实 二段: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到“归来倚仗自叹息”五 景
句 内容——群童抱茅 ;感情——气愤、无奈
三段:从“俄顷风定云墨色”到“长夜沾湿何由彻”八句
内容——长夜难眠 ;感情——凄苦、无助
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
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
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
为美谈。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
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
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
这是作者在京城长安送朋友 前往蜀地(今四川省)任县尉时 写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赠别诗, 与一般送别诗迥然不同的是,它 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虽然天 各一方,只要朋友知心,就好像 近在咫尺。这就使人心胸开阔, 一扫离情别绪。
品味语句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千古名句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品味语句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作者从小就在北京读书,又在北京考中进士做官,北 京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理想所在。现在,他被迫 离京,心情是多么复杂呀!黄昏日落的惨淡景象,天 涯海角的遥远距离,使他的离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
离愁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 神。“无情物”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 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 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 别有洞天。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大体分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
北宋大政治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当过宰相,
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
《己亥杂诗》共315首,是诗人 辞官后的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写于己亥年,即清道光十就年 (1839—鸦片战争前一年)。龚自珍 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 抵抗外国侵略,因此受到朝廷黑暗 势力的排挤。1839年,他愤然辞去 官职,在暮春时节离开北京回家乡 杭州归隐。这首诗就是写了此时的 心情。
品味语句
译文:
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 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 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 随千古 我寄愁心与明月,
风一直送到夜郎西。
名句 随君直到夜郎西。
思想感情
全诗含蓄中有直陈,婉转中见明快,意象 优美,意境悲远,实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者:李白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品味语句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
顾心茫然。
首先通过对珍 馐美酒,食不下咽,拔剑而起,四顾茫然的动作刻画,
烘托表现李白内心的苦闷与茫然。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通过黄河冰塞、太行雪满表现世路的坎坷艰难。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舟梦日边。
梦境
之后的一场美梦恰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像两 位先贤一样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