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上蔡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上蔡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4题;共21分)
1. (7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十二章·述而》)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刘禹锡《秋词》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

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5)请把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默写出来。

________。

2. (4分)名著阅读。

【甲】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起自己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方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
(1)“他”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作品是:________
(3)一句话概括情节:________
3. (5分) (2017九上·东城期末) 下面这张邮票表现的是《水浒》中的《________》故事,画面中间是手握大刀、摇摇欲倒的杨志,他一路________(性格特点),这一点可以从赶路改变作息时间看出,还可以从________(限20个字以内)等具体情节看出来,但最终杨志还是败给了智多星________(人名)。

这一事件之后杨志不得不投奔到________(地名)落草,和鲁智深做了寨主。

4. (5分)(2016·昆明) 任选一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要感请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
续前行。

材料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材料三: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激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
写作要求:①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④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二、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5. (2分)水浒英雄中()被称为“立地太岁”。

A . 阮小二
B . 阮小五
C . 阮小六
D . 阮小七
三、字词书写 (共2题;共9分)
6. (5分) (2017七·莒南期末) 请将下面的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的抄写在田字格内。

碧水剔透晶莹清澈
7. (4分) (2017七上·盐城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lǎng________________niàng
________润莅临吝啬酝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8. (5分)【写法借鉴】
精彩的心理描写能恰如其分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这几句话形象地表现出了“我”赖床的真实心理。

【片段仿写】
请你也用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某种心理。

(150字左右)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
9. (4分) (2017九上·高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本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时所作。

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

浮生:出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

后来相沿称人生为“浮生”。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1)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之景。

B . 下片写人,通过人物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

C . 纵观全词,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个身闲心苦的不得志者。

D . 尽管人物形象抑郁不得志,但字里行间仍不失豪放风格。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A . 这首词中的苏轼是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着岁月而又无可奈何的形象,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

B . 这首词描写了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既开阔深邃,又清幽淡雅,充满野趣。

C . 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悠闲自得的洒脱。

D . 这首词写景上的特点是善于从多个角度写景,有远景,有近景,有仰望,有俯瞰,有听觉,还有嗅觉。

这样多角度的写景就使景物显得很有层次,做到了诗中有画。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④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 . 贤于材人远矣
C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
11. (12分)(2019·泉州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五行相生相克图
[村料二]
古希腊学者思培多克勤提出一切物体都由“火”“空气”“水”和“土”这四种元素以不同的数量比例混合起来,成为各种性质的物体,由此创立了四元素说。

西方人习惯于把物质当成完全独立的对象来看待,更加关心的是物的结构、基质。

在西方人眼里,物就是物,探索并发现其结构、本质及变化规律,是西方人对于物的基本态度。

中国的五行学说起源于殷周时期,强调木、火、土、金、水这五种事物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强调五行相生相克的功能与作用——相生,有五行相滋生、促进的意义;相克,有五行相克伐、抑制的意义。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人用来分析世间万物运动变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模式,也是我国古人的一种说理工具。

(摘编自唐铁军、蔡卫华《西方四元素说与中医五行学说之比较》
[材料三]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金德”。

宋朝起,五行相生入名开始流行。

著名理学家朱熹的父亲叫朱松(木旁),朱熹名字中的“灬”实乃火字旁,未熹的儿子一个叫朱埜,一个叫朱在,木生火、火生土的相生之序一目了然。

(摘编自高考试题、朱孟臻(《宋代“五行入名”现象初探》)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项是()
A . 西方四元素说认为“火”“空气”“水”和“土”四种元素可混合成各种性质的物体。

B . 五行学说在古代中国被广泛运用于分析事物的关系和变化,还被用于说理和取名等。

C . 依据朱熹家族取名遵循五行相生理论的做法,朱熹孙辈的名字中极可能含有“金”旁。

D . 属金德的西晋代属土德的曹魏,由此可见,朝代的兴亡规律取决于其所属的五德之性。

(2)阅读材料一,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怎样?请简要说明。

(3)阅读材料二,五行学说与四元素说各体现中西古代怎样的物质观?请简要概括。

12. (12分) (2019九上·绍兴期末)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关于“推迟上学”的主题阅读
【新闻摘要】
2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范围内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以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

该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

据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2月27日止向各设区市教育局初步统计汇总,目前,全省已有67个县(市、区)拟在2018年试点或推行小学推迟上学,其中有62个县(市、区)春季学期将陆续在部分小学先行试点。

【媒体声音】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普遍性的睡眠不足引起社会担忧。

权威数据显示,2005年—2016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

未成年人睡眠不足,其危害性显而易见,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体质、智商和生长发育。

下一代睡不好,意味着未来国民的国际竞争力大受影响。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测数据连年下滑,与日韩同龄人相比劣势明显,这与普遍性的睡不好有很大关系。

小学“推迟上学”,表面上看是让孩子们多睡会,其实是一项关键性的减负实措。

小学教育固然追求孩子们多学知识,可比长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身体健康。

“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呼吁了很多年,可学校到校时间不推后,就只能早起早到,政府层面强制性的小学“推迟上学”,一个很小的调整,很可能赢得一代小学生的“睡饱睡足”,可谓功德无量之举。

“推迟上学”释放出的减负理念,相比实措更值珍视。

少年儿童的天性是玩,全社会有义务给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吃好、睡好、玩好、适宜学习”的生态环境。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成人社会的竞争推及基础教育领域,“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被不少家长视为圭臬,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小升初竞争激烈程度甚至不逊高考,孩子们的睡眠玩耍时间,让位给学习刷题,“减负”沦为看起来很美的理念,具体实施遇到各种阻力。

政府层面的减负强制措施必不可少,但更关键的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成为社会共识,形成合力呵护一个宽松愉悦有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舒适环境。

小学“推迟上学”既要“看起来很美”,又要实施起来有保障。

“推迟上学”,一是希望小学生们不要太早起床,二是确保他们每天睡眠不少于10个小时。

孩子们不能因为推迟上学而“推迟上床睡觉”,这需要家长严加督促,千万不能把多出来的睡觉时间消耗在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手游上。

而笔者最担心的还是,现在孩子们的兴趣班学业辅导班很多,不能把学校让出的休息时间给辅导班占领,如果孩子们晚上忙于各种作业直到深夜,“推迟上学”一样没达到减负目的。

希望“小学推迟上学”,能继续凝聚全社会“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共识。

要建立“为小学生减负是民生”的理念,统筹各种资源力量让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慢下来,通过供给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遏制基础教育领域的恶性竞争,让全体中小学生共享国家发展进步的红利。

减负从“推迟上学”开始,浙江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也期待政府和社会统筹更多资源纾解“放学早、接送难”难题,拿出更多减负实策,家长们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子女成长成才理念,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文/程振伟,新浪视点,2月25日)
【各方热议】
言妍(杭州市凤凰小学副校长):磨刀不误砍柴工。

睡眠时间保证了,学生上课时的精气神也就出来了,效率就高了,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胡昌升(小学语文老师):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不能速成,而是要给学生喘气、发展的空间。

江河(浙江中国美术学院附属小学6年级学生家长):推迟半小时上学,是一场守护孩子睡眠时间的“及时雨”。

这是小举措,却蕴藏着大智慧。

@萍子:推迟学生的上学时间,应该考虑家长的上班时间,大多数家长上班时间比学生上学时间早。

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就是愁死了。

@能成铁:增加不了睡眠时间,只会增加熊孩子游戏时间。

@白驹过隙:学生睡觉时间是作业时间决定的,解决睡眠不足的问题应该是少布置作业。

(整理自网络)
(1)细读上述材料,探究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施行推迟上学的原因。

(2)下列对文本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 近年来,我国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这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担忧。

B . 2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缓解了小学“放学早、接送难”的矛盾。

C . 小学“推迟上学”是为了让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慢下来,是为了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因为对小学教育来说,长身体比长知识更重要。

D . 媒体、学校、家长普遍担忧因为“推迟上学”而让出来的休息时间会被游戏、课外作业、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占领,从而达不到减负的目的。

(3)“推迟上学”到底是缓解了孩子睡眠不足,还是让家长更为难?老师、家长、媒体众说纷纭。

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3. (8分)(2016·河南)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

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

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参考答案
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4题;共21分)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3-1、
4-1、
二、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5-1、
三、字词书写 (共2题;共9分)
6-1、
7-1、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8-1、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
9-1、
9-2、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3-1、
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