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细胞的生活》教案(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4.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过程与方法】
1.养成通过类比、推理等方法获取抽象知识的能力。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教学难点】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课前准备
课件、有关克隆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对于一个重度烧伤患者来说,在十年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皮肤进行移植。
而在十年后的今天,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移植人造皮肤,接下来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人造皮肤的应用。
讲授新课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课件展示“人造皮肤在我国临床上的应用〞。
问:为了保持细胞的活性,应该向给这些活体细胞提供哪些物质?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生物也是如此。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细胞是如何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呢?我们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得到答案。
〔引出课题: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讲解〕首先,我们来看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我们之前提到的水、无机盐、糖类等都是物质,那么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展示〕flash动画展示蔗糖溶解的过程——蔗糖在水中溶解时分子运动摸拟图。
〔提问〕蔗糖溶解后,为什么水的总量没有增加呢?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
〔讲解〕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如水、无机盐、氧等,一般
不含有碳,统称为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一般含有碳,统称为有机物。
讲解课本“试一试〞小麦燃烧的例子使学生简单了解无机物和有机物,如时间允许,可附加鱼骨在盐酸中溶解的实验〔无机物被溶解〕。
二、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讲解〕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正是由于有这些物质的存在,才能让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既然这样就不能让它们轻易跑到细胞外,可是细胞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废物还要排出去,如果不排出去就会影响正常生活。
这就需要一个“明辨事非〞的“保安〞来管理。
〔提问〕那么,细胞中的什么结构能充当“保安〞的角色呢?
〔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
〔讲解〕此时给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的事实,使学生进一步确定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展示〕动画分别展示动植物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讲解〕结合课本示意图,根据时间条件,对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做适当的补充。
三、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化器
〔讲解〕细胞的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也需要能量,能量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下面的图片中就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能量,你能找到它们吗?
〔展示〕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的能量,光能、机械能、水能、化学能、电能等。
〔讲解〕能量的存在有很多种形式。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不同形式的能量能相互转化吗?
〔展示〕几个能量转化的实例。
〔讲解〕同学们对能量转换都非常熟悉了,其实生物细胞内也存在着能量转换。
我们吃进去的是食物,而不是能量,要将食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就需要一个能量转换器。
〔提问〕发动机是机车的转换器,它能将汽油、柴油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那么,什么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呢?
〔讲解〕先引导学生认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细胞中的叶绿体,由于其中一些色素能吸收光能,因此叶绿体能经过复杂的变化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然后利用类比,将细胞中的线粒体与汽车的发动机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线粒体可分解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相当于“燃料〞〕,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展示〕通过流程图展示动植物细胞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点出细胞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根本单位。
板书设计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
物质
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碳,如:糖类、蛋白质、脂质…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线粒体、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
4.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原因。
2.描述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
3.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4.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5.能运用类比的方法对分裂现象进行学解释,培养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资料,并通过类比的方法了解细胞是不能无限度生长的。
2.通过看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分裂的视频,了解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相关资料,培养实事求是的学态度。
2.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
课前准备
课件、有关细胞分裂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你知道生物体是通过什么方式由小变大的么?细胞会生长吗,它是怎样生长的呢?今天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讲授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识记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定义。
3.能够概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4.知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二、学生自学:阅读课本P56-57,找到以下问题答案:
〔一〕出示自学目标
1.生物体的生长与什么分不开?什么叫细胞的生长?
2.细胞能无限生长吗?为什么?
3.说出细胞分裂的概念及其过程。
4.染色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5.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变化的?
6.通过细胞分裂,新细胞与原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有没有变化?
〔二〕学生开始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生〔5分钟〕,教师提示用笔画出重点。
〔三〕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参考答案见课件〕
2.教师讲解并对学生的汇报做出评价。
3.教师重点讲解染色体的变化。
4.学生相互之间复述细胞的分裂过程〔5分钟〕
课堂小结
1.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2.细胞生长:细胞增大。
3.细胞分裂:细胞增倍。
板书设计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细胞核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2.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细胞核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
3.染色体的变化
〔1〕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
〔2〕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两个新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4〕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也相同。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