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对中药处方安全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对中药处方安全性
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对中药处方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某医院中医室开具的2万张中药处方,并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旬在药房实施中药药房配药质量管理,选取该期间中医药房开具的2万张中药处方进行中药安全性比较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前后中药房处方及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
结果:实施管理后,中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840,P=0.000);管理前中药房员工满意度为(64.58±11.24),管理后中药房员工满意度为(87.65±11.33)。
管理后中药学人员满意度得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2,
P=0.012)。
结论:中药房实施配药质量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中药房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保障中药处方的安全。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中药处方;安全性;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江西省儿童医院中药房开具的中药处方20000张,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中药房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抽取此期间中药房开具的中药处方20000张。
中药房共有工作人员5名,其中男2名,女3名,年龄26~45(34.58±4.52)岁。
中药房人员在调查研究时间段内无离职情况。
1.2方法
中药处方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1)成立由中药配药科、护士、院长、医生、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中药室配药质量管理团队,建立健全配药质量管理体
系,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增强责任感。
(2)处方作为
中药配药的第一环节,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严格控制处方审核。
临床医
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字迹工整、清晰。
处方应包括中药的详细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并重点审查处方的配伍性,以确保其合理性,确保处方与患者的疾病相一致。
对于特殊药物,应申请特殊处方,并由临床医生签字。
(3)如果发现处方中存
在配伍不相容、剂量过大等问题,应立即与开处方医生沟通,以确保患者用药的
合理性,确认后再调整中药。
另外,要了解中药的加工方法和昵称,调整中药时
要进行注脚处理。
配药处应将不熟悉药品与熟悉药品进行区分,避免因不熟悉药
品造成配药差错。
(4)严格控制药品用量,差错控制在3%~5%之间。
对于某些特
殊药品,如有毒药品、贵重药品,误差应严格控制在1%以内。
在中药配药过程中,严格禁止主观估计,以避免因单次剂量和总剂量的误差而导致不良医疗事件。
(5)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
不同的加工方法在储存方法和用途上也有
明显的差异。
因此,中药饮片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控制:原料的收集、加
工和储存,以避免中药饮片发霉、潮解、蛀虫和风化。
对于需要临时加工的药品,如矿物、小种子等,严禁提前粉碎,中药调节剂应严格控制药品的质量鉴别,确
保中药处方的安全性。
(6)中药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疗效
也存在显著差异。
调度员应明确不同药物之间的禁忌及相关注意事项,避免服药
后出现不良反应。
药品配制完成后,应在包装上注明患者基本情况、处方名称、
剂量、用法等信息;在临床应用中,使用前应检查患者信息,以降低用药失误的
风险。
(7)定期开展药学宣传教育:提高临床医生的责任心,更加重视中药处
方的安全性。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药物安全的重要性,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提高
患者对药物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强医患关系。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
(1)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对患者
应用中药处方治疗的效果进行随访,用药1个月时,其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为有效;
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为无效。
(2)中药处方的安全性:统计中药处方调剂中
饮片质量问题、配伍禁忌、处方错误、脚注未执行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
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施管理后,中药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8.840,P=0.000)。
2.2管理前后中药房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管理前中药房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为(64.58±11.24)分,管理后科室满意度评
分为(87.65±11.33)分,管理后中药房满意度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t=3.232,P=0.01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成熟,中医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
不
同炮制方法和配伍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学价值,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中药配药是根据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将中药饮片和制剂配制成处方,供患
者使用。
中药配药包括配方审核、定价、配药、审核、包装和药物递送6个流程。
中医药的质量关系到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然而,中药治疗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往往受到剂量、用法、配伍、质量等问题的影响。
如果不严格监管,将对
中药处方安全和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中药调剂应实行规范、严格
的质量管理。
中药配方的质量与处方、用量、加工方法、配伍性密切相关。
中国有丰富的
中医药资源,其中许多有相似的名字或有多个昵称。
因此,中医配药教师应熟悉
中医药区域分部和不熟悉的中医药,并定期开展药学宣传教育,以加强员工对中
医药的了解,减少因不熟悉药材造成的配药差错,确保配药质量。
临床上,一些
医生在开处方时存在书写不清和潦草的问题。
因此,在中药药房配药质量管理中,应加强处方审核,规范书写方法;此外,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应重点观察中药是
否存在配伍禁忌,避免临床用药配伍错误对患者造成损害,严格检查剂量和患者
信息,以减少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中药配药过程中,除了加强处方审核外,临床医生与中药药师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
当药剂师发现处方中存在过量或配
伍不符时,应立即与临床医生沟通,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中医药房与临床医生可
以沟通交流临床用药差错、不良反应等事件,通过分析讨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中药的剂量对中药处方的安全性也有重要影响。
剂量过多或过少
都会引起不良事件;在配药的剂量调节过程中,严格禁止中药调节剂主观意识称重。
剂量控制误差应严格控制在5%以内。
对于具有一定毒性和珍贵的药物,误差
应严格控制在1%以内,这样可以减少药物消耗,有效保证患者的药物安全。
同时,中药的炮制方法繁多,不同炮制方法的贮藏方法也有很大差异。
临床上应加强中
药饮片的质量监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存放,严禁霉变、潮解等中药饮片进入药
品仓库。
医院应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提高中药药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对中药
处方安全性的关注,减少不良时间的风险。
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中
药调剂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进而保障
患者生命安全。
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房的质量监督可以显著提高中药处方的质量,从而提高其有
效性和药品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红梅,高素强,王志军.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其临
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世界中医药,2019,12(10):2514-2517.
[2]范国权,汤永涛.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
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6(15):136-137.
[3]马秀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的价值分析.中医临床研究,2019,9(1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