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发展研究
张艳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
摘要:国家整体的向上发展除了帮助国家在国际社会上重新掌握话语权之外,国家整体的向上发展也给国内社会带去了巨大的发展推动作用。
现阶段,国内金融市场开始趋于完善,社会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日渐完善开始让绝大部分企业、社会团体等等所有的商业银行对公客户拥有了更多的富裕资金,这让对公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的对公理财业务有了更大的需求。
面对对公客户对于对公理财业务需求量的增大这一情况,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做到市场的进一步抢占正不断的进行银行内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工作,从而基于此增加银行在中间业务层面的收入。
虽我国商业银行正不断地推动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希望以此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但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对公理财业务的服务层面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而言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发展
国内社会发展水平与国内市场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开始让国内各行各业迎接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全新的发展机遇,而国内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加深亦是受到了社会发展水平与市场经济建设水平提高的积极影响。
国内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让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逐渐重视起传统存贷业务外的中间业务层面的收入,而对公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不断针对于对公理财业务进行市场的拓宽与投入。
就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虽越来越多的国内商业银行开始不断针对于对公理财业务进行市场的投入并基于此谋求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但部分银行在促进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层面还存在有一定的不足,本文也将围绕于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发展展开讨论。
一、商业银行发展对公理财业务的意义
(一)发展对公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内教育事业的成功开展为国内成功地培养起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大军,而国内人才大军规模的日益扩大在给国内各行各业带去全新发展推动力的同时亦帮助了国内市场经济实现进一步建设。
国内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与国内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设在带给社会大众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亦让国内企业等商业银行对公客户所拥有的富裕资金量变得越来越多,面对于此情况,国内金融市场内的竞争相较于曾经而言变得更为激烈,而国内商业银行若想在如此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化发展,那么国内商业银行首先应当做到就是设立经营目标与实现经营目标。
就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途径来看,商业银行若想实现经营目标,那么定要着眼于对于对公理财业务服务项目的增加,以此通过更加多样的对公理财业务服务做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并吸引到更多的客户,最终在最大程度上帮助银行达成所设立的经营目标。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所开展的对公理财业务在经过发展之后将会成为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发展对公理财业务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化、商业化的重要途径
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国内社会、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督促着商业银行定要着眼于对公理财业务进行实际的创新发展,以此保障对公理财业务能够提供给客户更好且更多的服务的基础上做到服务转型。
而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将不可控地让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开始面对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压力,为了帮助国内银行能够在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后能够依旧保留原有的发展,监管部门开始针对于银行的经营、风险防范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面对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国内监管部门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定要为抢占金融市场而努力发展对公理财业务,以此在保障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自身的综合化经营。
二、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面临的困境
(一)目标市场不够明确,客户管理粗放。
就企业的发展来看,企业若想做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那么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生产过程当中除了要重视企业内部所开展的内部控制管理之外同时亦要意识到企业人才的招聘的重要性。
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人才的招聘将会给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带去一定的影响,而优秀的人才队伍将能够在其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不断帮助企业做到自身的创新发展并为企业的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而就作者个人来看,企业在做好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及组建足够优质的企业人才队伍之时亦要意识到企业自身对于目标客户与市场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
曾有研究表明,企业最好的20%客户能够产生绝大部分甚至近乎全部的价值;企业最坏的20%客户则与之相反,剩余的60%将能够弥补另40%所出现的差异。
虽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市场的初步划分,但从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出发所存在的不足导致了银行无法明确进行目标客户的确定,这进一步导致了因市场与目标客户的不明确导致银行在人才招聘层面亦出现偏差,无法基于所拥有的人才队伍恰到好处地为客户提供差别化的服务,最终影响了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对公营销缺乏战略部署,没有形成对公品牌。
现阶段,多数商业银行为了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并吸引客户便会采用一定的营销手段来做到对于客户的吸引,而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对外营销手段便是增开分支银行、个别营销等等,而这些营销手段在当今社会当中已经无法做到满足目前市场中所存在的相关需求;此外,为了激励银行内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为银行的发展尽最大的一份力,银行在开展内控管理之时针对于此类工作人员便会采用如定指标、派任务等等“激励政策”。
不论是商业银行的对外营销手段又或者是商业银行对内的“激励政策”均没有基于合理的战略部署,这也体现了现阶段多数商业银行缺乏对公营销的战略部署。
对公营销战略部署的缺乏导致商业银行的客户实际的“发展”均是由商业银行内的工作人员通过个人关系的培养而实现的,使得客户对于工作人员的信任度远超对于商业银行本身的信任度,这体现出了商业银行没有形成对公品牌,若拥有这类客户关系的工作人员离开原有的岗位或离开商业银行,那么商业银行亦将失去这类客户。
三、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思路
(一)商业银行要创建并维护一个长久的对公理财品牌。
若商业银行能够成功创建并维护起一个长久的对公理财
37
CHINA CIVIL ENTREPRENEUR
中国民商品牌,那么就市场竞争层面出发,这一商业银行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这主要是因为当理财产品的品牌得到成功的创建,那么客户将能够通过这一品牌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等等,这对于发掘目标客户以及吸引目标客户而言有着极大积极作用。
而对公理财品牌的创建除了要基于服务、技术、产品的长期创新外品牌的内涵对于对公理财品牌的创建而言有亦有着重要影响;在品牌的维护方面,商业银行定要让品牌下的产品所提供给
客户的服务是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并在给客户带去足够服务
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完善品牌自身,最终商业银行基于此做到创建并维护一个长久的对公理财品牌。
(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对公理财团队,提高服务质量。
对公理财业务在实际为目标客户提供相关服务之时将会全面的显露处其作为一项技术密集的服务业务的本质,而目
标客户在这出对公理财业务之时定无法同商业银行内的工作人员那般对此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
因此,为了提供给目标
客户最为优质的服务,由专业人才来开展这项业务并为目标客户提供必要的解析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为此提高商
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服务质量,商业银行定要努力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的对公理财团队,以此保障在目标客户需要理财
服务之时能够根据目标客户的实际情况给目标客户提供出不同且合适的金融服务方案来,进而做到带给目标客户最为优
质的理财服务。
四、结束语
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依旧实现稳定的发展,商业银行定要不断督促对公理财业务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进而做到在为企业提供最为合适的理财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华富.监管新规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J].北方经贸,2020(03):88-90.[2]周婧.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3]刘洋.大资管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吉
林财经大学,2017.[4]王洪亮.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态势、主要风险及
防控策略[J].南方金融,2017(03):65-72.[5]王婷.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研究[J].企业导
报,2016(03):104+90.[6]丁竹君,林茜.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
其化解[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27(05):22-27.[7]徐亚飞.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2014.生态环境。
(三)加强绿色信贷产品创新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机制,只有不断提高人才质量,才能够推动绿色信贷产品的研发,丰富其种类,同时不断拓展绿色信贷产品的适用环保项目范围,并增大产品利用空间。
银行可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提高人才准入门槛等方式,提高人才质量,并将其所学运用在绿色信贷业务开展中,推动绿色信贷业务高质量开展,其次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不仅需要限制环境污染企业使用信贷业务,同时还需要增加绿色信贷产品种类,例如增加针对清洁能源项目信贷产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信贷产品等,不断丰富绿色信贷产品种类,从而推动金融领域绿色发展。
(四)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由于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业务开展中存在一定风险性,而商业银行并未建立完善风险规避机制,存在风险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为有效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应当加强
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合作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首先商业银行可积极展开与政府部门间的沟通,获得政府资金支
持,积极进行风险转移,使得政府能够帮助银行承担一部分风险。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积极与环保评估机构相联系,利用环
保评估机构对贷款企业或者项目进行环保评估工作,环保机构的评估结果准确性高,能够为商业银行放贷提供一定参考
作用,从而有效规避贷款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需要积极与国
际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不仅能够学习到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绿
色信贷业务的经验,同时还能够将风险分散到国际金融能够机构中,从而降低自身风险性。
银行通过与利益相关方展开合作的方式,降低绿色信贷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风险,有利于激发商业银行提供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保证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四、结束语
绿色信贷业务开展是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时间较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制约绿色信贷开展效果。
需要以商业银行为载体,建立绿色信贷观念、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以及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降低商业
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开展风险,从而推动环保企业与环保项目
进一步开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霄敏,谢天一.商业银行的“绿色”机遇与挑战[J].现代
商业银行,2020,(17):48-51.[2]刘路燕.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商讯,2020,(02):104-105.[3]杨雪.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若干思考[J].财经
界(学术版),2018,(06):17-18.(上接第34页)
需更多地关注个股;3.本文通过加入公司特有风险变量达到了增强模型解释力的效果。
股市是一个复杂系统,结合更多
的维度和变量才有可能揭示其一角,CAPM 模型用系统性风险
作为唯一解释变量,就像盲人摸象摸到的是某面而不见全身,
尔后的学者们运用多因素模型更好的解释了股市收益率的来源,本文抛砖引玉,希望引发更多这方面的探讨。
参考文献:
[1]Debondt,W.and R.Thaler.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Journal of Finance.1985(40).[2]张一等.投资者情绪、噪音交易者与敏感性风险[J].财
会月刊.2017(29).(上接第36页)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