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费心去“杂草”,只需用心种“庄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需费心去“杂草”,只需用心种“庄稼”
作者:黄惠红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24期
在工作中,总有不少教师在谈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

是呀!作为一名工作二十多年的中年教师,作为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母亲,我对此深有感触。

由于年龄的特征,小学生好动,自控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喜欢丢三落四,喜欢犯错误等,所以小学教师更应该做到要有耐心、爱心;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要用自己崇高的人格、和谐的语言、规范的行为、真挚的情感去影响每一个学生,那我们的学生将沐浴在师德无限魅力的阳光雨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所处的环境来进行思想教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一、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在小学阶段中面对的是小学生,这时期的小孩子特别喜欢模仿,更有甚者把教师看作他们的偶像。

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总是对的,以致教师做什么,他也跟着做什么。

这样一来,作为我们教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才能塑造好学生。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二、热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热爱一个学生,则可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弃一个学生。

公正无私的教育之爱,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更为重要,爱可使他们抬起头走路,将感激之情迁移到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潜力,使他们不至于因成绩不好而沉沦下去。

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曾有人说:“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是教育的机会,是甘当人梯,是奉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我曾亲身感受到“教育爱”的重要与伟大之处。

有一次,班里一名自控能力极差的学生,上课时从没有好好地听课,我便找到他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从此以后他上课状态有了明显改善,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积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他的转变,班级的纪律好了许多,语文期末考试还考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之上的。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用亲切的微笑,带给学生愉悦的心情;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欢快的课堂气氛;设计轻松的教学流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努力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大胆求真求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课堂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要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听讲,教师应像春风细雨一样,和蔼而严肃、平静而安详,即使有突发事件发生,教师也不要轻易批评学生,以防打乱学生正常的听课情绪,影响师生课堂情感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都希望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可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却会打断你的思路,让你哭笑不得。

如果你非要按自己的教学计划讲解,那效果一定很差。

相反,如果你能随机应变,巧妙处理,定会让你有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之感。

四、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当一些学生学习中不能将教师所讲的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教师不要一味责备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老师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对于班里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的学生就要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对面批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五、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赢
我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外来工孩子居多,很多家长很少时间与子女沟通,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的紧密联系,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汇报,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便于更好地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资料,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鼓励孩子努力学习。

除了家长会、微信、电话、孩子日记等方式与家长联系外,书面联系是班主任和家长相互联系的一种简易的方式,可以大面积联系家长,延展了家校互动的时空。

通常是以“告家长
书”“给家长的一封信”、成绩通知单、考试卷等形式进行,互通情况,交换意见,从而掌握学生情况,共同教育好学生。

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是家校合作的主体。

学校和教师应在家校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只有由学校引领家庭,由教师指导家长,吸引更多的家长关心并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德育为首,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德育是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既需要我们用一句句实话、一件件实事去打动我们的学生,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又需要我们开动脑筋,采取积极措施去帮助教育我们的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

只要我们付出爱,用美好的话语和行动去感动她,就可以化解学生心中的雨雪风霜,使其逢春而绿,遇机而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