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特色旅游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攀枝花特色旅游分析]
学生姓名:谭成儒
学生学号: 200210304127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年级专业:2002级市场营销专业指导教师:刘鑫春老师
二〇〇六年五月
摘要
如今社会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有一项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第三产业占GDP的百分比。
可想而知现代文明中第三产业的重要性。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分量也举足轻重。
攀枝花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在开采利用资源、创造了工业奇迹之后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升级产业结构。
在资源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引下,长期以来,攀枝花都在地下挖掘丰富的矿产资源。
靠丰富的矿产资源,攀枝花从不毛之地崛起了一座现代化钢城,但是也被扣上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
所以,靠开采资源来支撑一个地方发展,这是短视的思路,没有持续发展的张力。
攀枝花下一阶段的发展必须寻求一条新的路子,使产业结构升级、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
拼弃陈旧的资源比较优势理论,以竞争优势理论指导攀枝花发展,形成持续的地区竞争优势。
这样搞活第三产业、搞活旅游业,让旅游业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使攀枝花成为一座具有厚重底蕴的精神钢城。
从地理上看,攀枝花脚踏金雅二江、手牵川滇两省。
凭借着云南民族风情主题旅游的东风;依托着两江流域这被历史遗忘的古老文明和现代钢城的崛起史话;再加上充分的统筹、整合规划,攀枝花会是一个以“古老历史遗产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具有无限的内在张力。
关键词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主题旅游
ABSTRACT
The now society evaluates a nation or prosperous degree in regions, having a the most important index sign is the third industry occupies the GDP percentage.Can imagine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insid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ird industry. Travel the industry conduct and actio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ird industry constitutes the part, it of the weight is prominent too.The Panzhihua is used as a new industry city,want to keep on developping and then must keep up with the ages step and promote to higher 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fter mining the exploitation resources and creates industry miracle.
For long time, the Panzhihua spends to all scoop out in the underground abundant of mineral resources, however the Panzhiha spends to travel the resources also is similar and big with mineral resources. If speak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brings us the ocean building, car, spacious street, modern civilized material steel city, So the Panzhihua a flower travel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s and trave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s a modern civilization to arrange the combination with history inheritance afresh, will bring us a spirit for having decorous bottom most steel city.
See from the geography, the Panzhihua feet steps the gold sand the river, the river of Yalongjiang two river, lead long Sichuan, Yunnan two province.Rely on the east breeze that borrow the race romantic feeling topic of Yunnan visit;Rely on two river river valley this drive the ancient old civilization that history forget with the rising history words of the modern steel city; Plus well of orchestration, integrate programming, a with" ancient old history inheritanc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perfect combination" for the topic travels the divine spot will soon regard infinite tension as eight square guests emerges in at present.
Key words: the third industry, race romantic feeling, travel the resources, GDP, travel the industry, the corpus travels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绪论 (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研究背景 (3)
2、研究意义 (3)
(二)论文总体思路 (4)
一、相关理论分析 (5)
(一)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5)
1、资源比较优势的定义 (5)
2、资源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5)
(二)竞争优势理论 (6)
1、竞争优势理论的定义 (6)
2、竞争优势理论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 (6)
(三)可持续的发展理论 (7)
二、攀枝花特色旅游设计 (9)
(一)区域旅游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9)
1、陕西人文文化游 (9)
2、云南民族风情游 (9)
3、对攀枝花旅游发展的启示 (10)
(二)攀枝花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0)
1、城市环境方面 (11)
2、乡村旅游发展方面 (11)
(三)攀枝花特色旅游可行性分析 (11)
1、从地理角度看市场可行性 (11)
2、从攀枝花以及周围宏观环境看可行性 (11)
3、从可挖掘的特色旅游产品可比性看可行性 (12)
4、攀枝花特色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13)
(四)攀枝花特色旅游资源分析 (14)
1、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方面 (14)
2、特色餐饮口留余香 (14)
3、特色宝藏 (15)
4、古老而被遗忘的神秘文化 (15)
5、象牙微雕呈现眼前 (15)
6、冬日暖阳养人心 (15)
7、穷山恶水开始了福山碧水的征程 (16)
8、挖掘人文文化,为地方旅游发展垫上厚实的地毯 (16)
(五)攀枝花特色旅游发展的资源整合思路 (16)
(六)攀枝花特色旅游景区构想 (17)
1、格萨拉及辐射区 (17)
2、迤沙拉及辐射区 (19)
3、二滩高峡平湖区 (20)
4、红格阳光游、特色生态农业游、移民新居游 (20)
5、象牙微雕——钢城游 (21)
三、结论 (23)
古老的历史遗产和现代文明完美握手 (23)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攀枝花是一个潜在旅游价值非常大的地方,但是由于过去经济和观念落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而一直处于被人遗忘的状态。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去年攀枝花市举办了四川省首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在借这一契机的推动下,攀枝花旅游开始了启蒙阶段。
但这仅仅是一个启蒙阶段,它唤起了攀枝花地方旅游的感觉觉醒。
虽然前一次“冬旅大会”确定了攀枝花旅游的一些主题和挖掘了一些东西,但是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而以,概念规划都有待深探。
攀枝花旅游到底何去何从?到底怎样深深挖掘和开发那些独具潜力的特色旅游呢?
攀枝花地处川滇交界地,怀抱两江、脚踏两省。
和周边一些已经发展起来的旅游旺地一样,都有着独特的文化。
但是周边地区已经发展起来了。
攀枝花地处丽江、楚雄、泸沽湖、大理、西昌的环围之下,好比周围一片喜鹊争鸣唯有此地独静。
咱们的兄弟地区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值得参考,同时兄弟地区发展起来了也值得我们追赶。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还有在阅读文献的时候,领会了竞争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给与了笔者对攀枝花特色旅游发展的信心。
就这样怀着一颗探索的心、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情,开始了这篇论文的撰写。
2、研究意义
攀枝花旅游作为攀枝花经济发展进程中必将翻开的新的一页,有相当大的研究考证意义。
攀枝花经过工业建市,即将翻过工业强市一页,根据人类利用资源的历史轨迹来看,特别是矿产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矿产资源的利用、开采总是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
所以,不管是为可持续发展、为子孙造福,还是为经济增长、为当代发展都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子。
我们开矿以后可以再开矿渣,但这
决不是长远之计,我们必须让各产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是来返璞和带动其他行业,这是一个必由之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旅游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看山看水、吃喝玩乐,最后受累全身、疲惫而归,这样的旅游慢慢开始不再受人们的亲睐了,同样这样全靠旅游资源支撑的旅游业是短视的旅游发展方向。
旅游必须要有特色、必须要有主题。
那么攀枝花特色旅游怎么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主题支撑?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需要有识之士共同来探索。
笔者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想对攀枝花的这一大业做点微薄的贡献。
本着这样的探讨意义,开始了本论文撰写。
(二)论文总体思路
本论文在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旅游竞争优势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整合营销理论、SWOT分析,从攀枝花市旅游业的现状入手,并对攀枝花特色旅游进行深度挖掘,针对攀枝花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攀枝花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了攀枝花特色旅游发展的主题和一些初略的构想。
论文总体结构由:首先,阐述相关的理论支持点。
其次,用这些理论来对攀枝花特色旅游进行设计。
最后,得出结论、提炼出攀枝花特色旅游发展的主题。
在对攀枝花特色旅游进行设计的过程是:第一步,对云南和陕西这两个主题旅游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二步,通过这样的分析来看攀枝花旅游现状和今后的出路;第三步,对攀枝花特色旅游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第四步,对攀枝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第五步,提出攀枝花特色旅游发展的资源整合思路;第六步,对攀枝花特色旅游景区进行构想和概念设计。
一、相关理论分析
(一)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1、资源比较优势的定义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否能够成功,在于它是否能够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而资源禀赋决定于当时拥有的自然资源、资本的劳动力的相对份额。
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将从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变到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
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阐明了著名的“看不见之手”机制,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各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2、资源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在我国的发展旅程中,资源比较优势理论曾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之一。
资源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资源优势与其获得的市场地位是相互对应的,良好的资源优势必然表现为良好的市场业绩,相关的市场地位也反映出相关的资源优势,因而,资源的比较优势决定生存和发展。
在此理论指导下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必然是以寻找区域优势旅游资源作为核心内容。
其实质是一种资源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一种以初级生产要素作为竞争基础的竞争方式。
应当肯定,资源优势理论在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或微小的买方市场下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特别是对于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复苏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当市场处于激烈的买方市场竞争中时,仅仅停留在“资源”上却是危险的和短视的,注定要失败。
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才出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重复建设、遍地开花、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现象,既造成国家资源配置浪费,又加剧了在同一市场上的竞争,同时造成社会压力。
此外,对于资源本身品位稍差的资源非优区的开发
建设,资源比较优势理论更难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当今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复杂和激烈,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要求我们摒弃这种粗放的旅游开发方式和已经滞后了的低层次竞争理念。
稍加留神不难看出我们国家每年7%的增长背后,也悲哀的隐藏着资源消耗的事实,换言之,这7%有很多都是拼资源拼出来的。
这对长期发展和持续发展是一种亵渎和障碍。
(二)竞争优势理论
1、竞争优势理论的定义
1990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在资源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科学的“竞争优势”的概念。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立足于产业层次,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是将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开拓、占据国际市场并获取利润的能力,即竞争力。
波特指出,从宏观上看,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竞争条件和两个辅助因素——政府和机遇。
其中,生产要素指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投入,又可分解为基本要素(如自然资源)和推进要素(如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需求因素主要关注于国内(区域内)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指与该产业存在前向、后向与旁侧关联产业的支持与帮助,使特定产业能够利用价值链的空间差,通过纵向或横向整合提高竞争力;企业的竞争状况决定了产业竞争力大小,其竞争优势可以通过成本领先、标新立异、目标集聚三个战略获得,具体讲就是强化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开发特色产品、细分市场等;机遇指重大技术变革、外汇汇率的重大变化、重大政治、文化或经济事件等;政府则通过制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货币金融政策、规制市场等直接影响到企业、产业的发展以及要素市场的供求。
2、竞争优势理论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
将“竞争优势”理论应用于旅游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实质上表现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由于旅游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全方位、全要素的,旅游竞争力的增强主要靠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人力、资金、知识等推进要素对旅游资源本身竞争优势的提升,
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展,而非仅仅依赖于资源本身优势,将此战略思想应用于旅游业发展的两个环节,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旅游开发环节
旅游开发是以旅游产品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对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挖掘过程,绝非单纯的景区、景点开发或旅游线路的组织设计。
单纯地就资源开发资源是由单纯的资源优势观引起的,只能走入开发误区。
如上所述,由于竞争力的来源是广泛的、全方位的,与之相应,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就必须保证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围绕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这个中心,除了将资源转化为产品之外,还应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规划建设、对相关产业实施联动开发、对人们的素质进行跟进培养。
(2)旅游营销环节
旅游市场营销不是单纯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和销售,也不仅仅是对各种促销策略的调整和组合,而是表现为一种运用各种手段,为实现和提升旅游产品价值,发挥、保持和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的过程。
因此,在制定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时,必须将产品开发纳入到市场营销中,才能使市场与产品相匹配,制定出适宜的持续发展战略及行动方案。
当今旅游业的发展是置于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之中的,旅游目的地应时刻关注市场供求与环境的变化,在与其他目的地的竞争和动态博弈中求发展,这是一地发展旅游业的基本前提。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上旅游竞争手段的不断升级,今天的旅游竞争更多的是建立在质量、品牌、服务等基础上的高层次竞争,后天优势对旅游市场竞争的决定作用越来越突出,以竞争优势为依据分析旅游市场影响因素更全面,进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也更具有长远性、系统性和竞争力。
(三)可持续的发展理论
无论何种优势来发展、无论怎么比较竞争,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一个长期发展、持续发展,所以最后还得提到一个可持续发展。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旅游业规模日益扩大,旅游业的作用和影响日益重要。
旅游活动在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和公民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关注。
1990 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行动委员会提出了旅游发展行动战略草案,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提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和企业的任务。
1995 年,世界旅游组织和其它联合国机构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发展旅游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宪章强调旅游业的发展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目标结合,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998 年 10 月在中国的桂林召开亚太议员第六届环境发展大会,
通过《桂林宣言》,确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社会性或可持续的发展观核心观念是:旅游业具有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四大功能。
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出发点,不仅仅是经济目标,而且应该自觉地、充分地把旅游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
从供给的角度看,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不可能无节制地开发;从需求的角度看,今天的消费者日益具有生态、环境和文化意识,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标准也日益体现生态和文化的需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对旅游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政治家、经济管理部门、法律、舆论和社会公民关注的重点,因此,旅游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发展观。
同时也是国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二、攀枝花特色旅游设计
(一)区域旅游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攀枝花过去长期在资源比较优势观指导下开采矿产,虽然在经济上、地区发展上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可是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现在必须找出新的路子,实现产业升级,带动联动产业,推进各方面协调发展,让攀枝花走出资源比较优势阶段,形成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在发展第三产业,搞特色旅游刚刚起步,不妨看看陕西和云南两个典型的旅游主题大省。
也许能给攀枝花这样特色旅游刚刚起步的地方一些启示。
1、陕西人文文化游
陕西西安是千年古都,山西省地区也是千年中华文化形成的主要地区之一,这里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支撑着。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大力开发旅游业,形成了以人文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经济。
使以前落后、凄凉的黄土飞沙,变得处处洋溢着人文文化氛围的陕西魅力。
透过古都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等一些表象的旅游资源,使人感受到一份历史的、人文的气息,显现出无限的发展张力。
相较于陕西旁边的另一个人文大省洛阳来说,陕西由于开发旅游的主题明确、各要素配套推进、形成竞争优势,所以陕西才能够发展很好。
2、云南民族风情游
多民族的云南开发出了民族风情主题游。
云南在短短的二十年里,靠发展旅游迅速的富裕起来,这里面最重要的也就是,整个云南省旅游开发主题非常明确,就开发民族风情游,把这个做到极点、形成云南旅游品牌。
就地域旅游发展来看,离我们最近的丽江有纳西古镇风情游、泸沽湖有摩梭走婚风情游、楚雄打造了千年彝人古镇游,这些都是顺应着云南名族风情主题诞生的地域特色旅游品牌。
3、对攀枝花旅游发展的启示
搞旅游经济只有形成明确的主题、形成竞争优势才可能有发展张力。
其实民族风情不是只有云南才有,东北的满族曾经是皇亲国戚,现在有很多的清朝电视剧在为他们做免费的宣传。
可是东北地区就是开发不出民族风情旅游,现在找到一点自然资源开发出了一些雪地旅游,可是没有文化内涵,也仅仅停留在利用资源的阶段。
陕西是自古以来的人文之都,但是陕西并不是从来就是旅游大省,甚至在二三十年前还有些凄凉、落后。
有一段话这样描述当年的陕西“一拨一拨黄土、一阵一阵飞沙,夕阳西下那古老的城墙边秦腔响起隐隐夹杂着些许悲伤”,这就是二三十年前的陕西,丝毫没有前年古都的魅力,丝毫没有欣欣向荣、八方宾客齐欢聚的感觉。
但是自从陕西开发人文旅游逐渐成熟以后,陕西就大变样了。
云南也是一样,现在的旅游胜地丽江、楚雄、等等地方,二三十年前也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有的还被列为贫困地区。
但是自从云南大理发展旅游业、挖掘“特色主题旅游”以后,这些地方一天一个样的变化。
这两个地方不仅吸引了大批的游客,还带动了许多的联动产业发展。
有一句话这样说“云南十八怪,黄金当铜卖”,其实这是说的云南有一种旅游纪念品,性能接近于黄金,但是价格就是铜的价格、很便宜。
这是针对游客喜欢买纪念品这一现象,一些专家运用当地的黄铜资源研究出来的一种新型产品。
这就是旅游发展中的联动效果的一个索引。
作为绿色产业的旅游业在这两个地方得到魅力的证实,也为地方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挖掘具有张力的主题旅游,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笔。
但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警觉,云南滇池污染、陕西文物遭破坏,这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有待注意的。
所以攀枝花发展旅游经济、搞特色旅游,绝不能像过去搞工业经济一样,拿资源和环境当赌注去赌明天。
攀枝花不仅要提炼旅游主题、搞活联动产业经济,还要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二)攀枝花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攀枝花在旅游方面起步晚,在去年“四川省首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之前可以说是空白,也有许多有待准备的地方。
1、城市环境方面
就城市发展来说,攀枝花是一个工业城市,前几年还被列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所以城市环境方面还不太理想。
经这次冬旅会的带动,现在有所起步。
首先是市政府有所重视,在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和环境整治方面开始了一些行动。
比如:去年冬旅会召开后攀枝花顺利地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现在东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双创办”,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环保城市。
这表明,攀枝花旅游发展的城市环境基础正在进一步改善,在政策和政府战略上得到很大的支持。
2、乡村旅游发展方面
攀枝花的农村地区,长期处在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半封闭状态。
所以,攀枝花的农村地区,特别是盐边、米易的一些山区,经济一直很落后,只最近几年有所发展。
经济落后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这些地方穷,二是对环境的破坏小。
在去年冬旅会的带动下,初步确定了一些旅游项目和景区。
比如说:红格到格萨拉百里生态长廊、迤沙拉等一些初步的规划。
攀枝花旅游处在苏醒阶段,好比一张不规则的白纸,有待规范和填写。
(三)攀枝花特色旅游可行性分析
1、从地理角度看市场可行性
攀枝花处于川西南滇西北,脚踏川滇风情、怀抱金雅二江。
从周边环境特色旅游的角度来看,攀枝花好比坐在舒适的沙发上,背靠着丽江纳西风情、左手手扶着泸沽湖摩梭走婚、右手贴在楚雄彝人古镇上、脚还可能踏上西昌月亮城。
攀枝花作为一个三线建设产物的现代钢城(象牙微雕)和古老边陲夷地醇厚的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融合体,她躺在众多有名的特色旅游景区之中,完全可以和谐天下、交好四方成为特色旅游区中的特色旅游区。
这一点条件非常充分,潜力巨大。
2、从攀枝花以及周围宏观环境看可行性
(1)经济环境
从攀枝花的经济环境来看,近年来攀枝花发展迅速,工业经济给攀枝花地区资金原始积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投入加大,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