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机制研究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碳”目标下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机制研究与探索
近些年,我国烟草物流领域始终坚持精益高效、协调共享、绿色循环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绿色物流建设,在低碳电动运输、循环经济模式、绿色设计建造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2022年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关于烟草行业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围绕农业、工业、商业等关键环节明确具体举措,并提出要加快建立绿色高效烟草物流体系,优化物流网络资源布局,创新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配送模式,开展企业绿色物流园区建设,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持续开展包装物循环利用模式,可见烟草行业已经全面启动落实“双碳”工作,而烟草物流也被认定为碳减排的重要一环。
另一方面,烟草物流对绿色发展基本能够达成共识,但是由于缺乏政策支持、量化目标和利益驱动,目前绿色物流建设依然存在效率不高、发展不均、意愿不足的情况。
因此,聚焦烟草行业“双碳”目标,以碳排放量为关键指标,通过构造一个科学、适用、可行的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体系,来合理有效地评价烟草企业物流碳排放水平,并探索在行业内采用碳交易和碳税的管理模式促进和引导企业从化石能源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转换,对烟草行业有效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烟草企业物流碳排放分析与界定
1.烟草企业物流碳排放核算标准
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两项企业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分别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14064-1),以及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制定的《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和《温室气体议定书项目量化准则》。
其中,《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规定企业层面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报告的原则和要求,《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对企业层面碳排放源进行分类和排放范围界定,从而避免企业碳排放的重复计算,为企业碳排放核算提供参考标准和指南。
发达国家比较重视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碳减排,已经制定物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与方法。
目前,国内主要集中在化工、制造业等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对于物流碳排放核算标准与方法重视不够,本文采用2006年由日本Hayama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发布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出的核算标准对烟草物流碳排放量进行测算。
2.烟草企业物流碳排放源界定
烟草企业物流的碳排放主要包括: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其他碳排放。
直接碳排放出现在企业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包括移动源燃烧碳排放、固定源燃烧碳排放[1]。
其中,移动源燃烧碳排放指企业自有的物流设备在原材料、货物运输、装卸和搬运过程中所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固定源燃烧碳排放指企业静止设备内部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如锅炉、发电设备等主要排放出3种气体,分别是CO2,CH4和N2O。
(3)其他碳排放指标计算方法[3]
3.碳排放量算例与分析
间接碳排放:以东北区域电网系数为标准,固定源消耗电力产生的CO2为 1.0826×(168363+73357)×10-3=261.69t。
其他碳排放:塑膜使用从而产生的CO2为127×5.92=751.84t。
2021年,DL烟草物流从业人员265人,年销量257226箱,全年利润104169万元,故人均碳排放量、单箱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利润率分别为6.437t/人、6.63kg/箱、16.38kg/万元。
三、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机制与实现路径
1.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机制构建[4]
(1)管理制度体系
结合烟草行业双碳目标规划,探索烟草企业内部碳资产和碳减排管理工作,制定低碳战略落实制度、监督制度、碳排放对标奖罚制度和一系列管理办法,例如《烟草物流低碳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和《烟草物流碳资产统计与报送制度》等。
(2)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烟草行业专业化的碳资产和碳排放统一管理机构,统筹推进低碳发展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下属各单位碳排放管理与执行机构,建立自上而下的部门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
(3)数据管理体系
借助行业物流综合管控平台以及各单位财务管理系统,建立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由各单位物流部门报送物流碳排放相应数据,并实时更新碳排放数据库。
烟草物流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查询功能、排放水平评价识别、预测与预警功能、决策支持和交易管理等。
(4)对标评价体系
将物流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单箱碳排放量、碳排放利润率等几项碳排放效率评价指标纳入烟草物流对标管理体系中,通过对标、对表、对照,帮助各单位查找不足,并借鉴行业先进做法和引进先进低碳技术,不断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和减排能力,以目标导向促进管理提质。
(5)交易管理体系
首先在省级烟草单位内部形成物流碳排放的小交易系统,统一调配省级单位内的配额和核证减排量,尽量使内部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随后探索全国烟草物流市场碳交易,使之成为烟草行业碳交易市场的“试验田”,在全行业卷烟营销管理平台中集成碳交易模块,通过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以祖父法和基准法合理制定初始免费碳配额,促成碳交易达成,从而提高企业碳资产的使用效率。
(6)监督管理体系
2.碳排放管理机制下低碳化实现路径[5]
烟草物流应全面梳理行业物流标准,在物流建设开发环节引入低碳环保理念,在物流运行中注重推广循环与可持续模式,在客户服务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低碳”因素。
例如,新建物流中心采用光伏发电或节能型建设思路,纸箱包装标准化为行业循环利用提供可行条件,新建卷烟分拣线设备使用周转包装模式,无法使用新能源车的区域全面推广国六排放标准,全面推广物流作业全过程电子化、无纸化。
③创新工具运用
以碳排放交易模式为基础,以物流碳排放数据为依据,在行业内部探索构建碳交易平台,推行烟草物流在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的清洁生产机制,解决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一致的问题,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对于物流碳排放居高不下环节和区域,行业牵头探讨运用碳税机制进行引导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企业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碳排放。
(3)技术路径:效能与智能
①依托低碳技术提高能源效率
开发新的低能耗、低碳排放物流设备,建设低能耗的设施,加强烟草物流设施的节水、节地、节材、节能等评估审查。
同时,烟草物流应以低碳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手段,通过与行业外低碳技术企业以及高校合作,引进低碳技术领域的创新思维,结合清洁能源专业知识,开发应用低碳技术,并将其应用在物流领域中,推进低碳物流实现。
②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智能物流
通过无线互联网、GPS、GIS、RFID、AI、AR等相关技术,实现烟草物流全过程精准管控,构建覆盖万物的网络系统,智能化监管生产、运输、仓储等物流环节,准确控制排放水平;利用大数据进行决策支持,构建多种解决方案,创新技术进行卷烟中转、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实现增加效率能力的目标。
③依托管理技术打造低碳模式
充分发挥烟草物流网络发达、设备先进的优势,牢牢把握烟草物流推进市场化的契机,探索与行业外物流企业合作,实现闲置资源有效利用。
立足“3R”“1D”(即包装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和可降解塑料),在烟叶包装、件烟包装、订单条烟包装等环节,积极推行可循环包装、可降解包装、包装减量化等,有效控制包装环节产生的碳排放。
探索打破行政区域,系统整合全行业物流要素,合理规划区域物流中心,实现区域物流配置最优。
四、结语
本文从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系统性的原则出发,深度剖析烟草物流仓储、运输、配送、包装等关键环节中存在的碳排放源,即包括干线运输与终端配送等产生的移动源燃料碳排放、仓储耗电、保温等产生的固定源燃料碳排放、租赁和包装物等产生的其他碳排放。
通过排放系统法,对烟草物流碳排放进行估算以及效率评价,以DL烟草为实例进行测算。
再以碳排放量化为基础,创新性提出如何形成烟草物流碳排放管理机制,并提出烟草物流在碳排放管理机制下如何实现低碳化的对策和建议,为烟草绿色物流发展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方法,这为打造烟草物流升级版,全面推进烟草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