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发展策略的城市设计探析——以沧州新城城市设计为例
新城设计理论及案例
在规划阶段应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 入城市设计和建筑风格中,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形象。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结词
新城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详细描述
新城规划应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合理布局绿地、公园等生态空间,推广绿色建筑 和低碳交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设计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计成为新城建设的必然趋势, 能够提高新城的管理效率和生活品质。
详细描述
新城设计应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家 居等,提高新城的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
案例
新加坡的智慧国家计划,通过全面的智能化设计和先进的 技术手段,实现了高效的政府管理和优质的生活服务。
新城设计理论及案例
目录
• 新城设计理论概述 • 新城规划设计 • 新城设计案例分析 • 新城设计的发展趋势 • 新城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01
新城设计理论概述
新城设计的概念
定义
新城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和建设 ,创造一个满足现代城市生活需求的 新型城市区域。
目的
新城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 中的问题,如人口增长、城市扩张、 交通拥堵等,同时提供更舒适、宜居 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设计开放空间,提供户外活动场所,增强 社区凝聚力。
步行系统
设施配置
规划完善的步行系统,提高步行安全和舒 适度。
配置座椅、照明、垃圾桶等设施,提高公 共空间的使用便利性。
03
新城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总结词
生态环保、科技智能
详细描述
沧州可研报告
沧州可研报告摘要:本文对沧州市进行了可研报告的撰写。
报告主要包括市区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沧州市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
一、市区城乡规划沧州市作为河北省经济重镇之一,市区的规划和建设至关重要。
本报告建议在市区规划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人为本:以人居住为核心,将人们的健康、安全、便利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区域结构:在规划上划分清晰的区域,建立合理的区域结构,使城市的发展有序、平衡。
3、城市风貌:在规划建设中重视文化、生态、历史等方面的因素,让城市更具有艺术性和人文气息。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对市区发展至关重要,保障市民的生活日常也尤为重要。
因此,本报告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关注:1、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公路、铁路、机场的建设,建成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的交通流畅度。
2、城市水务:建设更加完善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治理的水平。
3、医疗卫生:建设更高水平的医院和卫生机构,让更多的市民享有医疗保障。
三、经济发展沧州市具有深厚的经济基础,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本报告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经济发展水平:1、招商引资:积极探索和开发产业资源,投入大量资金引进新产业和新技术,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
2、产业结构调整: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调整,转变发展理念,逐步摆脱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对经济的过度依赖。
3、城市形象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市民素质,形成良好的城市品牌,增强竞争力,助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通过对沧州市的可研报告,我们看到了沧州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本报告提出了关于市区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得到各相关方面的认真思考和实施落实,为沧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河北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河北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郭健【摘要】国际上有经济学家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全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本文以沧州市为例,在深入分析沧州市城镇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沧州市的发展条件,提出了差异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引言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重点工作之一,”2011年全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不论是从发展空间还是政策基调看,城镇化都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驱动力量。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河北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选择。
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46.8%,“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发展新引擎”成为河北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的七项重大任务之一。
2011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沧州市作为“河北沿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壮大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政策的重要落实地区(渤海新区是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举全省之力打造的两个区域重点增长极之一)。
然而,2012年沧州市城镇化率仅为44.03%,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城镇化水平。
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全市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沧州市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
1.沧州市概况1.1 基本情况沧州市地处华北地区东部,外沿渤海,内环京津,是河北沿海地区三个中心城市之一,是《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的关键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壮大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政策的重要落实地区。
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研究——以沧州市为例
2019年2月第2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1 D01:10.16799/ki.csdqylh.2019.02.001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研究----以沧州市为例齐庆祥(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74)摘要:为解决中心城区道路拥堵问题.分析了城区交通拥堵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中心城区路网优化策略.以沧州市中心城区为例,详细阐述了其路网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路网布局,最终得出沧州市中心城区路网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交通规划;道路交通;骨架路网;路网优化;沧州市中图分类号:U491.1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9)02-0001-05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中型城市的建设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城市中心城区路网结构缺失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中心城区路网密度偏低导致路网供需与城市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拥堵现象21。
为解决中心城区拥堵问题,以沧州市为例,对中心城区路网优化设计进行相关研究。
分析交通运行特征,针对总规方案的不足对路网进行优化和调整,讨论路网改善策略.为后续相关城市路网规划提供依据。
1研究背景中心城区路网规划不但要适应城区交通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城区对外交通的需求叫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区道路系统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路网结构不合理为应对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带来的交通压力,部分城市采取新建或改扩建现有道路的方法来缓解交通拥堵。
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城市路网密度,但交通拥堵却并未因此而有所缓解。
城市路网中主干路、次干路的占比过大,支路的占比过低,造成了路网结构不合理,使得城市路网的集散功能相对较弱。
收稿日期:2018-10-23作者简介:齐庆祥(1972-),男,工学学士,副院长,高级工程师,从事道路交通设计工作。
(2)功能定位混淆一方面,由于城市道路中支路占比较低,导致某些主干路上聚集了较多生活性交通,使得这些主干路充当了支路的角色,失去了承载通过性交通的功能,而部分位于控制性位置的支路却承担了大量的通过性交通,但由于交通运载能力有限,从而造成交通拥堵;另一方面,某些具有交通枢纽功能的主干路两侧聚集商业区和居住区,使得在这些主干路上生活性交通与通过性交通混杂,相互干扰,造成交通拥堵。
沧州规划调研报告
沧州规划调研报告
《沧州规划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为了进一步推进沧州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我们组织了一次沧州市规划调研。
二、调研目的
1.了解沧州市的城市规划现状,发现问题和不足;
2.分析沧州市的城市发展需求和方向;
3.制定相关城市规划建议。
三、调研方法
1.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2.与沧州市规划部门进行沟通;
3.实地走访沧州市的主要区域和景点,了解现状。
四、调研结果
1.沧州市的城市规划相对滞后,很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空间利用不合理;
2.沧州市缺乏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和功能区,整体形象较为单一;
3.交通出行不便,市内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五、调研建议
1.加强城市规划规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针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制定具体的规划措施,统筹城市各个区域的发展,实
现协同发展;
2.注重打造城市特色。
沧州市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建设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和功能区,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3.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建设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改善道路交通布局,减少交通拥堵。
六、展望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沧州市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未来,沧州市应该在城市规划方面加强科学规划,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的优势,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沧州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的实证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沧州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的实证研究随着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河北省沧州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京津冀交汇区域和重要的区域支点城市,沧州市承载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近年来,沧州市一直致力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但沧州市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如何找准沧州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沧州市的战略定位沧州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
沧州市位于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沧州市地处渤海湾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拥有丰富的渤海湾资源。
沧州市是河北省的重要门户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综合以上因素,沧州市的战略定位应该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现代都市群,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沧州市的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沧州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导向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不断攀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沧州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但沧州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城市规划不够科学、经济结构亟待升级、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等。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成为沧州市当前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沧州市的发展策略探讨沧州市的发展策略应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为背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创新发展,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
沧州市应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沧州市应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沧州市应该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挖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城规划设计探讨
1引言目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新城区建设被看作城市扩展的标志,因此各地的新城区建设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中各种问题不断显现。
比如,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在重要地段或大片区域的新区开发建设上面临着如何确定开发方向和建设理念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已不能局限于常规的专业范畴之内,而是涉及到诸多相关要素,需要采取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方法来进行。
因此,通过城市景观规划征集新区特定地段的发展创意、开发理念、规划概念,正逐渐成为当前新城区景观建设的重要环节。
本文对新城规划设计进行了一些探讨,为新城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2新城的概念关于新城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过很多类似的概念。
如新城在《英国大不列顺百科全书》里的解释为:一种规划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在大城市以外重新安置人口,设住宅、医院和产业,设文化、休憩和商业中心,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社会。
香港在建设新城时对新城(香港习惯称为“新市镇”)的解释是指在中心市区外围的合适地点建造居民区和工业区,及相关社会服务设施,以吸引新增人口的定居和旧城人口的硫散,从而缓解中心市区在住宅、交通和就业等方面日益增加的压力,避免城市的恶性膨胀。
此外,新城还有许多类似的概念:外围城市、卫星城市、新城市、郊区城市、技术郊区等。
借鉴上述定义,综合我国新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将新城定义为:“位于大城市郊区,有永久性绿地与大城市相隔离,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能分担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居住功能和产业功能,经过规划和新建的具有城市规模和密度的城市”。
3新城建设的背景导致新城建设的直接原因一般包括下几个方面:①中心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
新城建设成为疏解人口的一种有效手段。
②产业发展的新空间需求。
当中心城市拥挤扩张,地价级差时,工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郊迁己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景观环境改造优化策略分析——以沧州市为例
2020年第20期现代园艺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景观环境改造优化策略分析———以沧州市为例郝小梅1,霍菲菲2,刘彤3(1沧州师范学院,河北沧州061001;2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063000;3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35)摘要:近年来,老旧小区的景观环境改造中出现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各城市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矛盾焦点,还未能充分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保障和精神生活追求。
从当下沧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政策契机为出发点,通过对多个改造完毕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进行调研,分析代表性实际案例小区中人文景观理念表现不足的问题,进一步从居住幸福感角度出发,对相同地级市相关小区环境优化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景观环境多元化模式策略。
关键词:老旧小区;城市发展;景观优化模式;海绵城市理念2000年以前建造并在城市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在仍在使用的小区可以称之为老旧小区。
近年来,为了提高居民的居住幸福感,各地都在提升改造小区的景观环境,体现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
但改造过后根据相关实地调研,仍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现以沧州市老旧小区为例进行改造总结分析。
沧州市自发展西部新城区以来,新老小区居住空间的景观环境对比矛盾逐渐凸显。
2017年以来,沧州市进行老旧小区试点环境改造工程,2018年出台相关政策要在未来2年内完成改造。
目前,通过实地观察发现,并对比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级市的老旧小区现状,发现市内已经完成的小区景观环境改造,在人文景观层次理念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1初步改造后的基本现状及分析沧州市老旧小区景观环境初步改造基本集中在道路地面硬化翻新整改、建筑外观粉刷焕新、外墙社会文明标语粘贴、公共设施整改等方面。
但从居住幸福感的角度出发,还存在绿化栽植视觉层次不够丰富、地域文化融入感不足、公共空间界限模糊、健身休息空间单一、老人及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缺乏等问题。
2优化景观环境的必要性景观环境改造优化在物质层面上主要包括建筑外墙美化、区内绿化设置、空间功能多样化、公共艺术小品设计等内容。
突破原有城市道路布局模式——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间上 午 8:O0—9:00,下 午 5:00—6:00。通 过观察 ,得 到 以下 数 据 ,列 80%的责任 ,赔偿 48万元 。试想 ,如果去掉现在 由路缘石 、方砖
表如 下 :
等砌成 的 台阶式 人行便 道 ,后 果就 不会 这么严 重 。
当今 社 会 人们 使 用 汽 车 以及 其 他 非机 动 车数 量
K ey words:Urbancommunications;Roadreconstruction;Layout
现在城市交通拥堵已是每个城市的一大顽疾 。尽管城市道 地点 1为水月寺运河小学门前 ;地点 2为解放路清风楼前 ;
路 在 有 限的 空 间 内一再 拓 宽 ,但仍 难 改变 其 拥堵 现 象 。 随着 城 地点 3为永 安 大道 建设小 区门前
冲带 ,譬如 ,水月寺大街 ,光荣路 ,署西街等 ,这样 的道路交通容 的停车位 ,减少 了非机动车道的行驶范围;人行便道不规范 ,有 易 出现 拥堵 ,行人 安全 没有 保 障 。多 年来 布局 结构 大 同小异 ,无 的 宽得 超 越机 动 车 道 ,更甚 者 ,人 行 便 道 大 多成 了商 家 售货 摆
越来 越 多 ,未 来 随 着新 能 源 汽车 的发 展 ,人 们 生 活 习
惯 、生活 节 奏 的改 变 ,相 信 人们 的 出行 方式 将 会 有更
大 的变 化 ,人 行道 行人 流量 今不 如昔 已是 很 少很 少 。
“拥堵一 建 造一 车辆增 加一 再 次拥 堵 ”这是 现在 面 临
的最严 峻 的问题 。现在 的人 行道 宽度 虽符 合 城市 《道
路 设计 规 范 》的要 求 ,不小 于 2米 ,有 的 宽 达 l0余 米
道 不 同时 间段 ,不 同 日期 的调 查 记 录 ,通 过 图表 来 阐述 ,现 代 的 辆 ,行人平均流量 10一l3人 。人行便道行人流量远远小于机动
沧州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沧州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一、当前问题1.城市空间不足当前,沧州城市空间受限,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都是用于建设住宅、商业用地等,相对较少用于运动休闲设施的建设,导致城市内运动休闲场所不足。
2.运动休闲设施不完善现有的运动休闲设施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且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对于郊区居民来说,交通成本较高。
3.缺乏专业人才运动休闲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包括运动管理、健身教练等,但目前沧州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较为不足。
二、对策研究针对城市空间不足的问题,沧州可以通过多维度开发城市空间,将运动休闲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优化利用城市地块,增加运动休闲场所的建设。
鼓励社区开展闲置空间改造活动,将一些废弃的空地、楼顶等改造成临时的运动休闲场所,以缓解场所不足的问题。
为了改善现有设施不足的问题,沧州可以增加运动休闲设施的建设投入,拓宽渠道引入社会资本,推动私营企业加大对运动休闲设施的投资,提升城市的运动休闲设施水平,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为了解决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沧州可以结合相关高校,加大对运动管理、健身教练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学生就业于运动休闲行业,增加人才储备。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运动休闲管理理念,吸引国内外专业人才来沧州发展,提升沧州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管理水平。
4.完善政策体系为了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沧州可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动休闲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例如通过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等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运动休闲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运动休闲市场秩序,保障居民的运动休闲权益。
沧州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沧州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一、现状分析沧州地处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位置,是河北省最大的滨海开放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沧州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相对而言,运动休闲设施的建设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相匹配,导致了沧州城市运动休闲设施的滞后。
城市中心区域的运动休闲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市民在休闲娱乐方面缺乏选择性,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二、对策建议1. 加大对运动休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运动休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和新建开发区。
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运动休闲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运动休闲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政府还可以通过租赁或购买土地来推动运动休闲设施建设,以此来满足市民对运动休闲设施的需求。
2. 推广运动休闲理念,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推广健康的运动休闲理念,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运动休闲活动、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等方式,让市民了解到运动休闲对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运动休闲活动中来。
可以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多种渠道宣传健康运动休闲理念,同时也可以鼓励企业开展健康运动休闲活动,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3. 积极开展运动休闲设施的改造和更新工作政府可以积极开展对现有运动休闲设施的改造和更新工作,提高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通过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等手段,使运动休闲设施更加现代化、舒适化,能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还可以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以此提升市民对运动休闲设施的满意度。
4. 鼓励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政府应该加大对运动休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可以加大对运动休闲企业的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运动休闲设施的投入,提高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还可以加强运动休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交流,推动运动休闲产业的跨界融合,形成更加综合化的运动休闲服务体系,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沧州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沧州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沧州市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城市运动休闲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多样化的运动休闲项目、加大对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发挥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建设等对策。
本文旨在为沧州市制定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有效策略,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发展,展现沧州市的城市活力与文化魅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对策建议,可以为沧州市的运动休闲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沧州、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多样化项目、运动休闲设施、政府企业社会合作、身心健康、城市活力、文化魅力、策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沧州市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休闲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推进城市发展,沧州市积极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
对沧州市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展现沧州市的城市活力与文化魅力。
部分的内容至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沧州市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如何制定多样化的运动休闲项目以及加大对相关设施建设的投入。
也旨在研究如何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为沧州市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借鉴经验。
通过本研究,有助于明确沧州市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的策略,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发展,展现沧州市的城市活力与文化魅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沧州市作为河北省的重要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又拥有现代化城市建设优势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沧州市运动休闲城市建设成为了发展的迫切需求。
关于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设计的探讨——以沧州市为例
关于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设计的探讨——以沧州市为例郝放;贾沁媛;赵亚男【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运动休闲城市建设以及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设计的现状研究,剖析沧州市运动休闲城市建设以及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沧州市应通过传承武术文化、杂技文化,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地缘特色及优势,营造综合性运动休闲空间、开放性运动休闲空间和弹性共享运动休闲空间,将沧州打造成一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的国家级运动休闲城市。
【期刊名称】《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运动休闲城市;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历史文脉;地缘特色;综合性运动休闲空间;开放性运动休闲空间;弹性共享运动休闲空间【作者】郝放;贾沁媛;赵亚男【作者单位】[1]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省沧州市061001;[1]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省沧州市061001;[1]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省沧州市06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雅典宪章》中提出,居住、工作、交通、游憩是城市的四大功能,在当今城市居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发展需求不断被满足的背景下,居住、工作、交通等功能的规划和组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三类功能在绝大多数城市中已经较为完善地被解决,而游憩已逐渐成为众多城市的建设者和设计者所更为关注的焦点。
人们对健康的、富有趣味性的城市生活的向往,必然会体现为对城市中运动休闲空间的更大需求,这些空间的合理分布、有机营造和综合运营管理,对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形象的增色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起,欧洲多数国家先后出台了大量的社会政策刺激各种形式的休闲活动,并逐渐形成建设运动休闲城市的潮流。
近年来,国内众多大中城市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制定和推行建设运动休闲城市的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而建设运动休闲城市,必然要求建设者和设计者从城市运动休闲空间的规划和营造入手,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手法进行研究和设计。
沧州市主城区大运河景观带滨水空间设计研究
沧州市主城区大运河景观带滨水空间设计研究摘要:现沧州市进行大规模的运河景观带的改造升级工程,在整体面貌和质量提升的同时,忽视了滨河景观“水”的重要性,运河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求,更是为了展示沧州市景观风貌、沧州的人文特色。
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造的意义和方向,其次基于原有规划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提出优化措施,增加运河滨水空间的整体性和亲水性。
关键词:大运河、景观带、滨水空间、亲水性项目:2022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2121(一般课题),课题负责人赵亚男,课题组成员朱振宇、李维珊、韩艳丽。
2021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沧州市主城区运河景观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202110085006,项目负责人李巧玉(学生),指导教师赵亚男。
一、主城区运河景观带空间现状和问题运河作为历史文化河,沿岸独有的自然风光及滨水景观,充分向世人展现了中国深厚历史的真实风貌,是现存的、流动的、独特的滨水风貌。
而京杭大运河以其开凿之最古、规模之宏大、流域之广阔的人工河流,闻名于世界运河之林,她和巍巍屹立的长城被誉为中华文明古国的象征符号。
京杭大运河沧州主城区段作为大运河沿岸北方水源不足的地方,沧州市对于大运河水资源优势的利用格外重视,自2008年以来,沧州市针对运河进行过一些专项城市设计,并在城市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都设有运河专题,体现了沧州市政府对于运河景观设计的重视,2018年,沧州以打造“中国大运河文化重要的承载地、城市生态休闲走廊示范区、沧州城市重要标志”为目标,审定通过《大运河城市区提升改造概念性规划》,近几年来一直对沧州市主城区云河景观带进行修缮、改建和扩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城市面貌、周围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要看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1.1主城区滨水空间缺乏整体结构引导《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绿地系统规划整体结构是“两环、五纵、多点、网格化”的绿地结构。
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书
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书1. 引言本文档是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详细方案,旨在指导沧州市未来的城市发展和规划。
本规划书将包括沧州市的地理概况、城市发展目标、规划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等。
2. 地理概况沧州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并且是河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它地处黄河三角洲孕育的丰富资源之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较好的气候条件。
沧州市总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下辖多个县市区。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沧州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城市规划和发展方面的挑战。
3. 城市发展目标本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沧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
具体而言,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城市规划: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营造宜居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交通、水电供应等公共设施的质量。
•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4. 规划原则本规划将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来指导城市发展:•综合平衡原则:在发展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民主体原则: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置于首位,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并提升生活质量。
•法律合规原则: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加强规划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惠及全民原则:城市发展要惠及全体市民,追求共享经济和社会福利发展。
•长远规划原则: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要具有远见和延续性,高度重视未来发展和变化。
5. 主要内容5.1 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区划: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将沧州市划分为经济发展区、居住区、交通枢纽区、生态保护区等不同功能区,合理布局城市空间。
•主城区规划:优化主城区的用地利用,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
5.2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规划:改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道路交通能力,建设现代化交通枢纽。
•水电供应规划:加大供水电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居民的供水电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新城设计调研报告总结
新城设计调研报告总结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新城设计在城市发展和规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城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宜居、可持续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新城设计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设计应该关注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以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和人类福祉。
2. 引入自然元素:自然元素是新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可以融入景观、公园、河流等自然要素,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创造多样化的空间:新城设计应该创造多样化的空间,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
例如,设计可以考虑到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文化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的人群。
4. 交通规划和可达性:新城设计需要合理规划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和步行环境。
这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减少污染,并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5. 社区规划和社交空间:新城设计应该有良好的社区规划和社交空间,促进社区互动和社交活动。
这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之间的联系,创造一个更和谐和幸福的社区。
总而言之,新城设计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
它应该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空间,
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
通过合理规划交通和社区,新城设计可以实现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沧州和平新城规划方案
沧州和平新城规划方案概述沧州和平新城是沧州市政府重点规划项目,位于沧州市区东南部,规划面积为80平方公里,是沧州市的城市新中心和经济增长极。
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竞争力。
规划目标和平新城规划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良性、智能、宜居”的城市。
主要目标包括:•建设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包括公园、绿化带、休闲娱乐设施等。
•发挥城市的经济功能,吸引各类企业和人才落户和发展。
•建立智能化城市管理系统,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建设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和安全性。
规划理念沧州和平新城规划的理念是“生态优先、人文关怀、科技先导、创新引领”。
这一理念反映了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的精神。
实现这一理念需要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统一的沟通和协调。
规划内容沧州和平新城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设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等。
•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景观带、森林公园、城市湿地等绿色空间,并采用灵活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风格,充分保留和重视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高水平教育和研究机构,吸引国内外人才聚集和创新发展。
•建立智能化城市管理体系,包括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环保等。
推广新能源和低碳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支持“产业新城”建设,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实施计划沧州和平新城规划实施的时间为2019年至2035年,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其中,2019年至2022年为一期,重点建设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和生态空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2023年至2029年为二期,加强智能城市建设和产业建设;2030年至2035年为三期,推进城市发展和创新发展。
结语沧州和平新城规划方案是沧州市政府优化城市发展的重要措施。
沧州和平新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沧州和平新城规划方案沧州和平新城是河北省沧州市重要的城市化发展区域,也是推进沧州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沧州市政府委托专业的规划团队,对该区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旨在实现和平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概览位置分布沧州和平新城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南部,毗邻沧州主城区,是沧州市向南拓展的重要节点。
新城总面积为48.5平方公里,规划分为两个区域,即南区和北区。
南区位于现有门城子镇、密州镇和白云山镇境内,总面积为28.5平方公里。
北区位于现有牛头峪镇、金玉满堂镇境内,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
其中,南区规划人口10万,北区规划人口6万。
设计理念沧州和平新城遵循绿色生态、高效智慧的城市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先导,以人为本,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城市。
规划尽可能保留了现有区域的生态环境,同时结合了土地利用、工业发展、交通便利等因素,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环境和更为便捷的交通方式,并在南北区分别设立了不同的功能区和服务区。
重点项目•河岸休闲带:新城规划中将河流保护作为重头戏之一,增加了很多河岸休闲设施,包括公共景观、步行和自行车道、观鸟和垂钓平台等等。
•交通网:配套的交通网络将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更为便捷。
新城规划中设置了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同时为了保证步行者和自行车行人的安全,也规划了专门的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
•大型商业综合体:沧州和平新城将打造一个集购物、娱乐、餐饮、文化等多种要素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吸引人们前来消费和非工作时间娱乐。
规划结构建设范围沧州和平新城规划的范围包括现有门城子镇、密州镇和白云山镇境内的南区,以及现有牛头峪镇、金玉满堂镇境内的北区,范围示意图如下:[南区地图][北区地图]区域划分沧州和平新城规划分为南区和北区,两个区域有不同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定位。
南区规划设计南区总面积为28.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万,其中:•生态功能区:面积为9.8平方公里,以生态保护为主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 一 直 存 在 争 议 ,本 文 分 析 了城 市 设 计 存 在
的 问 题 ,梳 理 了 当 前 城 市 设 计 的 研 究 现 状 ,
作 的整体 构思 和安 排 ” (《 城 市 规 划 基 本 术 间 即 “ 物 与 人 ” 、空 间 要 素 与 历 史 文 化 之 间
提 出 了 注 重 发 展 策 略 的 城 市 设 计 方 法 , 即 建 语 标 准 》 )。 虽 然 具 有 物 质 空 间 规 划 设 计 的 即 “ 物 与 文 化 ” 之 间 的 关 系进 行 设 计 。 而 在
t hi s paper el abo r at es on t he appI i cat i on
2城 市 设 计 研 究 概 况 2 . 1城 市 设 计 存在 问 题
法等 多个层 面 ,本文 主要 探讨 技术 思路 层面 的 内 容 。 对 现 有 研 究 进 行 归 纳 总 结 ,技 术 思 路 主 要 包 含 五 个 方 面 ,即 (1)以 方 法 理 性 为
出发 点 ; (2)以 理 念 为 引 导 : (3)以 理 论
Res ear ch on Ur ban Desi gn t hat Em phas i z es on Devel opm ent St r at egi es: A C ase St udy on U r ban D esi gn of t he New Oi t y of Cangzhou
de veI oPm en t — P r eI i mi na r y s t UdY and
spat i al —s t r uct ur e f r am ew or k Fur t he r m or e,
当前 对 于 城 市 设 计 的 争 议 主 要 体 现 在 应 对 经 济 社 会 问 题 不 足 ,城 市 设 计 方 法 的 局 限
然 而 认 识 的 深 入 ,不 等 于 问 题 得 到 解 决 。 许 质 疑 就 不 足 为 怪 了 。 城 市 设 计 缺 乏 可 操 作 性
多 城 市 设 计 成 果 内 容 丰 富 ,但 因 缺 乏 对 基 础 表 现 在 设 计 本 身 脱 离 现 实 需 要 , 过 于 追 求 形 性 问 题 的 有 力 论 证 , 削 弱 了 设 计 过 程 的 科 学 式 化 和 概 念 化 的 空 间 形 象 , 常 常 因 为 尺 度 巨 性 和 成 果 的 说 服 力 , 使 设 计 存 在 缺 憾 。 分 析 大 、超 出 成 本 或 者 技 术 原 因 而 无 法 实 施 ,相 城 市 设 计 存 在 的 问 题 ,梳 理 当 前 我 国 城 市 设 当一 些 城 市 设 计 沦 为 “ 招 商 引资 ” 的手 段 。
立在 “ 问题 特 征 — — 发 展 策 略— — 城 市 设 计
属 性 , 但 城 市 设 计 应 该 注 重 对 城 市 文 化 的 发 较 大 尺 度 的 城 市 用 地 范 围 内 ,复 杂 的 经 济 社
前 期 研 究 和 空 间 结 构 框 架 ” 的 逻 辑 演 进 的 设 掘 与 传 承 , 关 注 用 地 背 后 的 经 济 、社 会 和 文 会 关 系 及 各 个 城 市 系 统 的 运 行 机 制 均 超 出 了
U r ban desi gn and add r ess es t he U r ban desi gn m et hod0l 0gy t hat em phasi zes on devel opm ent s t r at egi es,w hi ch i s a l ogi cal appr oach:pr obl em i dent i f i cat i on- - st r at egy
, , 。
_ 城 市 撬 划 与 设 计 u r b ・ 。 。 。 a 。 。 。 ; 。 南 方 建 筑 , s 。 m n 。 e c t u r e 。 。 s
注 重 发 展 策 略 的城 市 设 计 探 析
— —
以 沧 州 新 城 城 市 设 计 为 例
李 晖
Li H ui
摘要
城 市 设 计 因 为 偏 物 质 规 划 设 计 的 属 性 1引 言 “ 城市 设计 是 对城市 体形 及空 间环 境所
法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通 过 研 究 空 间 形 态 要 素 之 间
“ 物 与 物 ” 、 空 间 要 素 与 人 的 行 为 和பைடு நூலகம்心 理 之
A B ST RA C T U r ban desi gn i s i n di sput e f o r i t s phys i cal or i ent at ed at t r i but i on Thi s paper anal yzes t he exi st i ng p r obl em s i n
. 2城 市 设 计 研 究 概 况 计 的 研 究 现 状 ,在 此 基 础 上 探 索 完 善 城 市 设 2
计 方 法 和成 果 的途 径 ,就 显得 尤 为 必 要 。
城 市 设 计 的 相 关 研 究 十 分 丰 富 ,研 究 的
领 域 涉 及 管 理 、 实 施 、制 度 建 设 以 及 技 术 方
计 思 路 。 并 结 合 实 际 案 例 , 阐 述 了 该 方 法 在 化 问 题 ,满 足 市 民 的 多 方 面 需 要 成 为 共 识 。 沧州新城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发 展 策 略 ;城 市 设 计 这 些 方 法 可 以 解 释 的 范 围 , 其 设 计 成 果 受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