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中考解读专题复习十三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地理 专题复习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中考地理 专题复习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2)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季节降水丰沛,河流
处于 丰水 (chǔyú)
期,水资源较为 丰富 ;冬春
季节降水少,河流处于 枯水 期,水资源相
对 不足 。解决措施是 兴建水库。 (3)南水北调工程:
第七页,共四十六页。
①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
地区(dìq分ū) 布不均。
②南水北调是把
长江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
D.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一半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
(2015·江苏连云港)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正式通水(tōnɡ shuǐ)。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调水线路示意
图,回答13~14题。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
15.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
10.比较2009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B )
A.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B.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都在减少 C.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增加
D.清洁能源的消费呈现增长(zēngzhǎng)的趋势
11.下列能源产业的发展最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A.煤D炭)的开采与加工
(2)建设用地可分为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
、工矿用地。
(3)难以利用的土地可分为永久积雪和冰川、
戈壁、沙漠、石山等。
2.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
(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 丰富 ,类型
齐全 ,人均 不足 。
(2)我国耕地 的土地较 多
(多或少少)(多,或后少备)耕,地难以利不用足。
第五页,共四十六页。
3.我国土地(tǔdì)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018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2018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考点全梳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
考点 1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 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类型 可再生资源
(3)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 耕地。
(4)治理措施 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②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③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④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 林, 治理土地沙漠化、盐碱化; ⑤提高保护及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
点具有( C )
A. 利用类型不全 B. 地区分布不均
C. 耕地比重小 贴切的是( A) D. 后备耕地充足
(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 A. 坚持农田农用
C. 加快生态建设
B. 扩大城市规模
D. 发展现代农业
【解析】本题组考查保护耕地的措施及原因。(1)选项A不 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其他三个选项都是我国土地资源的 特点,但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直接相关的原因主要是耕 地比重小,因此选项C正确, B、D不正确。(2) “农田农 用”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目的相符,因此选项A正确;
考点 2
我国的土地资源
1. 土地利用类型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1)特征: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2)利用类型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① 耕 地、林地、草地
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等 非农业用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沙漠、戈壁、石山、 难以利用 ② 土地 高寒荒漠

中考地理 中国地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课件

中考地理 中国地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课件
第四页,共十五页。
重点 考 (zhòngdiǎn) 点精讲
四、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jiějué)措施 1.耕地。 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资源不足;工业、交 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利用不合理,乱占 耕地现象十分严重。 措施: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适当开 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2.林地。 问题:目前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合理,滥伐森林问 题严重。
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是我们的基本原则。
下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 A.内B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大兴安岭——草地
D.四川盆地——旱地
第十二页,共十五页。
真题高效(ɡāo xiào) 自测
(2015菏泽)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shū sònɡ)95亿 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据此读下图,完成3~
4题。
3.已建成的南水北调中线(zhōngxiàn)工程,途经了两个省,其简
称分别是( D)
①晋 ②冀 ③鲁 ④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真题高效(ɡāo xiào) 自测
4.该工程( B )
A.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 B.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bù jūn)的问题 C.缓和了华北地区的洪涝灾害
第二页,共十五页。
重点 考 (zhòngdiǎn) 点精讲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由于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原因,我国
许多自然资源(zì rán zī yuán)遭到了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 3.对策:“开源”与“节流”。

中考地理第13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考地理第13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3 水资源(重难点)
第(3)题,通过读图乙发现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地区是西 北地区,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8%,而黄淮海地区 人口、耕地占全国的比重大,人地矛盾最为突出。
返回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土地资源(重难点)
【巧招妙记】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一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少,难利用土 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土地资源(重难点)
(2)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水土流失严重 乱砍滥伐,森林减少
考点 3 水资源(重难点)
第(2)题,由图甲知A地春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而 夏季占75%,因此A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尤其是春季 降水量较少,而春季正是越冬作物返青,需要大量水分 的季节,因此A地降水的这种季节分配特点,很容易造 成当地严重的春旱。此外,降水过于集中在夏季,降水 多的年份极易引发洪涝。
1/2
耕地 面积
4
2/5
河流年 径流量
6
1/4
森林 面积
5
1/3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1 自然资源(易误点)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自然资源总量 大,种类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
返回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土地资源(重难点) (1)纲要结构法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及国策
(2)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 最严重地区:华北地区——地多水少,人口、城市密 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其次:西北地区——降水少。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3 水资源(重难点) (3)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如图)

2018年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2018年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 区 的K轮 生12课牧 产件, 力设法保持草地
总之,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④ 切实保护耕地,是 中国的基本国策
7
考点3 中国的水资源 6年4考
一、时空分布不均
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
特点 有“①_东多西少,南多北少_”
空间
的特点
分布 径分流布带AC⑥④②_丰__平缺水水水带带带_ _、、DB③⑤__少多水水带带__、、E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 主要特征 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④__扩大__;自然
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提示►自然资源的概念 ①具备“自然属性”,即必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 ②具备“经济属性”,即必须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K12课件
3
二、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的保护
措施
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⑦__海洋污染__,并对海
洋资源进行合理开K发12和课件综合利用
10
六年真题全练
命题点1 中国的土地资源
1.[2016·聊城,21题,2分]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B.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丘陵地区 C.各地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差别很大,东部远大于西部 D.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关联考题►[2015·聊城,19题,2分]见本书本章命题2第2题。
K12课件
11
猜押预测►1.如图中每一幅小图表示我国一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 况,下列选项中图文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 B.①水田 C.①旱地 D.①旱地
②旱地 ②旱地 ②水田 ②水田
③林地 ③林地 ③荒地 ③荒地

2018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中国的自然资源

2018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中国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的 保护
第19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
考 点 精 讲
考点1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价值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________ 的土
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可再生 资源和__________ 非可再生 资源 2.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
两大类。它们的区别在于该自然资源是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可 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
第19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
变式题1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 粮为纲,开山种粮,越种越荒”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 ( C) A.土壤贫瘠 B.气候不稳定 C.开山破坏了原有植被 D.背风坡降水稀少 解 析
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20世
纪70年代的“以粮为纲,开山种粮”是乱砍滥伐,属于对 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以导致了恶性循环,以致出现 “越种越荒”的状况。
第19课时┃ 中国的自然资源 探究点二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时空分布不均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的 分布不均 时间上 特点 原因 主要受季 风气候的 影响 主要受海 陆位置影 响 解决措施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南丰北缺,东多西 少,水、土资源配 合不合理
兴修水库,调控径流 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跨流域调水

课 标 解 读
重要考点 课标解读
自然资源 的特征
土地资源 的利用
1.结合实例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2.运用相关资料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能够在图 上指出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2.结合相关图文资料理解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我 国的土地国策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 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3.运用资料说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江西省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模块3第3讲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江西省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模块3第3讲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难以利用的土 西部干旱、半干旱
非季风 区
• 2.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 (1)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土地污染等。 • (2)对策 • 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基 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 地 ); • ②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 ③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 ④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 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 例2 (2017青岛)如图漫画“手下留情”,给 我们的启示是( C )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B.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 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 D.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 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 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 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 “以营林为基础,普 遍护林,大力造林,采 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 盗伐森林。漫画反映的问题是:减少一次性 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考点 水资源 • 1.我国水资源主要来源 • 含义: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衡量一个国家水资源多少的标准——该国河流 径流量的大小。 • 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 我国水资源概况——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2.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 • ①空间分布不均: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 丰北缺(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 集,人均水资源少,更加剧了缺水的状况, 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 ②时间分配不均: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夏 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

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讲义湘教版

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讲义湘教版

中国的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水、森林等,称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判断:土地阳光水森林海鱼风能藏羚羊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核能花岗岩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题一: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完成1~2题。

1.上图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A. 总量丰富B. 人均占有量多C. 总量缺乏D. 人均占有量少2.针对上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A. ②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0080604020人均资源占有量%煤炭耕地水天然气石油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79%40%25%6.5%6.1%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分为: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冰川、戈壁)。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人均土地资源少,耕地比重较小,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

水田:湿润地区;地形为平原、丘陵。

旱地: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地形为平原、高原。

水田与旱地分界线:秦岭-淮河。

林地:湿润地区。

地形为山地、丘陵。

草地: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地形为高原、山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

地形为山地、盆地、高原。

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水土流失;城市无序扩张;过度放牧;污染土壤。

题二:下图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最可能相符的是()A. ①水田②林地B. ③林地④草地C. ①旱地②水田D. ③荒地④林地题三:下图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A、B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A. 水田、旱地B. 旱地、林地C. 水田、草地D. 水田、林地2.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A. 平原B. 山区C. 盆地D. 高原题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为了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木筷C. 荒漠和戈壁不属于土地资源D.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比较齐全3.水资源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中国的自然资源地理课件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13.1 中国的自然资源地理课件

⑶措施: 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 ①东线方案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 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③西线方案:计划提 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 充西北的水源。 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
1.A解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2.D解析: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A种植业比重过大,说明开荒种植较严重。 4.D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1. 完成《2019年中考一轮复习:12.2气候-达标检测》 2. 学习《 2019年中考一轮复习:12.2气候-讲义》
再见
1、水是宝贵的资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 分是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⑵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⑴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 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⑵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2.上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中考地理复习 考点课件:第三部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共31张PPT)

中考地理复习   考点课件:第三部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共31张PPT)
C.由于本区各种牲畜对环境造成了太大破坏,因此应禁止 放牧
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 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考点 4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解决途径
1.我国水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水资源时空分 布不均匀;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
2.措施 (1)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兴建水利工程。 (2)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2.我国主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土地 类型
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采取措施人均耕 Nhomakorabea少,可开垦的土
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 一方面切实保护
耕地
耕地面积减少 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 耕地,另一方面
分耕地,使用不合理,乱 适当开垦荒地
占耕地现象严重
林地 乱砍滥伐,面积减少 管理和利用不尽合理 严禁乱砍滥伐
(2)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___节__约___使用。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1.基本国情:_____总__量__丰__富_______,______人__均__不__足______。
项目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 森林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占有量/ 世界平均水平
不足 1/3 不足 1/2 只有 1/3 只有 1/4 只有 1/5
丘陵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
____湿__润__、__半__湿__润__区__的__山__区_____________
草地:主要分布在
____半__干__旱__、__干__旱__地__区__的__高__原__和__山__地__上___
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续表)
3.运用相关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 上具有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在空间分布 上极不平均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节水 措施。
4.结合当地的案例,说明我国如何解决水资源 在时间上分配不均的策略;以“南水北调” 工 程为例,说明我国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 措施。
2016年 考查自然资源利用和分类,特别是“南水北调” 预测 工程,对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影响
3.(2015·德州市)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 总面积为12 173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 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C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 草地开垦为耕地 D.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 平均水平的一半
4.(2015·株洲市)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性质差别 很大,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是 我们的基本原则。据此判断,下列地区主要土地 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 B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大兴安岭——草地 D.四川盆地——旱地
(2015·广东省)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 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5~6题。
季风区或非 季风区 季风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2.我国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地区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自然原因
东部 季风 区
北方 集中了全国 以旱田 地区 90%的耕地 为主
南方
和林地,土 地生产力高
以水田
平原广阔,耕地多,
雨热同 但热量较少,降水较
期,土

壤肥沃 多丘陵、山地,但热
地区

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7

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7

考点3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例3】读下图,完成(1)~(2)题。
D
•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2)我国水资源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解决这一 B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
考点2 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及存在的问题 • 【例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78.4
草地(可利用草地)
畜牧
• (1)我国土13地.5资源可利用的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所占的比重最大,有利于发展
_______业,而耕地仅占________%,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图2
图3
图1
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东西
翔安

(
1)
同安
区年降
水量
空间分布规 集美
律是
_
__
___
__
__
___
__

年降水
量线在海沧区大致是_________走向,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位于
__
_湖_ 里_ _ _

思明 ,石兜水库
位于
__
___
__
__



(
河流少 2)______
_区
和人_口_ _众_ 多_ _ _
• A.植树造林 价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提高水
•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1)从图 中可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其主要途径是跨流域调水。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p138
我国大力推进风能、核电等清洁能源建 设。图1示意中国风能分布,图2示意风力 发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特征来分析,A处风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地__形__平___坦_。 (2)A处地形区是__内__蒙__古__高___原__,B是__黄___海。
(3)C地位于我国_非__季___风__区__(填“季风区 ”或“非季风区”),该地风电场发电量最 大的季节是__冬__季___。
时间分布特点:
①夏秋多、冬春少 ②年际变化大
分配不均导致局部区域严重缺水
怎么办?
华北地区缺 水严重
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①跨流域调水
陈老师地理乐园
南水北调工程 (1)南水北调三线利弊对比。 (见右图) (2)影响:可缓解我国华北和 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有 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方式最节水的是( A ) A.绿色出行的素食者
B.绿色出行的肉食者
C.私车出行的素食者
D.私车出行的肉食者
2.虚拟水消费量随人口数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下列省区中虚拟水
消耗量最大的是( D )
A.黑龙江
B.新疆
C.西藏
D.广东
3.(2019·长沙)稀土资源因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而成为战略性矿产资源,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居全球之首,其中,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是( B )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B.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C.大兴安岭主要发展种植业
D.新疆主要发展渔业、
(5)西部非季风区有一定后备耕地资源,但不宜大规模开发。试从气候角度分
析其原因。
当地气候干旱,一旦开发,会诱发沙尘暴灾害,加剧土地沙化。
知识三:中国的水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我国耕地少,但后备耕地充足 B.我们把“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C.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 D.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2.青藏地区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自然资源是( C ) A.天然气 B.风能 C.地热能 D.煤炭
1.(2016·广东省)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D ) ①太阳能 ②天然气 ③核能 ④风能 ⑤地热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 ①④⑤
3.解决水资源问题
4.南水北调工程
(1)三线利弊对比分析:
(2)影响:可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有利于华北 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017·广东省)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 国家。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仅海域 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 000年。可燃冰被认为是石油、天然气的接 替能源是因为( A ) ①清洁环保 ②分布广 ③储量大 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解答】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可知开发难度较大, 可燃冰具有清洁环保、分布广和储量大的特点,所以被认为是石油、 天然气的接替能源。
2.(2017·长沙市)我国宣布对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又 名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冻土中,据 研究,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开采难度大,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其特点具有 ( B ) A.污染大 B.能量巨大 C.储量小 D.开采技术低
5.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其自然原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我国主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漫画一、漫画二反映了乱占耕地的现象严重;漫画三反映了林地破坏严重; 漫画四反映了草地破坏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 7.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考点三、水资源 1.水是宝贵的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 川水,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 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2)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 (2)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 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 缺水状况。 (3)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 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引黄济 青、南水北调)。
考点二、土地资源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 地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 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 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
专题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
考点一、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 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 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