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蒂尔《从 到 》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0到1》读后感
2014级MBA王翔宇学号
《从0到1》一出生似乎就笼罩了巨大闪亮的光环:彼得·蒂尔——美国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首个外部投资者(投资在Facebook的50万美元,八年后变成11亿),美国顶级的风险投资家之一,《对话》徐小平、周鸿祎等推荐。
借中国当下万众创业浪潮的东风,相信此书从1到n的销量不会太难。
作者文思敏锐,富有学识,古今中外典故信手拈来。
从19世纪乐观主义的哲学思想到人类未来可能出现的四种模式的分析,从对未来明确而悲观的中国到对未来不明确而乐观的美国,作者的博学和新颖思维让我欣喜。
创新和垄断是推动人类技术进步和创造赢得财富的巨大动力。
而创新型垄断就是所谓的从0到1。
从0到1距离虽短,财富却大,垄断市场;从1到n,距离虽远,财富很小,竞争市场。
作者从如何创新——发信秘密,相信密码,保守密码,好企业是改变世界的密谋者,成功的企业都是基于鲜为人知的秘密创立的;如何确立好的基础——缩小规模、股票报酬、创新让创业延续;如何营销——幂次法则营销、病毒式营销、复杂营销、销售给客户以外的人;等方面讲解如何实现从0到1继而从1到n。
作者又用人类与机器互补还是替代、绿色能源的失败和特斯拉成功的案例,提出了创业公司必须重视的七个问题;工程问题、时机问题、垄断问题、人员问题、销售问题、持久问题、秘密问题、作者认为,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创始人具有与常态分布完全相反的倒钟形曲线特质,即两种极端。
作为风投谈判者与被谈判者双重身份,作者非常经典的一个论断是:当一家大公司想要收购一家成功的初创公司时,它的出价要么太高要么太低——初创公司
的创立者只有在对公司没有去切规划的时候才会卖掉公司,而这是收购者可能出价太高;一个对未来计划明确的创立者不会把公司卖掉,这就说明买家的出价不够高。
当雅虎出价10亿美元要收购Facebook时,马克·扎克伯格宣布这个会议只是走个程序我们显然不会把Facebook卖掉。
马克清楚他能够领导公司开创怎样的未来,而雅虎不清楚,在一个人人看来未来都迷茫的世界里,目标明确的企业总是被低估,风投的精明可见一斑。
也许基于中美文化的差异,我认为作者书中的某些观点有失偏颇。
作者认为竞争生态系统把人变得冷酷无情,甚至剥夺了人的生命,其论据为法国一家餐饮指南调低了法国一大厨米其林餐厅等级,导致此大厨自杀。
这种论证不仅以偏概全,而且太牵强。
众所周知,在中国垄断市场浪费了众多社会资源,而竞争强制企业改革和创新。
初创公司犯下了最大的错误是将市场描述的太狭小,这也是我认为有所争议的论点,我认为技术性的创新,十倍化的革命非常关键,而细分市场可以也可以短时间内实现小市场的垄断,从而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引领细分市场的创新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