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阿房宫赋 同步练习粤教版必修2.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D.
水涡(wo ) 辇(nian )车 锚铢(z 1) 仓庾(yu ) 不霁(ji )何虹 雷霆乍(zha )惊 架梁之椽 金块珠砾 (chuan) (11) C ) 不暇 帛褛 妃嫔媵(ying )嫡 鼎铛(葩g )玉石 直栏横槛(賂H ) 盘盘困困(:jte ) 2. 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复压纟曼立勾心斗角高低幕迷
B.
C.纷奢锚铢杳无音信直栏横槛
D. 3.选出下列各句中各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都一致的一项(
鉴詹 骄固 春光溶溶明星荧荧 雷霆
乍惊尽态极言
D ) 选出句式与“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
A.烟斜雾横,焚椒兰
B.戍卒叫,函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 )
突兀(w£i ) 矗(zhti )立 適迤(yl li ) 参差(cencl ) 阿房宫赋同步测试
C.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 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C )
A. ①六王毕(完了) ②蜀山兀(光秃秃) ③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
B. ①直走咸阳(趋向)②廊腰绳回(萦绕)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
C. ①雷霆乍惊(突然)②而望幸焉(宠幸) ③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
D. ①绳立远视(长久)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做)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
7. 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 )
A.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 ①辇来于秦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 ①盘盘焉,囲困焉
②纟曼立远视,而望幸焉
8. 选出与课文原文正确无误的一项(B )
A.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

C.明星莹莹,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D.使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

9. 选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A )
A. 《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 “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 《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 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 妙。

C. 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 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晴,揭示主旨。

A .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隔离天日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B . 韩魏之经营
燕赵之收藏 齐楚之精英 C .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可怜焦土 D . 秦人不暇自哀 六王毕,四海一 则足以拒秦
4.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D ) A.族秦者秦也辇来于秦
C.燕赵之收藏可怜焦土 B.朝歌夜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鼎铛玉石骊山北构而西折
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
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在这一点上,《阿
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题
妃嫔媵嬪,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纟曼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適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0.选出词句解说不当的一项(A )
A.从“明星荧荧”到“焚椒兰也”,作者连用四个比喻句构成一个排比句,极写宫女之多,从侧面写出了统治者的荒淫。

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写出了宫女们的惆怅心理;“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运用夸张
手法既写出了宫女的不幸,又写出了统治者的荒淫。

C.“收藏、经营、精英”在文中都是金玉珠宝之意,“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既写出宫中珍宝之多,又写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D.本段文字着眼于阿房宫中的“宫女之多” “珍宝之多”,运用对偶、排比、夸张于法极写秦统
治者豪华奢侈的生活,从中可以窥见秦亡的迹象。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共21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缠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_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骊山北构而西折(建造)②廊腰缠回(萦绕)③高低冥迷(分辨不清)④春光融融(和乐的样子)12.翻译文中画线句。

(12分)
廊腰纟曼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答:走廊宽阔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楼阁各随地形起伏,又向中心区攒聚;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答:盘旋,弯曲,像蜂房,又像水涡,矗立在那里,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答: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双层通道凌空飞架,不是雨过天晴怎么出现了彩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答:宫人在台上唱歌,歌声响起来,好像充满了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宫人们在以工代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寒冷。

13.最后一何实际上在写什么?在结构上有何作用?(2分)
答:侧面写阿房宫占地之广。

承上文宫室描绘启下文宫中生活的描绘。

14.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阿房宫?(3分)
答:对偶、夸张、比喻、对比。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9题(共29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馅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
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可
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6分)
①奈何取之尽锚铢(怎么)②管弦呕哑(声咅嘈杂)③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克)
④秦人不暇自哀(来不及)⑤族秦者秦也(灭亡)⑥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
15.翻译文中画线句。

(12分,每句3分)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答:戊边的士兵(陈胜吴广)一声呐喊,函谷关就被攻克了,楚人项羽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作了一片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答: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并不是秦国;灭亡秦国的是秦国自己,并不是天下的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答:假如秦国人能再爱民惜六国人民,那么可将帝位传递三代甚至万代,世代做君王,谁能将它灭亡呢?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答:秦国人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而让后来的人哀叹;后来的人哀叹它的灭亡却不引以为戒,也会讣更后来的人再来哀叹它的灭亡。

16.第一段文字重点写什么?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答:揭露秦统治者穷奢极欲,滥用物力民力而导致速亡。

为下文作者的“爱人”观点作铺垫。

17.第二段文字的中心观点句是哪一句?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答: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反面假设论证。

18.第二段文字主要在写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答:借六国与秦不爱人民而速亡的史实告诫当今帝王以民为本。

借古讽今。

19.最后一何中的四个“后人”所指是否一致?请作具体说明。

(3分)
答:一、二、四的“后人”意思相同,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统治者;第三个“后人” 指唐以后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